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周庄游记

[游记]周庄游记

2007-07-16    live.com

周庄游记

周庄一日游

和大多数人一样,对于周庄的商业化气息越来越浓的传闻已经众所周知,可是我依然在父亲的强烈推荐之下带着妈妈来了。一路上导游在绘声绘色的讲解着周庄这个号称江南水乡第一镇的历史和特色。

旅游大巴飞快的在上海的高架上奔跑着,两旁的高楼大厦渐渐远去在身后。凭心而论,上海的现代化建筑是很漂亮的,你在这里基本上找不到一个重样的高楼,每一栋都有着它自己的风格,高楼林立耸入云霄,有着堪比繁华的东京甚至美国的气派,让每一个异乡人都倾慕不已。但是这里的生活节奏很快,工作也很繁忙,每天抬眼所见的就是摩肩接踪的高楼,低头呼吸的是汽车尾气,耳旁环绕的是噪音喇叭声,于是待久了之后不禁会想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清新空气,远眺一下家乡的青山绿水,听一听鸟语,闻一闻花香。

也可以说周庄正是起到了这个作用,因为它对于在繁华的大都市里渴求精神安宁的人们来说近在咫尺。虽然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已经遍及全国各地,周庄作为一个有着900多岁高龄的老人也无法阻挡和逃避这前进的步伐,也开始渐渐失去那份久远的古镇的原味和纯朴的风貌,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世俗化,但是作为一个位居在繁华的上海和灵秀的苏州之间的小镇,毋庸置疑,它的独特与精致却依然是别具一格。

周庄的远近闻名是归功于两个人的,一个是商人沈万三,一个是画家陈逸飞。居住周庄的沈万三作为明初中国第一首富,帮助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资修筑南京城墙,后又因得罪圣上而被贬云南;陈逸飞因成功逼真的绘画了周庄的双桥《故乡的记忆》而蜚声海外,也使周庄名声大震,现在虽然陈逸飞先生不在了,可是周庄依旧在,双桥依旧在,物是而人非。

周庄就是围绕在河两边的一些明清民间古居,有点像上海的朱家角,但是却更多了一份水乡韵味。因为它有着古韵的小镇,斑驳的灰墙,古朴的石桥和水边的人家,有着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早晨的周庄是热闹而嘈杂的,一个个导游竖着各自的五颜六色的小旗子拿着大喇叭,号召着一队队游客穿梭在狭窄的街巷之间,而中外闻名的双桥,更是游人照相留恋的胜地,大家争先恐后的上去拍照,而周围的店家则更是在那里放置了拍电影用的聚光灯和光板幕布,收取着10元一张的丰厚利润。给人一种拍摄电影布景的错觉,一种真实的虚幻感,我想这肯定是陈老当初没想到的,他那份故乡的记忆应该是安谧恬静的,有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淳朴感。

周庄最出名的就是沈厅了,院落不大,比不上南京99间半的甘家大院,所以也就没有上次游览甘家大院迷路出不来的尴尬境地。沈厅的布局是传统的江南富宅的格局,分为前后几厅,门上窗扇上都绘有精美的雕饰,只是如今已经不复当年的色彩,让人不禁感叹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对于从小就生活在江南的我们来说倒是没有多少的新鲜感,不过对于导游解说的前后厅的座椅摆设倒是增长点见识和趣闻。原来前厅的房梁高而透气,红木椅子背有精细的雕栏,因为古时候男性是一家之主,是家里女人们的依靠,所以这里是家里的老爷少爷会见客人的地方,所以大气而庄重。后厅的房梁相对就低矮和狭小了许多,这里是家里的夫人和小姐们会见客人女眷的地方,正上座的椅子后背也是有精致的雕刻,唯有两旁的椅子后靠是镂空的,导游说,这是由于家里的小姐还没出嫁,所以还没有男方的依靠,因而椅子是后空的。上座是老夫人做的,她已经有了老爷的依靠所以方有背靠。听后觉得甚是有趣,没曾想古人对这些细节方面很是用心,不过再一回想,古代的男尊女卑可见一斑,不由为身在现今男女平等环境下的我们而深感庆幸。

出的沈厅便是周庄的街道了,街道两旁都是各种民居,虽然已经不再有像沈家那样靠着水运进行发家致富的商贾,但是家家户户都做些小买卖,打开家门也就是打开了店门,饭店、茶楼、旅社、工艺品店、画店等各种店铺,鳞次栉比的紧凑在因水而成的街市上。饭店鱼缸里被叫卖40元一条的河豚鱼的幼崽拥挤在一起,大大的脑袋傻傻的吞吐着水泡,画店里的老板在漫不经心的写诗作画一笔笔勾勒世人眼中周庄的风景。中饭时分进入了导游推荐的餐馆,明知这是旅行社挂钩的合作方,可是碍于导游热情亲切的神情,也只好硬着头皮被宰了,菜单一看果然要贵很多,只好简单的点了两个菜,分量很少,但是味道的确很鲜美,我想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吃农家饭的缘故,因为土生土长的农家菜的那份清香鲜美是化工施肥的蔬菜怎么也培育不出来的。
吃过中饭后闲荡在周庄的街上,大部分别团的游客都急匆匆的赶往下一个景点去了,留下的只有少数的游人和当地的居民,因而一下子感觉安空静了许多,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不由可怜起那些来去匆匆的游客们,脚不停蹄的他们因为无法静下心来慢慢体会,所以与真正的周庄擦肩而过。

