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京游记触摸生活的真实-新浪生活 |
[游记]南京游记触摸生活的真实-新浪生活 |
2007-07-21 |
新浪网友:牵半 去南京纯属心血来潮——这个周末天气太好所以心里痒痒,但也绝非偶然——我对这个城市心仪已久。前几次来南京,要么是陪别人出差,要么是自己出差,虽然都没有机会好好游览一番,但对这个城市略略一瞥所显露的端倪就已经心动不已。我并不喜欢上海,对这个国际都市的喧嚣、繁华以及隐藏在繁华后面的冷漠一直非常感冒,我更喜欢北京,因为那里蕴藏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城市的文脉应合人的血脉共鸣般的跳动。一直以来,我觉得上海和北京是不可调和的,正像东方和西方,历史和现实无法根本调和一样。 而南京带给我全然的惊奇和惊喜,在南京身上我找到了上海和北京结合而产生的美感——一种历史和现实,浮华和厚重,传统和前卫,追思和畅想相结合而产生的美感,这些矛盾的元素,在南京这个城市,居然可以交织的那样光怪陆离而又自然而然。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这座建都在钟山余脉的城市也似乎因为山的存在,而具有了更仁厚的胸怀,以及更丰富的视觉层次。 城西狮子山,是当年洪武帝大败劲敌建功立业的福地。为纪念胜利,洪武在山顶修了阅江楼,想来应是当年制高点。登楼而望,长江就在身旁逶迤而过。恍惚间想到范仲淹的文字,于是就信口改了几处:余观夫金陵胜况,在玄武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阅江楼之大观也。后来知道,此番窜改也并非毫无根据。阅江楼本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齐名,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楼。 古鸡鸣寺则位于城北鸡鸣山东麓,因为依山而建须迎合山的走势和高差,因此建筑的飞檐翼角更加错落层叠,更加曲线优美。在寺内进香,一直要上上下下的涉级而行,一点点体会移步换景的心情,而不期然出现在视线里的雕塑、石碑,更添加了很多情趣。最高兴的,是登上寺内的七级浮屠,登塔的时候,天色渐晚,远处的玄武湖笼罩在暮色和薄雾中,美丽的让人感动。 出了鸡鸣寺,发现一个并不引人注意的去处——城墙!南京的古城墙博物馆,绝对不被任何旅游团所看好,我也是在鸡鸣寺的塔上,发现城墙上面有几个游人,赶紧顺着方向走去,日色渐晚,门票就要不出售了。踏上城墙的青砖,时间和历史扑面而来。青苔和杂草随处生长,散发着少有人迹的芳香,几只叫不出名字的大鸟,起起落落的寻找散落在砖缝里的草种。几乎是颤颤微微的,我伸手触摸这些明朝的城砖,那种清凉甚至冰冷的感觉直入手心,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历史象一个满面尘土的老人,蹒跚着走来,一路风雨一路沧桑,老的压弯了脊背,却依然挺直了压不弯的风骨,永远让人肃然起敬。 第二天一早,去了侵华日军 |
原始链接:http://bj.sina.com.cn/art/2004-05-08/45960.shtml |
转自:21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