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热情的夫子庙人 游记攻略 |
[游记]热情的夫子庙人 游记攻略 |
2008-02-18 ipow.cn |
了寻访传说中的金陵第一园“瞻园”,偶们走了不少的路,但到了之后真是大失所望,一来看了门口的介绍,是进去吃茶点看戏的,也就是“享受”一下过去富贵人家的生活,晕,这种类似于评书的戏谁要看啊;二来门口站着几位古装打扮的“丫鬟”实在是够难看的;三来这票价很不合理,太贵!基于以上几点,偶们放弃了入园参观,更加搞笑的是,这样一个具有古代贵族气息的庭园,门口竟然放着节奏感很强的流行音乐,实在是让偶们很反感,并且更加坚定地相信,偶们不入园的选择是绝对正确的,于是偶们走得义无返顾。 对于夫子庙,人人都听闻过,我也来此一游! 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偶们对王谢故居产生了无比浓厚的兴趣,想看看他们家的燕子到底是哪里神奇来着。于是一路探询,终于在一片灯红酒绿中,看到了所谓的“王谢故居”,应该是叫“王导谢安纪念馆”,唯一觉得没有白来的是让偶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哦~~~原来“王谢”是两个人啊~~~长知识了。 对于去夫子庙的过程,本着出门在外,要讲究效率的宗旨,偶们采取的策略是“少走路,多问人”,在此要重重的称赞一下可爱的南京市民,先后问了一位小姐一位大叔,小姐虽然路不熟,但也很热心地提供了我们去车站的方向;那位大叔更是热心,在告诉偶们该乘坐几路车过去后,又特地跑过来,关照了偶们一声,哪一站下最为方便。恩,两个可怜的在南京街头迷途的上海小拧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在此,要向大家呼吁,面对外来人员,偶们也一定要做个可爱的上海拧! 下了车后,又问了个买茶叶蛋的阿婆,同样也得到了很热情的回应,于是很顺利地来到了一个树着“夫子庙”石碑的地方,介绍了一下夫子庙的历史背景,穿过一条小巷子,就看到了华灯初上的夫子庙,呵呵,其实也就是一条马路,两旁都是小吃和商店,比起上海南京路的繁华来说,这里别有一番风味,因为都是些古色古香的建筑,在一片霓虹中,更显华丽。因为是过年,到处都是红灯笼高挂,喜气洋洋的感觉。伴着零星的小雨,缓步徜徉其中,心情格外愉悦。 在一家老字号的饭店吃了点心,价格也不贵,照例吃了南京的特色“鸭血粉丝汤”,味道还不错。想起LP的攻略上,有位网友写道,他的LP曾一天吃了七碗粉丝汤,呵呵,实在觉得汗,填了七分肚子后,开始游玩。拍了一些照片,但小V不防抖,在拍摄夜景时表现也很一般(可能是偶比较菜,没有挖掘出来吧),所以夜景的效果都一般,这点一直让LP不挺地念叨,从鄙视偶的小V到鄙视偶。痛定思痛后意识到以后要拍出好的夜景,还是要带好相机架! 再比较有名的就是“乌衣巷”了,但为了找它却费了偶们很大周折,问了很多人,走了很多冤枉路,终于在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里,在一条很昏暗很普通的巷口前,看到上面刻着“乌衣巷“三个字。这些古老相传的旧物,就这样平凡地出现在偶们眼前,褪去了那传奇的色彩,那诗一般的梦境,一切都是那样的真实,饱经繁荣与沧桑的背后有着多少的辛酸和故事已经无人能知了。南京给我最大的感受也就在于此,似乎那些历史都在这些陈旧事物的背后重叠,浮现,又转瞬消失。时刻提醒着自己,是多么多么的渺小。 最后偶们想去的地方就是中华门,一听到这个名字似乎就觉得豪气在胸,满腔热情。于是脑子一热,偶们就冒着渐大的雨,走了半小时的路,蹭蹭蹭地来到了门前。远远看去,城门上吊着两串红灯笼,倒是颇有大漠豪情,偶是怎么看怎么觉得眼熟呢,LP此时提醒了偶,“那不就是新龙门客栈嘛”,晕,还真象,门口两位古代军盔打扮的战士,笔挺挺地站在大雨中,让偶们好生敬畏!顿时觉得比起偶们冒雨来参观,他们更是值得敬佩。于是走近想一睹其英姿。两假人一刚!郁闷了一大记!从门口往里面瞧去,绿色的灯光延伸至深邃处,象极了一种叫“时光隧道”的东西,是不是从这中华门走进去,通过时光隧道,就可以见证中华五千年的辉煌与衰败,荣耀与屈辱,昨天与未来呢?呵呵,因为城门已锁,偶们没有进去,所以未尝得知。
|
转自:http://bbs.ipow.cn/dispbbs.aspx?id=150&boardid=9&page=126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