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触摸周庄 |
[游记]触摸周庄 |
2008-06-27 sina.com.cn |
匆忙走在河边,羡慕那些时间充足的游客座在船上悠哉悠哉,船夫摇动着橹,船漂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品尝古镇风光,听船娘吴歌小唱,穿桥过洞,几多潇洒,几多的风流。只可惜我这次不可能有坐船游览的时间,无法感受周庄的另一种韵味。只有在岸上以南来北往游客抢景拍照的命了。抢景拍照,说来简单。实为不易,由于游人之多,就得讲个快字,好在我还算得上抢新闻的“行家里手”,在这些儿科式的只作纪念拍摄中,显得得心应手,一展“才华”了。 导游说,古风犹存的周庄民居,最有代表性的要数沈厅,张厅,全福讲寺,迷楼。我们先看张厅。进门两侧是厢房楼。楼下楼上设蠡壳长短窗,显得古朴典雅。主厅为玉燕堂。轩敞明亮,古雅朴实,粗大的厅柱,挺立在罕见的楠木鼓墩上,坚固如石。厅旁箬泾河穿屋而过。小船可以在河中串行,驳岸拥围,缆石各异,扁舟临岸,一派“轿自前门进,船从家中过”的情景。仿佛我看到了当年沈家那一派生机勃勃的情景。走进后厅,临河设一排敞窗,窗前设吴王靠。透过窗户可赏后花园中假山树木,后花园南北两侧均有闲静小院,北侧临池水榭,可观池水中轻舟荡漾,其味无穷。导游说,张厅为明代建筑,格局特别,前后七进,房屋70余间,占地1800多平方米,保存如此完好,已属罕见,难怪列为国保。 别了张厅,来到沈厅。由江南第一富沈万三后裔沈本仁建于清乾隆七年的沈厅,比起张厅规模就要大得多。七进五门楼,大小100多间房屋,分布在100米长的中轴线两侧,占地2000多平方米。沈厅,由三部分组成。前部是水墙门、河埠,供家人停靠船只、洗涤衣物之用;中部是墙门楼、茶厅、正厅,为接送宾客,办理婚丧大事及议事之处;后部是大堂楼、小堂楼、后厅屋,为生活起居之所。整个厅堂是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前后屋之间均由过街楼和过道阁所连接。形成庞大的走马楼。正厅堂是“松茂堂”,占地170平方米。朝正堂的砖雕门楼,是五个门楼中最雄伟的一个,高达6米,正中有匾额“积厚流光”,四周为“红梅迎春”浮雕,所雕人物、走兽及亭台楼阁、戏文故事等,栩栩如生,非常传神,可与苏州狮子园中的砖雕门楼媲美。我们在沈厅上楼下楼,前前后前,转来转去,就不见当年的达官贵人,就不见丫鬟小姐。达官贵人何处去了,丫环小姐又何处去了?只留下冰凉的家私,没有主人的空屋。屋离开了人是没有生气的,当年的沈家,有万罐家财,可到头来还不是人去屋空。不过,沈家留下的这些房屋家私,也算是为周庄人造了福,你能说不是么?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325fc010006db.html29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