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周庄没有明天

[游记]周庄没有明天

2008-05-22    163.com

十二月中旬,陪同朋友造访了著名的“江南第一水乡”--周庄。周庄地处江苏昆山市的南部,与上海市域隔湖相往,距离上海市中心约八十多公里,而从我工作的地方前往则更近,尤其一个客户就在离周庄十公里的地方,只要想去,抬脚就到了。
在这以前,尽管有多次游览的机会,但我都偏偏放弃了周庄,只因为了解了太多关于周庄已经过度商业化的评说,实在不想眼见为实,破坏自己心里曾有的憧憬。“江南第一水乡”这个说法据说是出自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多年前他到周庄写生时发现了比较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风光才有此由衷之叹。但我相信彼时的周庄已经不是现时的周庄了。周庄近年来名声大震不是因为画家的一句话,而是借助了上海同济大学几位专家的精心规划再重新“包装”而成。周庄的成功,与其说是改造、包装的成功,还不如说是概念的成功,那就是精心营造“梦里水乡”的概念深深吸引了无数都市人的好奇心。
一到周庄,它的外围都是各种商铺包围着,但显然不是旺季,人流不算多。从汽车站到镇上还有两公里的路程,允许进镇的唯一交通工具是人力三轮车。有人评价说这是周庄的高明之处:既不使镇上过于拥挤嘈杂,又给当地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踩三轮车的师傅告诉我,一共有六百辆三轮车,大家轮流营运,也就是每部车踩一天歇一天。问到生意好坏的问题,他笑:旺季是生意找他,游客太多,有时甚至会“抢”车。淡季则是他找生意,比如现在。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商定雇车游周庄三个小时,由车夫兼着导游以节省时间,游完后他再送我们到车站,报酬为五十元。
周庄得以幸存,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以前这个地方三面环水(淀山湖),交通十分不便,“文革”基本没有波及到这里,因而保存了几百年的古镇幸运地躲过了“破四旧”的劫难。由于这一带河网密布,因此当地人喜欢傍河而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乡小镇。我们在街道上倘佯,河里是来往不断的木船,船娘摇着橹,游客是一脸的兴奋。恋恋不舍的看完小桥流水,朋友说真想日后在这里养老,我说其实这里只适合赚钱。周庄的声名日隆还因了一个著名的宅子:沈厅,它是明代著名的富商沈万山的家园。沈万山是江南一带著名的商人,一度“富可敌国”,后来引起了朱元璋的警惕,找个借口把他给杀了。从这点来说,沈的功力比不上那个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由于行程匆忙,之前我没有先了解一下沈万山的历史,不过胡乱转悠之际却看到了一处正在建设的景点,工人介绍说是沈万山的“水冢”。一条叫藏钱浜的小河港一隅据说就是沈的安葬处,现在水面微微露出一点石头做的小亭尖顶,但显然不是古物。岸边则有一个刚建成不久的牌坊和纪念亭、香案。一副长长的楹联我当时未能抄下,大意是关于钱的,连石柱围栏上都刻着元宝的图案,暗扣了沈是个“富翁”的主题。这颇令我疑惑,因为采取水葬的习俗在这一带并不存在。离周庄不远有一个叫“锦溪”的古镇,它不如周庄名气大,但却有“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的称谓,可见那里的文化底蕴之深。那儿有一个叫“香妃冢”的景点,倒是经得起考证,历史上是有这么一个“香妃”死后奉皇帝的旨意葬在水底,岸边建有的庙现在也恢复,我在那里见过了一株早已枯死的大树,已有千年历史,可谓不折不扣的文物。我感觉沈氏的“水冢”多半可能是人为的臆造了。
兜了一圈下来后感觉整个镇上的景点显得单薄了些,一方面景点数量确实不多,沈厅是一幢老宅,典型的江浙风格,再揉合一些苏州园林的元素。只是再好的土木建筑也罕有能从明代保存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所以我提醒朋友不要带着猎奇的心思来看待,因为这样的“建筑古董”是不大可能再存续的,能将那些古韵体会一二也就够了。此外整个周庄的文化底蕴不如临近的锦溪镇,那里不少平头百姓偏偏喜欢收藏古物,尽管镇子的布局不如周庄那么吸引人,但游人并不少,商业氛围也相对不那么浓厚。走在周庄,人造的古塔非常显眼,以致我认为它可能是这个地方的地标了。这个仿古塔和它旁边的度假村居于镇中心地带,属于一个上海新兴的民营企业。2004年我先后到过苏州的几个古镇,发现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正不动声色的向着那些景区渗透,这样的度假村凭借地利获得可观的效益,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垄断了那些宝贵的风景资源。上海的苏州河边现在是房地产商们最为看好的区域,很多高档住宅傍河而建,河景成了一个很好的卖点。但是现在政府要求开发商不能隔断河边的通道,因为河景属于全体市民而不是少数住豪宅的富人,普通市民有权自由行走在苏州河边。而在周庄,除了风景之外,也涌现了大量的商业建筑,只可惜那些店面绝大多数都是关着门,房产开发似乎有些滥了。一个名为“新周庄”的地方,全是仿古建筑,专为购物设计,可惜营业的店面屈指可数,游人更是寥寥,空荡无比。就我看来,游客远道而来图的是休闲而不是疯狂购物,他的消费是比较有限的,何况周庄也没有多少可购之物,毕竟现在物质丰富,有钱不愁买不到东西。这里的特产是“万山蹄膀”,相传是沈万山“发明”的,看起来显得油腻无比,还带着甜味,不是每个游客都有兴趣一尝。
短暂的游历后我心中曾有的好感荡然无存,那个神往中的江南水乡也许不可能再寻觅到了。画家陈逸飞曾以周庄的“双桥”画过一幅同名的油画,画里的意境在周庄无处可寻。由于职业习惯,我向来注意经济动态。曾从媒体上获悉周庄正在计划上市发行股票,现在看来可能是真的。周庄的门票价格已经从六十元涨到了一百元,显然很急于提高利润,为了吸引游客,人造几个“水冢”之类的景观也就不足为奇了。去年国家宏观调控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周庄曾公布了一个宏大的计划,那就是圈地二千亩,打造一个名叫“上下五千年”的主题公园。我曾给孩子买过一套叫《上下五千年》的书籍,那么浩瀚的历史人物、事件要在周庄一个二千亩的地域里展现出来,不是没有可能,建成功了会功德无量,但难度显然被低估了。在上海前往周庄的一处公路边,至今耸立着一块巨大的关于周庄建造这个主题公园的广告牌,画面已有些剥落,如今这个项目显然未能躲过“宏观调控”,事实上已经下马了。国内搞主题公园的地方很多,但只有深圳的“世界之窗”可谈得上是成功的。从这前后发生的一切可以清楚的看出,景区开发只是一个上市牟利的借口而已,目标始终是盯着游客的口袋,即所谓发展经济,这样的模式不见得能维持太长时间,因为它没有象丽江、黄山、桂林那样持久的生命力、吸引力。也难怪大多数游过周庄的人会感觉它的商业开发已经显得过度,那种弥漫在整个景区的商业氛围与游客心怀的美好梦想是格格不入的,这也许是个无奈的局面吧。
坐车离开周庄时我们内心没有喜悦和留恋,至今回想起来也乏善可陈,所以没有想写什么游记,在我看来,周庄没有明天,它已经透支了未来。

转自:http://blog.163.com/malongqing123%40126/blog/static/2223994920070199282366033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