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夫子庙游记 |
[游记]夫子庙游记 |
2008-02-24 sina.com.cn |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人踏春阳....... 正月十五晚上我带着一颗朝圣的心和同学一起夜游了夫子庙。为了避免人流高峰,我们一直等到九点半才乘地铁出发。不过十点多时,夫子庙仍然是人山人海。 秦淮河,一个多么富有诗意和古典韵味的名字啊!十里秦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李白、刘禹锡、杜牧,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等。 东晋秦淮河畔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秦淮河两岸,歌楼酒肆林立,河房水阁争奇斗艳,歌舞升平,河中舟船穿梭,游船画舫灯火通明,有十里珠帘之称,成为江南佳丽之地。 明清时代,秦淮河人烟稠密,金粉楼台,艳帜高举,笙歌人家,画舫凌波,桨声灯影构成一幅幅如梦如幻的畸形繁华,诠释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悲哀,清代戏剧家孔尚任在《桃花扇》中描写“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婵娟”十分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秦淮河上的畸形繁华景象。 然而,“六朝旧事如流水”,秦淮河清幽的河水穿越时空,流淌着一个个朝代的兴衰,抚过历史的沧桑,今天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消逝的是岁月,正如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乌衣巷》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秦淮风味小吃是我国四大小吃群之一。夫子庙地区茶楼饭店,街边小吃,满目皆是,形成独具秦淮传统特色的饮食集中地。 “秦淮八绝”,“一绝”为魁光阁的五香茶叶蛋、五香豆、雨花茶;“二绝”为永和园的开洋干丝、蟹壳黄烧饼;“三绝”为奇芳阁的麻油干丝、鸭油酥烧饼;“四绝”为六凤居的豆腐涝、葱油饼;“五绝”为奇芳阁的什锦菜包、鸡丝面;“六绝”为蒋有记的牛肉汤、牛肉锅;“七绝”为瞻园面馆的薄皮包饺、红汤爆鱼面;“八绝”为莲湖甜食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五色糕团。 走进集秦淮小吃之大成的“晚晴楼”,扑面而来的有如催开“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和煦春风。清雅幽丽的江南丝竹,描绘出风清月朗、小桥流水的水乡神韵。 夫子庙的小吃是久负盛名的,什么汤包、藕合、炸仔鸡、小煎包、茴香豆等等,想起还直流口水呢,可惜这次是只是以逛街为主,而且还是和兄弟同学一起的。看了几家麦当劳、肯得鸡这些洋玩意,只能望鸡兴叹了...... 秦淮水榭,乘画舫。旧院,不见书生模样。甬道上,雕栋下,游人风光。听叫卖声,唱金陵盛世。阅尽沧桑,站在石栏边,就像站在历史的岸边。早已是止不住的泪眼婆裟,多少眷恋、多少无奈…… 在这里让我不禁想起“秦淮八艳”:倾国名姬陈圆圆、侠肝义胆李香君、侠骨芳心顾眉生、长斋绣佛卞玉京、风流女侠寇白门、艳艳风尘董小宛、马湘兰、风骨嶒峻柳如是。李香君是明末秦淮大名妓,她在南明覆灭中是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一个悲剧人物。从李香君身上,可以看到南明悲剧的一个缩影。李香君自幼跟人习得艺家诸艺,音律诗词、丝竹琵琶无一不精通,她尤擅南曲,歌声甜润,深得四方游士追慕。陈圆圆在秦淮八艳中,沦为与貂婵、西施一样在历史关键时刻在重大事件中扮演了一个"祸水"的角色。一个歌妓,在历史风云巨变的时候,给历史英雄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董小宛是金陵人氏,才色为秦淮歌妓之冠。"天姿巧彗,容貌娟妍"。但董小宛却由于积劳过度,染上了重病。在逃到江苏如皋后,不多日,一代名妓,就这样断送于乱世之中,时年仅27岁。还有柳如是……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d8189001008slm.html23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