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周庄之行

[游记]周庄之行

2007-07-24    sina.com.cn

2006.4.15.星期六
此次周庄之行是我坚持要去的。我要为自己几年前曾经的许诺还愿。
昨天下午抵达苏州,恰巧冷空气南下。苏州的气温与济南临行前遭遇冷空气时的温度相差不多。天阴霾,冷风飕飕。看身边匆匆过往的行人,竟然也身穿羽绒服,这一刻,真没有感觉出南北之间的差异。

我对迎接的亲人及朋友调侃说:“偶把济南的冷空气一路捎带给你们了。”

迅速定下去周庄的事宜后,先去祭祀外公和看望外婆。
晚上休息不好,满脑子都是白天的事情。夜深了,我提示自己要尽快入睡,天亮后,要赶一天路,人不会清闲。但是,此时此刻的心情却难以平静。那些记忆中的人和事,一幕幕,一件件,时隐时现;或清晰,或模糊,不知过了多久,渐渐地远去。
清晨醒来时,发现时间尚早,人已无法入睡。只好静静地躺在床上,想到即将成行的周庄,想起几年前朋友的那篇《烟雨周庄》。
早些时候我对周庄的印象很浅,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是闻名而已。包括陈逸飞先生生前所画的名为《故乡的回忆》中的双桥,也是看报道才略有所闻。真正想去周庄的动机,还是当年看过朋友写给我的那篇《烟雨周庄》之后,大概时间是在01年的夏季吧。
“蒙蒙细雨象轻纱般笼罩着水乡古镇,路边的菜蔬贪婪的吮吸着潇潇春雨,呈现出盎然生机,一股清新迷人的气息扑面而来。走过贞丰牌坊,一块汉白玉照映入眼帘,其身后就是我魂牵梦萦的水乡美景,他把900年的古镇和我们身处的都市隔成两个世界,面壁左行,驳岸、拱桥水巷尽收眼底。脚下,一条整齐而狭长的石板街面蜿蜒曲折,石板缝隙中,一片片,一块块碧绿的青苔在雨后更显诗意。走在静谧的街巷中,尽情沐浴着清新的春雨,欣赏着明清建筑,似乎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恍惚于世外桃源。”这是当年朋友用笔下描绘给我的周庄。
我被朋友笔下雨中周庄的景色所感动,也被周庄宛如一幅美轮美奂的江南水乡之画所感染。900年的古镇,雨中的周庄在朋友的笔下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未曾谋面却早已被文中描述的景色深深吸引。从那一刻起,我就有了去周庄的愿望。我曾经许诺在方便的时候,一定去周庄亲眼目睹她的风貌。今天终于成行。
从苏州市区驱车赶往周庄只需一小时,新建成的直达周庄的公路非常方便快捷。公路两边的绿化正在完善中。到达周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周庄桥。过桥进庄,桥是周庄唯一通向外界的途径。可以想象,周庄在历年战火纷飞中之所以得到完整保存,要归功于周庄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
周庄好似水中之岛,外围的湖水形成天然屏障。周庄通达外界的途径如果没有桥就要完全靠船摆渡。
周庄桥很别致,钢架结构,江南水乡特有的青黑色瓦与白墙,体现在周庄桥的扶栏和旁壁上。当我进入周庄时,天放晴,阳光灿烂。完全没有当年三毛以及朋友眼中所看到的雨中周庄的情景。曾经的绵绵细雨,飘洒而落。云雾缥缈,意境朦胧,烟雨周庄也只好留在记忆中。
阳光下的周庄,从外围看上去与途中的庄户没有什么区别。不同的只是周庄有城围,相对集中的住户。进庄的路沿着左侧的青石板一直向前延伸。日积月累,青石板的路面已经被长年前往参观的人们踩踏得发亮。右侧就是周庄代表性的建筑,古老的长廊以及长廊上悬挂的那些看似眼熟的红灯笼。这之间是湖水。
虽然是第一次走进周庄,却一点不感陌生。因为长廊、红灯笼早已是周庄的门面,周庄的牌照,在如今媒体大力宣传下,深入人心。
我停留在陈逸飞先生曾经画下的双桥旁。仔细看来,双桥呈现一横一竖,一拱一长,彼此相连。比想象中要小很多。在周庄,每一座桥都成一景。当年陈逸飞先生画笔下的双桥,恐怕不能视为单纯的桥而已,画家笔下的双桥承载古镇近千年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双桥表露和寄托了画家的思乡之情与赞美家乡之意。
如今,古镇与水相依生息的人们,已经不能再饮用祖辈们曾经赖以生存饮用的门前流水。湖水已经严重污染,呈现浓浓的绿色。小桥流水人家,也已经完全被大量涌入的人们淹没在人海之中。让人感到可惜。

如今的周庄完全商业化了。就连古镇特有的过堂屋,也因全部摆满各种样式琳琅满目的商品,丝毫察觉不到她的别致,感受不到过堂屋曾经记载的那一段悠久的历史。也看不出当地政府对遗留风俗的保护,以及要展示给后人的必要!
整个左侧的浏览路线,全部是在店铺中穿堂而过。如果不知道周庄的历史,如果没有事先大概知晓一些周庄的概况,周庄之行就必须请一个导游,他可以让你或多或少了解一些被人们忽视了的周庄曾经的历史;兴许在你以后,或者若干年后,人们很难再看到了。
我终于走进曾经向往的周庄,终于看到被大师、作家们、朋友描绘的如诗如画,让人魂牵梦萦的美丽的江南水乡---周庄。此次游览,也让我感到一些遗憾,周庄正在失去她原有的风貌。失去她真正的价值。
尽管有遗憾,还是不虚此行,毕竟了结多年的心愿。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5901630100056g20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