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水乡周庄

[游记]水乡周庄

2008-05-22    sina.com.cn

如果不是有人提醒我们请一个导游的话,那我们的周庄之行简直就是走马观花,看到的只是一个有特色的水边村庄。这样水边的村庄在江南有很多,但经过导游的介绍,才知道周庄与众不同。我们是中午时分来到周庄的。尝过了周庄有名的“万三蹄”之后,便随人从一条狭窄的小巷进入了游览区。很快,就到了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主干道。说是主干道,实际上仍是小巷,巷宽也不过两三米,但却是繁华的中心。两旁是鳞次栉比的老房子,江南的建筑风格分外鲜明,黛瓦、粉墙。如今成为了商家的店面。有所不同的是,多了一种明清的雅致韵律。江南多古镇。在岁月的变迁中,古镇的命运是大不相同的。有的被完整地保留,有的被完全地拆除。但周庄却藏龙卧虎,尤其在元末明初时,出了一个大商贾沈万三。这便成为了后人引以为豪的所在,不断地炫耀、不断地招摇,名声鹊起,就连平常的猪蹄也有了独特的典故,也自然多了独特的味道。小巷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我们也随众来回走着,出了绣坊,进了绸庄,两旁还有铁铺、药店、茶楼、饭庄……无论是装修还是服饰还是工具,都弥漫着浓浓的仿古气息,让很多人身不由己地走进了时光隧道。 以小桥、流水、古屋、幽巷组合起来的神韵与景致,成为周庄的一张风景名片,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个因素。这里号称“江南第一水乡”,最得意的当数水了。这里的水不同于我们家乡那清澈明快、动感强烈的溪水,碧绿而文静,深邃而收敛,像是一个有教养的女子,含情脉脉、娇柔羞涩……于是,我们租了条船,沿水道来看周庄。艳阳高照、清风徐徐,依呀的摇橹声仿佛在唱着古老的歌谣。摇船的是一个中年船娘,蓝底白花的衣裳充满着江南情调,和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她回答着我们的提问,也唱起了吴歌,听那柔软缠绵的小调如心里也在摇橹,一荡一荡的。两岸柳条轻拂水面,一座座古朴典雅的水乡民居依次而过,民居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一级地伸到水面,时不时可以看见几位女子水边浣洗。这里的桥多。民居依河而筑,街市依水而成,四条小河呈“井”字型,把周庄包融于轻柔妩媚的碧水之间,十四座元、明、清时代建筑的青石板桥横架河面,点缀出更古朴、更雅致的周庄。最有名的是世德桥及永安桥,它们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周庄古桥的代表。两桥联袂而筑,形似古代的钥匙,也称为钥匙桥或双桥。著名旅美画家陈逸飞先生的经典之作《故乡的回忆》,便取材于此。几缕垂挂的野蔓点缀桥身,更显沧桑。船摇曳着从桥下而过,我们尽情享受这碧水柔出的每一处景致,沉醉中,依稀听见了那首再熟悉不过的童谣: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张艺谋导演的同名电影,就选择了周庄作为外景地。 陆路走了,水道也走了,我们觉得该结束这周庄之行。在有名的怪楼旁的特产商店前,有人问我们:你们去过张厅和沈厅了吗?那人还进一步说:没有去过这两个地方,等于没到过周庄。我们我们面面相觑,赶紧亡羊补牢。认为人家提出请一个导游的建议是对的。有了导游,我们不再盲目。那小姑娘年龄不大,但非常敬业,边走边向我们介绍着周庄的历史。周庄原名为贞丰里,据史书记载,北宋元佑年间(公元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自家的庄田二百亩捐赠给全福寺作为庙产,百姓感其恩德,将这片田地命名为“周庄”。虽历经了九百多年的岁月,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水乡的建筑风貌。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均为明清建筑,仅有0.47平方公里的古镇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六十多个砖雕门楼。周庄的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沈厅和张厅。我们先去的是张厅,它位于我们已经走了两个来回的主干道。小巷两旁,一为码头一为宅门。导游告诉我们:张厅原名“怡顺堂”,由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弟徐逵后裔于明正统年间所建,清初卖给张姓人家,改为“玉燕堂”,俗称张厅。这是一座典型的明代建筑,进门两侧为厢房楼,楼下是落地长窗,古朴典雅,独具神韵。张厅的大厅宽敞明亮,粗大的庭柱下是罕见的柱脚——木鼓墩。旁边有一条长约20余米的备弄,至今仍保存着被灯火熏黑的壁龛,是江南大户人家特有的厅堂之外的走廊。穿过了几重门,看了卧房、厨房等之后,便来到后花园,小巧玲珑、一应俱全。尤其是在备弄底闪出一条细长的小河,驳岸围拥,花木扶疏。小河还有个雅名,叫“箸泾”,直通外河,船停泊于河中,便于家人秘密出行。不声张、不 招摇,很低调的处事态度。不过,我是第一次见到这厅中有河的建筑,印证了船娘说的“轿从前门进,船自家中过”的风格。离张厅不远的则是周庄最大的民居建筑——沈厅,它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所建。七进五门楼,庭院深深,迴廊曲折。大小100多间房屋,占地2000多平方米。沈厅有三部分组成。前部是水墙门和河埠,专门供家人停靠船只、洗涤衣物之用,为江南水乡的特有建筑;中部是墙门楼、茶厅、正厅,是接送宾客、办理婚丧大事和议事的地方;后部是大堂楼、小堂楼和后厅屋,为生活起居之处。整个厅堂是典型的“前厅后堂”建筑格局。前后楼屋之间均由过街楼和过道阁连接,形成一个环通的走马楼,为同类建筑物所罕见。 专门看了这两座分别为官宦和商贾所盖的房子,也看出其中的同异。比如门槛,张家的门槛高而沈家的门槛低,反映着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比如后花园,张家有而沈家没有,体味着不同身份的闲逸心态。但我觉得如今的周庄让人感受的不仅仅是古老的建筑、纯朴的民风,更多的是一种现代的经营意识,这是不是沈万三留下的精明呢。导游告诉我,周庄在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经营乡村旅游,两年间才艰难地卖出了九张门票。但周庄人却坚持不懈,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才有了今天门庭若市的知名度。如今每天的客流量都达上万,门票、购物、食宿等消费,一年下来,以亿为数。周庄还有个名人效应,曾经热播的电视剧《聚宝盆》就是写周庄的沈万三。他算得上那个时代既精于田产管理,又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0bb3070100069d.html24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