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构建和谐南京六合"文化攻略"

[游记]构建和谐南京六合"文化攻略"

2007-07-19    ccmedu.com

赵云翔 金世凯 吕道峰

历时1个月的第五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文化旅游节已于10月16日在六合完美落幕。作为南京市六合区历史上举办的规模最大、活动最丰富、影响最深远、文化与经济结合最紧密的一次文化盛会,本届“茉莉花节”以发源于南京六合的民歌《茉莉花》为文化旗号,成功开展了音乐文化、美食文化、雨花石文化、旅游文化4个文化单元共计24项主题活动,带火了美食经济,催热了六合旅游,促进了招商引资,提升了六合形象,真正使本届“茉莉花节”成为“文化的盛宴、企业的舞台、人民的节日。”

博弈:与其坐而论道不如先声夺人

“其实,在要不要把‘茉莉花节’做大的问题上,当初也有过争论。”谈及今年的“茉莉花节”南京市副市长、六合区委书记李琦说了一句我们感到意外的话。据了解,从2002年起,六合在全国首开以民歌经典办节之先河,举办了首届‘茉莉花节’,但前四届的规模都不大,基本上处于小打小敲阶段。今年的‘茉莉花节’怎么办?是‘依葫芦画瓢’应个景儿?还是扎扎实实办出气势、办出成效、办出影响?六合区委区政府进行了缜密的调研和慎重的讨论。李琦说,“经过讨论,大家认为,以2005年首度跨入‘全国百强县’为标志,六合实现崛起振兴、构建和谐社会进入了关键阶段,迫切需要以文化力来提升核心竞争力。而‘茉莉花节’正是提升文化力为发展助推力的抓手!为此,区委区政府下定决心,要将‘茉莉花节’打造成六合的‘文化名片’!”

六合区委、区政府下决心做大“茉莉花节”是有“底气”的,“天时地利人和”兼备的主客观环境,为做大“茉莉花节”创造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茉莉花节”,不但将其纳入“名城会”序列,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还明确要求六合办好“茉莉花节”,推进“两个率先”;区划调整后,六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跃升,也使做大“茉莉花节”有了足够的经济支撑;当年何仿采集《茉莉花》的金牛湖畔,如今已是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同时也为举办“茉莉花节”提供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大舞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六合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大餐”需求强烈,也渴盼办好“茉莉花节”;众多实力雄厚的企业也想借“茉莉花节”这一平台展示形象,提高知名度……“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做大‘茉莉花节’的时机和条件均已成熟!”六合区区长李世贵说。

促使六合区委区政府下定决心做大“茉莉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突然冒出的《茉莉花》发源地之争。看中《茉莉花》的巨大影响力,自2002年以来,相继有多个城市盯上了《茉莉花》,宣称自己是《茉莉花》的发源地。六合的近邻仪征,大力宣传“六合、仪征本一家”,认为《茉莉花》也是仪征民歌;安徽的天长依据同样的理由认为《茉莉花》是天长民歌;苏州市则连办几届“姑苏城里、茉莉飘香”艺术节,声势浩大;就连跟《茉莉花》扯不上什么关系的盐城,也以“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举办了一届“茉莉花节”。此外,“就花言花”,四川犍为,福建闽候、广西横县也各自举办了自己的“茉莉花节”……对此,李琦表示:“六合作为唯一令人信服的《茉莉花》发源地,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不能唱响‘茉莉花’曲,打响‘茉莉花’牌,将《茉莉花》的文章做大,那我们将愧对六合的父老乡亲!”“与其在所谓的发源地问题上纠缠不休,不如先声夺人,把《茉莉花》打造成六合的城市品牌!”

