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选择黄昏时去明孝陵。因为朋友说只有黄昏,你才可以更接近它。或许明月当空的夜晚是最好的――万籁俱寂中,你的心会与地下的寝宫息息相应。只是少有人有这样的胆量。 余辉里的明孝陵,偶尔的鸟鸣与我们的脚步和应着。参天的大树,用它婆娑的树影,千百遍拂过陵园里长长的甬道。我轻轻地踏在上面,想象哀乐齐鸣时,朱元璋红漆的棺柩缓缓前行。想那漫天的纸钱都化成了翩飞的蝴蝶,永远守护着国君的归隐地。 这个地方唯一的主人,用低矮却敦实的城墙,隔绝出阴阳两界。穿过丹朱的门洞,便进入了冥路。甬道在这里被更为浓密的树影遮蔽,闲谈也不知从何时里停的,我们默默地走向阴湿的冥楼。那条并不太长的坡道过廊,却沉重、昏暗地走不到头。地面上一直有水流过,不问来路,也不管去处。通往楼台的阶梯没有护拦。有一会儿,我还在为安全担心。转念间,意识到自己的可笑――本是为死者修筑的通天之路,何患之有!脚下黝黑的地砖,因仰视过国君的飞升,而不愿承载今人累重之体。一任你百般询问,只是阴着脸,耷拉着眼皮,默数朝来寒露晚来风。我们只有赶紧走开了。几个转折之后,就见一个没有屋顶的大厅站在台中央。猜测着,该是最后的飞升之所了吧。坐在大厅的石头门槛上,夕阳异常地耀眼,整个台上金碧辉煌。是不是每天的这个时刻,天国的门都轻轻开启。天地、人神,在这里隔世重逢?!我努力睁大眼睛,想从光辉里寻见先人的踪影,却只有身后的山林反复诵唱托体同山阿。 托体同山阿!我何尝不知道――逝者已逝,神随形散。可多少次梦里回转,你牵我的手一如往昔。 逝者永逝,生的人还要继续。走出冥门的时候,我回头大声喊自己的名字,让我的魂魄随我一起走。总有一天,我会再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