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周庄连载

[游记]周庄连载

2008-05-22    sina.com.cn

2007春节自驾游 III 江苏站 (02)——周庄 连载

2007-02-28 13:46:22

大中小

D2 周庄

由于第一天上海的行程使我们充分的认识到了什么叫做人口众多,另外我们还认识到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的众多类型景点中,上海绝对不是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我像对上海的评论也就到此为止吧,在说多了又会听到很多“阿拉,阿拉”之类的反驳了!

从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城驶出后不久我们就进入了江苏境内。说到江苏正如在上文中我提及的众多介绍一样,很多人都有很多的认识。但是如果把上海、江苏这两个地点放到一起,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周庄。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典型比较,一个是灯红酒绿处处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国际化大都市,另一个是一座几千年来被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美景所温柔环抱的水城。同样是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知名的风景,却不同着流淌着两种气息的血液。

周庄镇旧名贞丰里。据史书记载,北宋元佑年间(公元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庄田200亩(13公顷多)捐赠给全福寺作为庙产,百姓感其恩德,将这片田地命名为“周庄”。

来到周庄时已经是中午10:30分,赶了一早上的路首要解决的当然是温饱问题。下车后我们马上寻找当地的美食。比较了很多我们终于在一家不算大的店面里落了脚,只因为它的招牌打起了周庄万三面的旗号。 这种面口味略甜,里面有几片不知道用什么秘方宴过的肉。个人口味评价5颗星 来这里吃东西一定不要吝惜你的荷包,万三面是我强烈推荐的!嗬嗬

周庄,是以水文明的。之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周庄的百姓也没有因为近几年来的旅游大红大紫而忘记了自己的本业。

周庄的大门(因为笔记本调光不太准确,可能这个亮度很多都看不清上面的字,凑合着看吧!`哈哈)

巧遇“伴玩”`其中有个哥们很不专业,居然连脸谱都没化,还东张西望的!

说到周庄的美,其实在于她的静。她的静让人心情愉悦,她的静让人心旷神怡。从不同的时间来看不同的周庄,总能透漏出一种不同的味道!` 来张留影`

如果作为游客的你有充足的时间,一定要感受坐在船上有周庄快乐。静静的流淌在被喧哗包围的静倪里!

到了周庄除了拍摄风景,感受这里的自然资源外有个地方是你不得不去了解的,这就是沈万三!

沈万三,名富;字件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所以又称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元末明初人。 元朝中叶,沈方三的父亲沈*由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南浔沈家漾迁徒至周东*(土宅),后又迁至银子浜。沈万三在致富后把苏州作为重要的经商地,他曾支持过平江(苏州)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张士诚也曾为沈万三树碑立传。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万三助筑都城三分之一,朱元璋封了他两个儿子的官;在南京还建造了"廊庑"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有了舒适的住宅;但不久;沈万三被朱元璋发配充军,在云南度过了他的余生。

沈万三在周庄、苏州、南京、云南都留下了足迹。沈万三始终把周庄作为他立业之地;"万三住宅在蔫西北半里许,即东庄地及银子浜、仓库、园亭与住宅互相联络"(《周年镇志》卷二),"万三家在周庄,破屋犹存"(明·杨循吉〈苏谈》)。尽管他受到张士诚、朱元漳的封赏,但他不愿离开这块宝地。"元,王行字止仲,吴县人,沈万三延为西宾,每一文成,沈酬金一镒"(《周庄镇志》卷六·杂记),可见,他连自己的子孙都要留在这块富裕之地,不惜重金加以培养,使沈家久盛不衰。

关于沈万三发财致富的原因。大致有"垦殖说","分财说"和"通番说"三种。

一、垦殖说。许多史料上都有记载,但真正完善地提出这一说法的是昆山文管会陈兆弘在"明代经济史学术讨论会"上发表自的《明初巨富沈万三的致富与衰落〉一文。文中重点提出,沈方三从"躬稼起家"继而"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以至"资巨方万,田产遍于天下。"沈万三依靠垦殖发富,乃至成为豪富,号称江南第一。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c421d010007x0.html24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