避开了人群,慢悠悠的走在街上,你会不时的看见当地人的普通生活,比起刚才所参观的那些雕琢精致保存完好的富家宅第和历史记载的名人逸事,周庄的普通民居和普通居民则更显得真实素朴。但每一处又都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普通而又耐人寻味。老婆婆带着儿媳妇在家门口边聊边悠闲的拨着豆子;年轻人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打着扑克;形单影只的老人拄着拐杖坐在门口的藤椅上。岁月的褶皱布满了苍老的脸上,浑浊的双眼木然的注视着来往的行人,像一尊历史的雕塑,印证着周庄的痕迹。

此时此刻方能体现出周庄是美丽的,而且它的美是流动的。河水是周庄流动的灵魂,它贯穿了整个周庄。河水本身并不是很宽,但沈厅、张厅、澄虚道院、迷楼、叶楚伧故居、怪楼、全福寺等几乎所有景点都分布在这条河的周围,另外还有双桥、富安桥、贞丰桥、太平桥等古色古香各具形态的桥横跨这条河上,两旁垂柳拂水,风送花香,桥下有游船,游客租上一条,就可以由当地人划桨,乘船在这条河上游上一个来回,这些船夫都穿着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服装,边划还边唱着当地的民歌,没有生意的时候就整整齐齐的排列在河岸边,像多米诺骨牌。

快到傍晚了,我们的旅行也接近尾声,没有伤感亦或是不舍,岸边的白墙黑瓦,小桥人家,在退出一定的距离后,就真的成了画家笔下的水粉画,弯弯曲曲的水道,恰到好处的增加了它的观赏性,远远望去像一个清秀的少女,在风中伫立。大巴循循前进转过一间间古镇民居,然后,是来时蜿蜒曲折的小路,来时清澈碧绿的湖谭,再然后渐渐开始驶上通往上海的高架。周庄的脸庞慢慢的,慢慢的,越来越小,像一格一格的电影胶片滑过,最后仿佛转过头一般,再也无法看见它沉淀的眼神。车子奔驰的很快,乡村满目的苍翠瞬间就被隐没在上海高大的楼宇当中。世界,又回到了再正常不过的轨道,生活,依然在继续。

虽然商业化的周庄已经不复往昔的风采,可是瑕不掩瑜它依旧是美丽的,以其特有的建筑特色、风土人情吸引着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尤其是在游人渐少的状态下,仿佛岁月的车轮在这里止住了脚步,使它有一种宁静,静的让你心如止水;有种慵懒,懒得让你再去想尘世的烦恼;有种空灵,空的让你忘记自己的身份,只想在这安静的环境下坐看风起云落。

陈逸飞说过周庄像他脑海中儿时故乡的模样,因而给画作命名为《故乡的记忆》。其实这里并非是他的故乡,然而那些错落有致的房檐,一排排朝街敞开的门窗,和一个个连接在一起的各种拱桥,却又分明成了他记忆中的轮廓。像周庄这样的水乡在江南分布多处,但是周庄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它在现代化的蔓延下仍能小心翼翼的保持着一份古旧岁月的相对静止,还是难能可贵的。所以感悟周庄,你的确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当你看到班驳坚致的古桥,听到古桥边悠扬的二胡声,看到水边静静的倒影,心中真的有份感动,这就是你找到的故乡的回忆了。

其实周庄不仅仅像陈老记忆中的故乡,也像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故乡,那是对一份儿时乡村的美好回忆,门前的小溪流清澈见底,夏夜的萤火虫绕树环飞,碧绿的水稻随风阵阵摇曳,北斗七星在暗夜的天空中闪闪发亮。可惜岁月悄悄流逝,很多东西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小溪已经被化工厂的污水排放的不再清澈,碧绿的田野也被一栋栋别墅所掩埋。一直很怀念童年故乡的美好印象,可是长大后才发现回首不过一场若即若离的回忆。看惯了闪烁的霓虹,听惯了尘世的喧嚣,过惯了单一的流水似的生活,很希望能像儿时一样抬起头来就能看见繁星满天,重温一下温馨美好的故乡情怀。

转自:http://lvshuijingrou.spaces.live.com/blog/cns!c071288f05c7c3f7!447.entry23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