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法象之地,一切皆显庄严。建于青山之栖霞之脚,集灵气珠华。 湖清而有荷是为睡莲,清而淡雅,有亭立于湖心,题名为彩虹,栈道穿水路,可至湖中彩虹亭一览风光,观鱼嬉戏,甚为悠哉。 山门有两象立于两侧,鼻卷如意,背驮宝瓶,穿门而过,为诸佛陀之宝殿,静心而拜,喃念心中之意,识为空,无求无欲。 有僧鸣钟,激荡于心,跪拜于观音,南无观世音菩萨,囊中羞涩,无施舍香油之钱,惟有虔诚之心,红衣袈裟,各路神佛左右之,广积恩德,捐银一元。 山后舍利塔,南朝所建,荏苒光阴,风雨侵蚀,颇为破落,后为千佛崖,是为依山石之一角而凿之,大小不一,各路神佛,皆有之。树茂且森,山林小道,阴郁而清凉,方砖铺就,畅然神爽,游人不绝。 蓝天白云,清晨之凉气,树阴下伏案而作,潜心神明,无意逐山路一一游之。蝉鸣,是为秋初,此处为歇息之地,风习习,树叶微颤而不作沙响。 静心于此,可谓清闲,观山之风景,呼吸自然之气,临佛家诸佛陀而参拜,微领佛法道义,厌世博雅之人,可求此地,一桌一椅,感受哲理,领悟人生。 人世沉浮,可由吾焉,不得,则以避隐,若然可得,则奋力以博,奈何,终得什物,回来想去,皆为云烟耳。 原帖来自于网易社区:http://club.163.com/viewArticleByWWW.m?boardId=prose&articleId=prose_117c563470e1df7_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