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夫子庙.秦淮河 |
[游记]夫子庙.秦淮河 |
2007-09-05 zzhqp.com |
夫子庙.秦淮河 4月3日早上,到了南京.导游小鲁早就等在车站了.简单的问候交待后,我们来到了著名的景点夫子庙与秦淮河。夫子庙:始建于宋,位于市中心偏南 ,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是由文教中心演变而成的繁华闹市,人们通常所说的夫子庙,实际包括夫子庙、学宫和贡院三大建筑群。南临秦淮北岸,从文德桥到利涉桥,东起姚家巷,西至四福巷,北邻建康路东段。今天我们所见的夫子庙建筑,一部分为清末重建,一部分为近年重建。正门叫棂星门,后为大成门。过大成门到大成殿,是专门祭祝孔子之处,东西有配殿和长廊。往后为崇圣殿,结构高大,过去是历代先贤祠。崇圣殿后为治山。山上有顾亭林饲。山顶上有敬一亭,可远眺钟山雄姿,近俯夫子庙全景。清末所建 江宁府学在夫子庙之东,现大部分建筑已毁。 秦淮河是长江的一个支流,全长约110公里。是南京地区的主要河道。古名-淮水,本名“龙藏浦”。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咏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明清又再度繁华,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成为江南佳丽之地.秦淮风光最著名的是盛行于明代的灯船.朱自清那篇著名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此就有很好的描述。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李香君的故居。李香君:明末秦淮大名妓.她在南明覆灭中是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一个悲剧人物。李香君自幼跟人习得艺家诸艺,音律诗词,丝竹琵琶无一不精。她尤擅南曲,歌声甜润,深得四方游士追慕。侯方域本是河南人,因慕名江南文化,便来到金陵求职。侯方域风流倜傥,才华横溢,是“复社”的名流。李香君遇到一侯方域见倾心。候方域也倾慕李香君的才貌。但其家境贫困,身无分文。李香君却劝慰到:“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从中可以看出李香君的人格气节。大明江山风雨飘摇时,侯方域投身到反清斗争中。李香君挥泪送侯方域离开金陵时,侯方域送给香君一把扇子,作为订盟之物,并且上面还题了一首诗:“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春溪尽是莘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孔尚任的《桃花扇》正是依此而展开的。侯方域离开金陵闰,李香君闭门不出,一心等候侯方域归来。但侯方域最后却背叛了他的初衷,做了一名清庭官员,李香君深为失望。江山已换,家国何在?李香君当着侯方域的面,撕毁了那把桃花扇,出家当了尼姑。如今,秦淮河畔“媚香楼”还在,坐落在金陵栖霞山下上,好座“桃花扇亭”每年还会在桃花一片灿烂里陪春风笑一程。只是,“问秦淮旧日窗寮,当年粉黛,何处吹萧?白鸟飘飘,渌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
转自:http://www.zzhqp.com/bbs/dispbbs.asp?boardid=11&id=61142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