说干就干。6月8日,六合区委召开宣传文化工作座谈会,举办“第五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文化旅游节”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6月中旬,区委常委会专题讨论区委宣传部拟订的《第五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文化旅游节总体设计方案》;7月上旬,区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第五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文化旅游节实施方案》;7月17日,第五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文化旅游节组委会正式成立,第五届“茉莉花节”进入全面运作阶段。

整合:集中优质资源打响节庆品牌

第五届“茉莉花节”与往届最大的不同,在于整合了六合区内所有优质的办节资源,形成拳头,集中出击。以前六合每年都要办上好几个节,如龙袍蟹黄汤包节、平山茶叶节、雨花石艺术节等等,一个区办这么多的节难免力量分散,形不成焦点和品牌效应。第五届“茉莉花节”从策划开始,就在“整合”二字上做文章。通过认真梳理和筛选,最终将最能代表六合“软实力”的音乐文化、美食文化、雨花石文化和旅游文化确定为“茉莉花节”的四大文化单元,同时每个文化单元又通过若干主题活动来展开,并将招商引资活动穿插其中。音乐文化单元以发源于六合的江苏民歌《茉莉花》为文化旗号,以开幕式、闭幕式大型文艺演出为主体活动,以六合民歌民乐、民俗文化表演和相关文艺演出为主要内容,唱响“茉莉花”曲,打响“茉莉花”牌;美食文化单元以第六届龙袍蟹黄汤包节、六合美食月、金牛湖湖鲜美食月为主体活动,以推介展销六合美食和优质农副产品为主要内容,打响六合“美食品牌”,做大六合“美食经济”;雨花石文化单元以“天赐国宝,中华一绝”雨花石展和雨花石珍品拍卖会为主体活动,以展示雨花石风采、搭建雨花石产业平台为主要内容,弘扬雨花石文化,提升雨花石产业;旅游文化单元以“六合南部一日游”线路开通和六合生态旅游发展研讨会为主体活动,以推介金牛湖、灵岩山、石柱林、平山等特色旅游区为主要内容,经营六合灵山秀水,做大六合旅游产业。

通过整合,使得本届“茉莉花节”主题更加突出,内容更加充实,层次更加分明,内涵更加丰富,活动更加精彩,文化气息更加浓厚,与经济活动的融合也更加紧密。

运作:高潮迭起热点不断浓香四溢异彩纷呈

本届“茉莉花节”,从一开始就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用区长李世贵的话说:“从7月中旬至9月中旬这两个月的时间,既是‘茉莉花节’紧张筹备的过程,也是‘茉莉花节’不断‘蓄势’的过程!”

的确,第五届“茉莉花节”即将举办的消息一经传出,便成为六合大街小巷的热门话题,其社会关注率之高在六合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受此吸引,区内外30多家有实力的企业热情参与,大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驻区的扬子石化、南钢集团、南化公司、南京热电厂、华能南京电厂、扬巴公司等“六大家族”,也作为友情协办单位第一次加入到“茉莉花节”的筹办工作中来。“企业的舞台”形成了!

前奏。9月15日,第五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文化旅游节投资环境说明会在扬子宾馆举行,200多名来自苏南、上海、浙江的客商出席,对投资“《茉莉花》的发源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开篇之作。9月16日,第五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茉莉花乡茉莉香》大型文艺演出在金牛湖畔隆重举行,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发来贺信,南京市委副书记缪合林宣布第五届“茉莉花节”开幕,《茉莉花》的搜集整理加工者、著名军旅作曲家何仿在开幕式上深情追忆了64年前在金牛山下采摘“茉莉花”的经过,并盛赞本届“茉莉花节”是历届办节基础上的一次飞跃!各界群众1.5万多人争相品尝免费的“文化大餐”,不时发出“这是六合有史以来第一次”的赞叹。

再掀热潮。9月21日,第五届“茉莉花节”上演“美食盛典”。作为美食文化单元的重头戏,“第六届龙袍蟹黄汤包节暨六合美食月”开幕式在南京双门楼宾馆隆重举行,数千市民闻讯而来,江苏南钢男子篮球队也集体亮相开幕式。在同时举行的“金秋经贸洽谈会六合区专场”活动上,收获领照和签约项目112个,总投资达75.4亿元。

