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狮子山上的阅江楼 |
[游记]狮子山上的阅江楼 |
2007-07-24 17u.com |
狮子山上的阅江楼 这是“庐龙胜境”牌坊:(也是阅江楼公园的东门) 狮子山照壁: 狮子山原名庐龙山。据史料记载,朱元璋在撰写《阅江楼记》时,触景生情地谈了他在狮子山指挥伏兵大胜政敌陈友谅的战斗,然后笔峰一转,点破了“洪武七年甲寅春,命工因山为台,构楼以覆 山首。名日阅江楼 。”的主题。 阅江楼公园南门(刚建好): 登山步道: 在步道上拍摄的风景: 公元2001年后,在南京城西北的狮子山上,又再现与继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后的江南第四大名楼——阅江楼。 和前面三大名楼相比,阅江楼的特色,一是高,山高78米,楼高52米,总高130多米,是最高的名楼;二是精,处处精工细作,精雕细刻,无比华美;三是内涵丰富,有许许多多历史文化积淀,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的足迹和作品;四是皇家气派,在中国的土地上只有南京,出过十姓二十六位帝王,这里的建筑物全都是按照皇帝的规格建的,气势磅魄,楼宇雄伟。 阅江楼景区内还有众多的历史遗迹。有古炮台、孙中山阅江处、五军地道、古城墙、地藏寺、五色土、玩咸亭、藏兵洞、静海寺等30多处知名旅游胜地。 朱元璋的《阅江楼记》碑: 在藏兵洞前有朱元璋的一首诗:“采石矶分一秤砣,长江作杆又如何,天边弯月是钩挂,称我江山有几多。” 连接阅江楼和城墙的仪凤门: 阅江楼于2001年建成并对外开放,从此结束了"有记无楼"的历史。阅江楼高52米,共7层(外观4层暗3层),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明代风格,古典的皇家气派,成为南京标志之一。 登上阅江楼,放眼远眺,浩瀚的长江风光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背江展望,今天南京的全景尽收眼底。 |
转自:http://ct.17u.com/blog/article/85940.html35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