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南京游记3 |
[游记]南京游记3 |
2007-07-30 sina.com.cn |
游记2找不到了呵呵,再补吧!中山陵是我和同学一起去的第一站,沿着茂密的森林所包裹着的小径,感到一种深邃的意境,这路和我以前所去过的任何一个景点都不同,树木都特别高,由于下雨的关系,原本淡褐色的枝杆被浸泡成浓重的墨色,而正由于底下这一片黑色的衬托,绿叶显得格外鲜艳,当然也有雨淋的作用,总之一路的感觉就是清新舒爽。 这样的娴静与幽雅会让我忘了是去拜谒中山陵的路上,忘了正沿着连战先生那每一步都具有重大意义的方向在前行。其实对孙中山并不了解,对他的崇拜,根基来自历史教科书的感化教育,而急剧加速却是在连战访问大陆之后:跨过60年的误会,跨过海峡的阻隔,跨过政治上的分歧,跨过历史的鸿沟,我十分崇拜他的胆识和魄力,也重新审视国名党的历史价值和现今对海峡两岸关系的重要性——似乎扯远了。 到了中山陵,很自然地将对连战的崇敬转移到孙中山身上,路上草木郁郁葱葱,将整个中山陵包裹在绿色与宁静之中。天气很舒适,再加上树阴和清新的空气的作用,使得原本痛苦的“拾阶而上”也变得轻松起来。走完一小段台阶之后,一座蓝瓦白墙的建筑呈现在眼前。黑、白、蓝是中国传统的祭色,因而这里的气氛一下变得肃穆庄严起来。沿着缓坡接近这份肃静,这座蓝白相间的牌坊则呈出了更加庄重的字碑,黄色的大字闪着光芒。 饶过这座牌坊,整个中山陵的气魄顿时扑入眼中,蓝白乡间的陵墓庄严而稳重地坐落在山顶,以它的气势来俯视这六朝古都的沧桑历史。 中山陵内有一中山先生卧着的白色雕象。初看以为是等比例缩小,后来才知道孙先生确实只有一米五八。如今回想起来,更是惊叹与孙先生的魄力,折服于他的坚持和奉献了。 在中山陵最大的震撼是在登顶后那不经意的一回头:我和这庄严的建筑一样有了俯视的角度来望着千古江陵——山登绝顶我为峰——望着脚下的座座山峦,望着那迷蒙在晨雾中的六朝古都,似乎也些许感受到了伟大的胸怀和气魄,一下子悔于平日的斤斤计较和少女情愁。 在中山陵内,身边的一个朋友指着蓝、白、砖红相间的房顶赞叹到,好漂亮啊。我笑着告诉他,那是国民党党旗啦!说完,我再次抬头凝望着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地位始终十分尴尬的图案。我很想知道它背后的故事,而不是局限于现今的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标准所给我界定的表层的东西——一种只和政治有关,因而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的印象。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41dad60100037f21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