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游日记之南京(四)夫子庙秦淮河

[游记]旅游日记之南京(四)夫子庙秦淮河

2007-07-16    

原来要每天都坚持写东西也挺难的哦。今天就没什么心情写东西,很累。

今天就少写点吧,哈哈,偷一次懒。白天的秦淮河:

夜晚的秦淮河。

秦淮河也再不是花船来往,骚客云集的地方了,现代工商业巨人肆意役使着他,使他变了颜色,风光不再。毕竟还是票子比较实惠,闲情逸致填不饱肚子。诗云:朱鹊桥下黑水翻,乌衣巷口在卖鞋,可怜昔日堂前燕,化作今人腹中餐。

秦淮河边的夫子庙:

传说中的乌衣巷:

乌衣巷位于夫子庙西南数十米,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原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旧时王谢子弟善著乌衣,因而得名。为纪念王导、谢安,在乌衣巷东曾建有来燕堂,建筑古朴典雅,堂内悬挂王导、谢安画像,仕子游人不断,成为瞻仰东晋名相、抒发思古幽情的地方。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对此处的感叹。从此乌衣巷便名播中外,游人不绝。

和乌衣巷隔河遥遥斜对的就是名闻遐迩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我们没有进去,但是在网上找了一段别人的游记给大家看看:

科举制度是隋文帝创立的,一直延续了几千年,考试制度本身比起推荐制度来说是不小的进步,但考试的内容对于合理选拔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开始的时候还是比较注重全面发展,后来考试的内容逐渐单一化、教条化了,因此选拔人才的作用就越来越弱了,清朝出的几十个状元,绝大多数都是碌碌无为终其一生。

以前听很多人讲古代进士相当于今天的大学,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古代进士的名额非常少,只有几百名,竞争很激烈,当然那时人口少,读书的人也少,不过一旦考上,待遇却比今天的大学生好得多。不要说进士,考上举人就有官做了,相当于科级以上的公务员。若是进士,最小也是个县长,至于状元,直接就进了中央了,而且中央还为之举行盛大的游街庆祝活动,一个时期内都是全国的头位新闻人物。今天社会进步了,人口比以前增加几十倍,上学的人数增加的更多,大学招收名额也已上升至百万,当然竞争依旧激烈,但考上之后,短暂的喜悦过后就是高昂的学费和就业的艰辛。不过有一点到是今古不变的,就是有钱总是能上学,能弄张文凭的。

和如今相比,当时的考试条件很是辛苦,一场考试有三天,自带干粮,吃主全在狭窄的号子里,在考场大路两边由若干排小弄堂,弄堂内有一溜大约高五尺,深三尺,宽四尺的小砖房,叫“号子”,号子的墙上有上下两道槽,嵌两块板,曰“号板”,白天一块嵌在下面用于坐,一块在上面当桌子答题,晚上将两块并作一块即可睡觉,饿了啃干粮就生水,上厕所在弄堂尽头,考试期间不得离开弄堂,简直比坐牢还难受。

现在考试的内容比以前多了,每门课的考试时间却只有几个小时,考试期间或住家里或住宾馆,车子接送,家长相陪,至于饮食,自有家长想方设法做的营养丰富味道可口,还有名目繁多的补品,简直是神仙日子了。若是在古代那样的环境,不知我们的天之娇子们能有几个坚持下来的。

江南贡院最有趣的算是号子里根据古代考生的各种情形做的仿真人物了,有作弊的,有夹带的,有抓耳挠腮的,有愁眉苦脸的,有屡试不中的老头子,有春风得意的少年郎,还有号子里碰到毒蛇心惊肉跳的,碰到失火惊慌失措的,种种形状,不一而足。每人身后墙上还配有一首饶有风趣的打油诗,令人或是同情,或是憎恶,或是忍俊不住,或是啼笑皆非。可惜当时一没带笔、二没有纸、天也近黄昏了,只得匆匆看过做罢了。

就秦淮河这附近有很多景点可以看,有很多名人的故居,还有很多小吃。不过我只建议大家吃一家甜点还可以,莲湖饮食店,真的很不错,推荐赤豆元宵羹,很好吃啊!还有牛肉锅贴,才2.5元/5只.

本来我和老公听说南京的盐水鸭很出名,到夫子庙那到处都是卖的,可是觉得不好,就问了个当地人,他说附近有个菜市场里的徐记盐水鸭才是正宗的,他们当地人都在那买吃。我们两个听了这个高兴啊,还自己洋样得意的觉得自己聪明没在景区里买吃的。我们两个就一路问一路找啊,终于找到了,可是人家都卖没了,在打扫卫生呢!另一家还有,可是我们一看白不拉机的能好吃吗?就一起决定不吃了!(因为我们两个都是属于比较爱吃口重的东西,东北人嘛)

不过南京的最有名的鸭血粉丝汤我们两个没少吃啊,(推荐那个“刘长兴小吃”,就在我住的宾馆附近,是连锁店,南京有很多家)还是很好吃的,鸭血很嫩,一点都不腥。只是有一点:我就纳闷南京人和鸭子有仇吗?怎么什么出名的小吃都和鸭子有关啊?

下面的是南京的雨花台:

我们这回出去什么都没买,就在雨花台门口对面的地摊上买了几块石头,听他们当地人说雨花台并不产雨花石,是在南京别的地方开矿或者在山上才能挖到的。

评论 (4) |

原始链接:http://sakura6688.blog.sohu.com/10763361.html
转自:40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