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周庄

[游记]周庄

2008-05-22    sina.com.cn

看了网友最近从周庄拍回的照片,熟悉的场景啊,春天来了,烟花三月下江南,什么时候我能再去看看呢?

距离上次周庄之行已经很久了,可还是会经常想起那里的每一座桥,每一片水。也许,因为我有很深的水乡情结吧。没办法,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对南方娟秀的水乡喜欢的不得了。在我用拙略的词语记录下我的周庄时,仿佛我又一次回到了梦里水乡。

2005年元旦,我利用到上海出差之便,和几个同事一起开车去了周庄。我们的车子驶向周庄时,看到沿途有很多依水而建的二层小别墅,快到上海、江苏分界时,我看到了一片望不到边的旷阔水域:淀山湖,而周庄就坐落在淀山湖畔。淀山湖一眼望不到边,湖水非常清澈,这使得我这个只见过北戴河的北方人兴奋不已,同行的两个上海人一路上都在笑我少见多怪。

我们的车子一进入周庄停车场,拉客的大叔、大婶们就围了过来。谢绝了他们后,我们买了一百元的通票,我还买了一张周庄地图,准备留做纪念。走过了著名的周庄大桥后,一座书写着“周庄”大字的牌坊进入眼帘,古镇区到了。仔细一看,这“周庄”两个字还是江泽民同志题写的呢,赶快拍照留念。

在我们身后有一个大婶从停车场就一直跟着我们,碎碎念的要我们到她家吃饭。看看表已经十一点左右了,因为没吃早饭,同时也被这个大婶执著的精神所感动,毕竟人家跟着我们走了半天,我们决定到她家先吃午饭。大婶领着我们穿过商业区来到古镇长廊上,周庄的检票处就在长廊的中部。大婶家的饭店和其它饭店一样都是自家的老宅改造的,她领我们到二楼包间,走在只能一人上下的楼梯上,脚下的木楼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古镇的味道。

这个小包间应该是卧室改造的,墙上贴着仿造的解放前的美女广告图片。大婶给我们推荐了周庄的特产:万三酥蹄、白丝鱼煎蛋、阿婆菜、麻婆豆腐。上菜很快,白丝鱼煎蛋很普通,小丝鱼很嫩,好像通身没有骨头,不过对于我这个天天离不开鸡蛋的人来说,只要有鸡蛋就好吃。万三蹄上来了,体积好可观啊,红彤彤占了整整一个大号海碗。万三蹄其实就是红烧猪肘子,我平时不吃这些东西。但是看大婶用一根筷子轻轻一划,整个肘子就被剥开了,酥烂无骨。我夹了一块瘦肉放进口中,咸中带点甜味,好吃!大家说肥肉更好吃,不过我可吃不下肥肉,瘦肉倒吃了不少。麻婆豆腐上来了,大婶说豆腐是用当地的河水点的,一尝之下太嫩了,入口即化。阿婆菜是当地特产的蔬菜,请脆爽口,味道不错。这一顿饭大家吃的都很饱,大家喝茶时我推开包间的窗子,窗子外面有一个美人靠,河水从窗下流过。河面上有几只小船从远处划过来,船上坐着三三两两的游客,摇船的驾娘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唱着悠扬委婉的歌,小船随着歌声有节奏的摇动着。我靠在窗边听着歌声,暖暖的阳光照在我身上,我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恍惚间,感觉我就住在这里,而这个房间就是我的绣房。这样悠闲的生活不正是我们这些城里人日日盼望的吗?如果您有时间,我建议您在镇上住上几天,在雨中撑着油纸伞,走在石板小路上,感受一下古朴、幽静的水乡生活。

走过检票口,我们正式进入了古镇游览区。随着旅美画家陈逸飞先生那幅著名的油画“双桥”成为联合国的首日封,这个偏僻的江南小镇已经名言四海,海内外的游客纷纷慕名前来,这个小镇已经被过度开发变成了商业游览区。我们没有随着人流和各个旅游团走,而是走一些游人少的路线,因此门票包括的很多地方以及沈万三水底墓都没有去。平时我就对考古、古墓感兴趣,因此万三水冢没有去成,是我第一大遗憾。

春秋战国时期,周庄境内为吴王少子摇得封地,称为摇城。北宋元佑年(1086)周迪功郎将自己的住宅变成全福寺,日后依寺成镇,始称周庄。元代中期,通过江南巨富沈万三,周庄发展为苏州第一巨镇。现在周庄到处都有沈万三的痕迹,他就像周庄的灵魂一样,无处不在,周庄人茶余饭后会精精乐道的给你讲沈万三的各种传说。

这个有900年历史的古镇,素有“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的说法,所以周庄最多的就是“桥”。来这里你可以体验到“刚下了桥,又上桥”。

我们的第一站是“双桥”。这两座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石桥:世德桥和永安桥,因一横一竖相连呈90度分别横跨两条河上,桥洞一方一圆像钥匙,被称为“钥匙桥”,还要一个最著名的名称“双桥”。实际上,走在双桥上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觉得它就是一座普通的桥,而且因为有太多的游人在这里照相,所以我都没有给它拍下照片。也许因为这里不是我的故乡,我没有大师那种对双桥的眷恋之情,没有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所以我感觉不到双桥特殊的魅力,这也是我这个普通人与大师的距离吧。

过了双桥向南,我们来到“张厅”。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弟徐逵的后代在明正统年间建了这座宅院,清代初期转让给姓张的人士,所以后来就成为“张厅”。张厅前后六进,房屋有70余间,占地1800多平方米,一条小河穿屋而过,构成了“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的特色。

我发现一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张厅的大门、轿厅、茶厅、正厅、大堂楼、琴棋室,前后六进在一条直线上。而在这六进房屋的旁边,有一条小夹道从前到后贯通,这条夹道墙壁雪白,没有任何装饰,也没有窗子,只是在每一进的屋子旁有一个小门可以进入。夹道的宽度可以让两个成年人并排通过,这是做什么用的啊?我跟在一个旅游团的后面听导游讲解,原来这是下人走的通道,下人从这条通道端茶倒水,伺候主人。下人是不能同主人走一个门的,嗨,旧社会人与人的不平等体现的淋漓尽致。可惜人太多,我没有拍照,第二个遗憾!

张厅的后花园极为考究,据说假山的石头都是南湖中采来的。花园中一条小船贴屋穿过,河中间有一方小水池可以供船只调头,河边还停着一条小船。

出了张厅走几步就到了“沈厅”,这是沈万三的后人在清代乾隆七年建造的,从水墙厅到后厅屋七进五门楼,房屋百余间,占地2000多平方米,相互连接形成庞大的走马楼,值得一看得正厅“松茂厅”。因为沈万三是江南第一巨富,所以沈厅的建造比张厅有过之而无不及,整个沈厅建筑的美轮美奂,庭院深广。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04c10501008sjo.html28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