趁热打铁。9月23日,六合美食嘉年华暨优质安全农副产品展销会在南京白马公园“引爆”,吸引了上万市民争抢六合美食。同日,六合南部一日游线路开通,六合旅游再添一条“黄金线路”。

热点不断。9月26日,“金牛湖湖鲜美食月”在金牛湖风景区拉开帷幕,令人垂涎的湖鲜美食倾倒了众多游人。

好戏连台。9月30日,规模空前的“天赐国宝,中华一绝”雨花石展在龙海商业广场拉开帷幕,近700枚珍品雨花石亮相;全景展现六合人文历史和发展成就的“茉莉花杯”艺术摄影展也同时开幕。同日,全省最大的“茉莉花园”在金牛湖畔开园。10月1日,国家地质公园核心景区瓜埠山地质公园正式开园。

惊世之作。10月8日,全国雨花石珍品拍卖第一槌在六合敲响,18个标的成交,总成交金额达16万多元。其中一枚“年年有余”雨花石更拍起了4万元的单价,引发媒体热切关注。

龙舟大赛。10月10日,“金牛湖杯”龙舟精英赛在金牛湖举行,南汽名爵、金丝利喜来登等16支代表队参赛,8000多名观众与游客为比赛呐喊助威,激烈的比赛场面令观众大呼“过瘾”。

压轴大戏。10月16日晚7点,第五届中国南京(六合)《茉莉花》文化旅游节闭幕式暨《好一朵茉莉花》大型文艺晚会在金牛湖畔举行。六合区区长李世贵致答谢词。南京市副市长、六合区委书记李琦授予何仿夫妇“六合荣誉市民”证书,并为金牛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揭牌。南京市委副书记缪合林讲话并宣布第五届《茉莉花》文化旅游节正式闭幕。六合、天长、仪征等地各界群众8万多人共赴文化“夜宴”,美轮美奂的文艺演出将“茉莉花”的魅力诠释到了极致。

效应:名气大了人气旺了财气足了士气鼓了

第五届“茉莉花节”给六合带来了什么?李琦用“名气大了,人气旺了,财气足了,士气鼓了”四句话作了精当概括。

名气大了。第五届“茉莉花节”带来了最直接效应就是大大提高了六合的知名度。人们因为《茉莉花》而关注六合,人们因为《茉莉花》而认识六合,人们因为《茉莉花》而了解六合,人们因为《茉莉花》而加深了对六合的印象。特别是通过扬子晚报、南京电视台等强势媒体的宣传,让外界对六合有了全面的、全新的认识与了解。“茉莉花节”期间,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南京日报、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等数十家省市媒体刊播了数百条稿件。新浪网、搜狐网、新华网、中国网、人民网等门户网站及国内数百家地方网站都对“茉莉花节”的盛况进行了报道,累计转载达10万篇次以上。“茉莉花节”开幕后,“六合茉莉花”的网络搜索峰值达到322000项,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人气旺了。名气提升带来了人气的旺盛。凭借“茉莉花”、“雨花石”、“蟹黄包”三张“金字招牌”,为期一个月的“茉莉花节”期间,六合史无前例地涌入31万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150!《茉莉花》的发源地金牛湖风景区一个月接待了6万人次的游客,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茉莉花节”期间奉献的一场场“美食盛典”同样为六合赚足了人气:第六届龙袍蟹黄汤包节开幕至今,已有20万食客涌入龙袍品尝蟹黄汤包。承办“六合美食月”的双门楼宾馆,一个月接待从全国各地赶来品尝“六合宴”的客人2万多人次。“金牛湖湖鲜美食月”举办以来,接待游客同样已超过5万人次。

财气足了。本届“茉莉花节”,不但浓香四溢,而且“流金淌银”。节日期间,海内外1000多名客商慕名而来,招商引资好戏连台。中华儒商论坛、四海精英在六合座谈会、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会议、金融支持六合发展座谈会、发展六合经济促进会、大项目开工仪式接连举行,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累计引进投资项目188个,总投资达102亿元。实现旅游业直接收入2.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8.3。而为期3个月的汤包节,估计将为龙袍镇的餐饮业带来5000多万元的收入。

