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滇池水畔 |
[游记]滇池水畔 |
2008-05-22 sina.com.cn |
滇池水畔——春城记忆之三 “板扎”呢酸浆米线和金碧坊边上的“桥香园” 2006-07-27 03:51:05 大中小 ··· “在美国怎么样?一个人吗?” “很寂寞,很苦” “想象的到。还是昆明好。咯是?” “是呢” ··· “有小锅米线吃吗?” “别刺激我了,有酸菜吃就不错了” ··· 谨以下面的文字,献给我的朋友——远在海那边的“生化”博士老张。 “板扎”呢酸浆米线和金碧坊边上的“桥香园” “#¥*@ 就没有小碗的吗?” 看着小T摆在我面前的这个大的像小号瓷盆一样的碗,我一脸茫然······ 第一次吃到传说中的过桥米线,就是在金碧广场上的这家 “···要先喝汤吗?” “哈哈,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米线是一种在西南地区很普遍的食品,在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等地都有吃米线的习惯。在一般人眼里,米线的概念就是久负盛名的“过桥米线”和现在在中国大多数城市里都多如牛毛的“成都小吃”店。没有到过云贵川的人是分不清米线的种类和是否正宗的。云南是米线的故乡。在云南,米线大致分为鲜的和干的。干米线一般是没人吃的——几乎每个城市的巷巷里面都可以买到当天早上出厂的新鲜米线;几乎每个城市的随便一个吃的到中餐的地方也都可以吃到米线。昆明的新鲜米线又分为酸浆米线和干浆米线。在昆明吃米线,如果不特别说明要干浆米线,一般都是酸浆的。除了肠胃不好胃酸过多的人之外,昆明人都是吃酸浆米线。酸浆米线软软的,比较粗,干浆米线就要细一些了。大凡外地人来到昆明,肯定是要吃“过桥”的,而一般吃到的应该都是酸浆的。 和这片温和的土地一样,在世人皆知的过桥米线背后,也有着很多版本的温情的故事。静谧的蒙自南湖,为了前程苦读的书生,还有那美丽聪慧的云南女人···这是个注定了有故事的地方。就着流传了百年的浪漫,和着弥散在四周多情的巴乌,过桥米线的味道就自在其中了。传下来的,还有过桥米线讲究的吃法和工艺。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0eb5c010005h4.html38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