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南京之旅!

[游记](游记)南京之旅!

2007-07-21    sina.com.cn

本文荣幸列为“新浪博客首页”旅行文章日排行47名

拾起记忆的碎片——游记(南京之旅)

雄伟壮观的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市位于中国华东地区,长江下游的中部,长江横贯东西,京沪铁路纵穿南北。
如果有人说对于一个城市,你是来去匆匆的过客!我和南京的关系大概就是这样,能回忆得起来的南京之旅,起码有四次之多,但是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如果将乘坐火车经过南京也算上,我与南京见面次数则更多了。

先说经过南京吧,从六十年代起,从上饶或是福州,我工作的地方去北京出差,要乘坐四十五、六次列车往返途经南京。我记得,第一次去北京,是1967年。根据中央有关文件,凡是六五年毕业的大学生可以回母校去参加文化大革命!
人事处根据中央有关文件,不得已放大学生回家参加大串联。这是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一次出远门,而且还能回家一趟,可把我乐坏了!
回到母校,却见不到一位同学,原来当时是大串联的高潮!闻讯的同学全都一跑而空。稍一合计,从江西回来的几位同学也走,目标——北京—毛主席居住的地方!
我还留有1967年坐火车去北京的一些记忆,火车上挤满了串联的红卫兵,根本不可能找到座位,到处都是人挤人,可能是一生中最最挤的一次旅途了,但丝毫没有减低我们的快乐与热情。当时,南京长江大桥尚未通车。(后来,我获知南京长江大桥是全国第三座跨越长江的大桥,作为世界最长的公、铁路两用桥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1968年9月,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道建成通车。)火车进京必须在长江乘坐轮渡,等待过渡。我记得,整列火车被分成三段,依次被火车头牵引并排驶入轮船,这艘巨轮上除了装载了一列火车外,还有十多部大小汽车与数百个过江的行人。大约需要两个小时,这是第一次亲身体验乘火车坐轮船过长江,真新鲜!

我挤坐在车厢的靠窗位置,专心地眺望与欣赏着美丽而浩瀚的长江。突然,邻座一位姑娘惊叫起来,原来,她的左手悬于窗外,一不小心,手表被车外的游人一抢而去,等她跑下车厢,小偷早已躲在人流中不见了!这是我第一次亲历小偷作案的过程,这个与南京相关的印象一直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从北京返程,我们一行到南京停留,刚下火车,天上下起了“传单”雨,据报道,这是文化大革命中全国第一次使用飞机散发传单,手中拿着传单,我来不及细看,却望着宽阔的马路,被大道两旁的大树迷住了!
南京的树好大。走在南京的路上,你常常会被那又粗又高的树吸引过去。不由自主地,你就会考虑这些树的年龄和它们所经历过的历史。南京的树真多,南京每一条大街的两旁,都种着高大的树;南京的每一个院落,都长着密密匝匝的树;这里有多种多样的树:悬铃木树影婆娑,垂杨柳舞风摇曳,中国槐厚重巍峨;单薄的女贞,凝重的香樟,苍郁的松柏,甚至高大张扬的槭树都成为南京城市的一部分,而不再是城市的装点。在南京,凡是应该有树的地方都有树,有些似乎不应该有树的地方居然也有树。而且,我看到,火车站前的行道树被园林工精心修剪的似乎是一般般高,一样样大,令人叹为观止。这第一次南京之旅,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树!

第二次去南京,是1988年夏天,由局长带队,加上办公室主任与我,一行三人考察沿海六省市环保系统组织机构“三定”的设置情况。
我们三人乘火车到达南京时是清晨,一下车,我们立即与江苏省局的同行开起了座谈会。接着则由江苏省局领导陪同,出发去南京市局、淮安、扬州等地考察座谈。返回南京,已经是第三天的晚上了。吃过晚饭,我们各自回宾馆洗澡休息,按预定的议程,第四天一早,我们就要出发到下一站了。这次到南京,连城市的样子我也没看清。

但是南京之行还是留下了一个有趣的记忆:这就是,当晚看电视时,正好看到江苏电视台播放一则娱乐新闻。这年是江苏的西瓜丰收年,某企业为了推广西瓜销售,组织了一场青年女子吃西瓜竞赛的现场直播,该竞赛设有不菲的奖品。我看到,每个参赛女子面前都摆着一大盆相等的切好的西瓜,这些女子为了获奖取胜,竞不顾自己的公众形象。比赛开始,姑娘们拿起西瓜就大吃特吃,各种各样的吃相引起了观众轰堂大笑。这则新闻也印在我的记忆里。我担心,如果这些选手中有待嫁的姑娘,今后该怎么嫁得出去呀?

