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周庄之行 |
[游记]周庄之行 |
2008-03-17 blogcn.com |
今天,我们一大早就起床了,稍微收拾了一下,就赶往上体的旅游集散中心。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洋山深水港。因为是周末,外出旅游的人特别多,各个窗口排满了人。费尽周折才到达买票窗口,然而被告知去洋山的票已售完。四个人简单商量后,决定改去久负盛名的江南水乡――周庄。 九点我们登上了去周庄的旅游专车,坐在我后面的一个是加拿大籍华人,还有一个是法籍华人,她们是两姐妹,看上去都快六十岁了。也许是很久没有回国了,她们显得特别兴奋。由于之前她们和我交换了一个座位,让她俩坐在了一起,车还没有开动,她们就找我谈话了。“你是个好人,很善良,你不是上海人吧?”没想到她用蹩脚的国语来了这样一句开场白,我很惊诧。“我就知道你不是上海人,上海的男人一点都不好,对人一点都不客气。”接着,她们告诉我在上海这些天遇到的种种事情,言语中都透露出对上海人的极大不满,特别是对上海男人。 我一边吃力的听着(她们的国语实在是太蹩脚了),一边在想,上海的男人也许真的该反省反省了,短短的几天时间,怎么会给别人留下这样差的印象。 十点多钟,我们到达了周庄,一下车,这两位老太太就被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吸引住了,就开始疯狂购物,我们只得暂时告别,约好返程时见。 也许是前不久去了乌镇,或者是这个原本安静的江南小镇商业化气息太浓,我的心一直没有兴奋起来。我记得,当我第一次看到周庄的宣传片时,我的心为之一振―――清清的河水,古朴的石桥,若隐若现的薄雾里,一艘吱吱呀呀的小木船慢慢地朝你摇过来,摇橹的姑娘明眸净齿,一绺阳光透过白雾,照在姑娘美若天仙的脸上,然后姑娘朝你嫣然一笑―――你还能不去吗?而今天,我们真正看到的是什么呢?家家户户卖猪蹄,大大小小摆小摊,就连几个聊天的老太太,也是商家安排好的托,眼睛滴溜溜的转着,吸引游客去喝阿婆茶。水不是那水,桥不是那桥,船不是那船,人就更不是那人了。 下午两点多,我们准备离开周庄小镇,突然,一段悠扬的琴声吸引了我,我们来到了一家茶馆的前面,茶馆外面站了一些的人,都是看新鲜的,里面,一个顾客都没有。好不容易发现了一点感兴趣的东西,我们三个毫不犹豫的走进了茶馆,选了一个临水的座位坐下,要了三杯龙井,开始欣赏原汁原味的苏州评弹。 整个的唱台布置的很古朴,红木屏风上镶嵌着几幅若隐若现的苏绣荷花图,亭亭玉立的红荷像是出水芙蓉般的红粉佳人。女演员身材和这雅致的唱台有点不相配,身材臃肿,穿着艳丽但却廉价的旗袍,怀抱着琵琶,手指却很灵巧地弹拨着琴弦,一口的吴侬软语,倒也轻柔缥缈。男演员年纪较大,廋的有点令人担心,觉得只要有一阵风吹来,他就会倒下。他使劲拨弄着三弦,和着女演员沁人心脾的《太湖美》。看着我们惬意的神情,外面的观望者都纷纷走进了茶馆,随着听众的增多,两位演员越发卖劲,紧接着给我们弹了一曲《苏州好风光》和《彝族舞曲》。弹者推心,听者移情,此时此刻,一种恬静愉悦、超然物外的感觉油然而生,疲惫的身心得到了彻底的放松,对周庄的种种不满顷刻间烟消云散。对我来说,周庄的古老、沉静、温柔和优雅,这时才得以真正的体现。记得曾经傻乎乎的问过班上的一个苏州女孩,“苏州女孩是不是都像你这样温柔?”她笑了,没有回答我。今天,我才知道这个问题有多笨了。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就到了返程的时候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茶馆,登上了返程的专车,两位外籍的老太太在车上兴奋地摆弄着她们的战利品――几袋子工艺品。我问她们是否听过苏州评弹,她们连连摇头,也许,她们是来进货的外籍小摊贩吧。
|
转自:http://xttxg.blogcn.com/diary,2866229.shtml2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