士气鼓了。作为六合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文化盛会,本届“茉莉花节”的圆满成功举办,令广大干群备感振奋。社会各界支持力度之大,广大干群参与热情之高,企业“搭车”宣传意识之强,都远远超过主办方的预期。“茉莉花节”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组委会数十个部门和单位戮力同心,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各级干部的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实干精神都得到了检验和提升,既鼓舞了士气,又振奋了人心,为六合的崛起振兴注入了“精气神”!

注脚:首度评出四个“十佳”再度跨入全国“百强”

“让经济文化互动双赢,让灵山秀水产金出银”,是第五届“茉莉花节”一句响亮的宣传口号。事实上,本届“茉莉花节”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在10月16日的闭幕式上,“茉莉花节”期间六合评出的2006年度“十佳雨花石产销企业”、“十佳民间雨花石收藏鉴赏家”、“十佳龙袍蟹黄汤包名店”、“十佳生态农庄”集体亮相,为这句口号作了生动的“注脚”:

2006年十佳雨花石产销企业:南京金喜装饰品有限公司、南京拓创工贸实业有限公司、南京徐云雨花石有限公司、南京吉利达雨花石工艺品厂、南京晨阳雨花石滤料有限公司、南京宁六石英滤料有限公司、南京石源雨花石有限公司、南京兴旺雨花石有限公司、南京晶源雨花石鹅卵石厂、南京中山雨花石厂;

2006年十佳雨花石收藏鉴赏家:王青荣、王家干、王晓钟、卢盛林、朱言荣、沙宝喻、夏光亚、桑宽山、戴康乐、蔡明义;

2006年十佳蟹黄汤包名店:六八休闲农庄、洲滩会议中心、老鸿园饭店、聚合庄大酒店、龙袍长江大酒店、尊龙大酒店、佳兰大酒店、龙袍人家酒楼、龙江美食园、握太华酒家;

2006年十佳生态休闲农庄:盛世金牛休闲农庄、金色瀛洲农庄、黄山岛生态农庄、欣乐农庄、天龙假日山庄、金正农庄、兴隆洲休闲山庄、远海农庄、江顺农庄、许桂林农庄。

同样成为“茉莉花节”精彩注脚的是《茉莉花》被评为南京市“十大文化精品”。由六合区委宣传部选送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在长达7个月的南京市“十大文化名人”、“十大文化精品”评选中脱颖而出,光荣当选为“南京市十大文化精品”。

而连续第二年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则成为六合第五届“茉莉花节”最精彩的“注脚”:经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信息报社联合评定,六合区在去年首度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并名列81名的基础上,今年又以优异的成绩和雄厚的实力,再次入选全国百强县,并且较上年前进了8位,综合实力在全国3000多个县(市、区)中排名第73位。

同样振奋人心的还有1—9月六合经济发展的实绩:实现GDP131.3亿元,同比增长18.2;实现财政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2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15.51元,同比增长23.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350元,同比增长18.1……

而在广大六合人民看来,“茉莉花节”带来的效应远不止数据这么简单,他们身边许许多多实实在在的变化令他们惊喜不断:10月1日,耗资1亿元的六合区自来水引水工程正式建成通水;同日,另一“民心工程”——占地14.7万平方米的六合区经济适用房(峨嵋小区)正式破土动工;大批违章建筑被拆除,代之以花木盛开的绿地;乱七八糟的小广告不见了,代之以精心设计的广告牌;城区的道路变宽了、变美了,交通护栏更换一新,公交站台更加人性化了;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新路口就安上了崭新的红绿灯……

“真正的文化盛宴!”这是嘉宾和游客的赞叹。

“真正的企业舞台!”这是客商和企业家的评价。

“真正的人民节日!”这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

转自:http://www.ccmedu.com/bbs39_32045.html62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