第三次去南京,是1991年冬。由我带队,同厦门、三明市站长等一行五人,到南京考察创建国家级环保优质实验室的活动。活动安排得十分紧凑。我利用一个闲瑕的夜晚,去了南京大学,探望了毕业后从没见过面的,在物理系当教授的高中同学“才子”郑**。没多久,听有同学说,因在马路上晨练遇车祸,他不幸英年早逝,一名南大的教授因车祸不幸至命,当时的南京报纸上都有登载。想不到南京一见,是我们毕业后第一次见面,却也成了最后一次见面!心中着实感到万分惋惜与感概。

第四次去南京,是最最轻松的旅程了。这是我下海以后的事了,1996年底起,公司与江苏某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厂研合作关系。1998年春节前,我代表公司去江苏慰问,带着当地特有的土特产—几大箱海产品年货,乘飞机专程去拜年!
这可是趟美差!飞机到达南京,该所领导亲自前来接机,当晚为我准备了江苏特色的盛宴。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品尝了正宗的江苏盐水鸭,又鲜又嫩又美味,至今它仍是我十分喜爱的美食。
次日,南京所派专车,让陈工等研究员陪我到处观光旅游。印象较深的有南京总统府、秦淮河畔、夫子庙、江南贡院、中山陵等处。

也许没有哪座城市、也没有哪个建筑群能像南京总统府这样,见证了风云激荡的中国近、现代史。“天朝风暴”、“辛亥风云”、“钟山风雨”,这几个时代的历史,在这座中西合璧的大型建筑群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总统府位于长江路。这座建筑规模宏大,清代时作为两江总督衙署。1912年,孙中山在这里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此办公达90余天。蒋介石在抗战前后长达14年内,以此为国民政府总统府。
来到总统府的大门前,门楼上方高大的旗杆直插云霄,门楼横帽上“总统府”三个大字烁烁发光。正前方的总统府大厅,正中悬挂着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四字匾额。

南京有个夫子庙,对面有条秦淮河,这一带有吃有玩有看头,是古往今来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喜欢的地方。秦淮河上的两大景观,一是河边的房,一是河中的船,而这两件东西的美,则要在春夏季节的夜生活里才能显露出来。我亲身感受这有名的金陵民俗风景。秦淮河留给我的印象是挂着的许许多多的红灯笼,一派喜气!我在秦淮河的桥上以红灯笼为背景让陈工拍了张照片留作纪念。

南京的夫子庙,其实就是孔庙,这是因为在这里的孔子弟子,都尊称孔子为夫子,世代相传,夫子庙一名也就从古沿袭下来了。不管走到哪里,凡孔庙所在都为庄严肃穆的场所,又唯独南京的夫子庙周遭,商贾聚集,酒楼茶楼夹杂其间,画舫码头停泊,熙熙攘攘热闹之极。

秦淮河畔还有江南贡院,它建于宋孝宗年代,共有供考生应试的号舍2万多间,与当时的北京顺于贡院并称南、北两园,为全国考场之冠。古代戏里看到的状元、榜晚、探花和举人、秀才就出在此处。也就是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双喜临门中的金榜题名的地方。该贡院数百年来几经兴毁,最近一次是毁于“文革”。重建的聚星亭,重檐雕脊,六面槛窗,可称上当今古典建筑的精美之作。

听说,游客在这里也有机会参加像模像样的“科举考试”,身着古装端坐号舍苦思冥想,诌得八股奇文,可谓渗入了现代快节奏。考中“状元”者,可获颁证书及文房四宝礼品一份,且有状元帽戴。可惜的是,只缺了招“驸马”的后戏。

我印象中,最宏伟壮观的莫过于南京中山陵了!我们去中山陵的前夜,南京下了场大雪,庄严肃穆的中山陵雪景有一种令人振撼的美!
中山陵的树是自由生长的树。你几乎在任何城市都看不到那样自然生长的树。一棵棵巨大的树冠上都挂着晶莹的白雪,那种素白的情景、那种纯洁的美丽,真让人留恋忘返。南京之旅我留下最多照片的是中山陵的雪景!

还有南京美丽的雨花石,我太喜欢它了!看我如此痴迷,从南京回来时,我的行李中最重的份量就是陈工他们为我买的各种各样的雨花石了。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从它那众多的树、枝繁叶茂高大的树、自由自在生长的树上读到了南京的历史沧桑,读到了南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珍爱。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87a6d3010007y921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