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小桥流水古周庄 |
[游记]小桥流水古周庄 |
2007-07-16 voc.com.cn |
小桥流水古周庄 苏南大地上河港纵横,名城古镇星罗棋布。那名城古镇里,古桥老宅就仿佛玄宗宫里的白头宫女,闲闲地向游客述说往事悠悠。不比北京城富丽的宫殿、皇家的花园,苏南的宅园里住的是隐退的官员,不仕的乡绅,这些宅园不求富丽,但求素美,青瓦白墙之间,竹瘦而苔肥。苏南的宅园,追求的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古代文人的生活理想。对于生活在摩肩接踵大城市里的浮躁居民,“而无车马喧”是怎样的一种奢侈呀,以至于到“人境庐”一游,都是莫大的享受。 古镇周庄漂浮在澄湖、白蚬湖、淀山湖和南湖四水之间,它的明清的房舍、更古的石桥,以及它的茶楼酒肆、物产美食,最近几年忽然似乎一夜之间大红大紫起来。紧临周庄的大上海人近水楼台先得月,联袂而至,寻访这曾经是寻常的田舍郎、蓑笠翁的风雨古镇。 四面环水的周庄,被南北市河、后港河、油水漾河、中市河等四条水巷分割成几个部分,十几座横跨两岸的飞桥,像手臂一样,几个亲兄弟手挽手站在一起。粉墙蠡窗的房屋依水而筑,八条曲折的清石小弄,时而出现在水边,时而隐没于朱楼粉墙之间,细长而整洁。烟雨之中,定会勾起文人墨客无限的遐思。怪不得南社诗人们咸聚此地呢,这清丽的景致确实动人。至今南社诗人雅集的迷楼还在,成为此地一大胜迹。如今,全镇近千座民居中,有一半是明清及民国时期建筑。其中有近百座古宅院,六十余个砖雕门楼,以及部分过街骑楼和水墙等。周庄民居最具价值的,当数沈厅、张厅、迮厅和章厅。 沈厅临近富安古桥,七进五门楼,大小一百多间房屋,占地二千多平方米。沈厅原名敬业堂,清末改为松茂堂,由富于传奇色彩的江南首富沈万三的后裔沈本仁于乾隆七年(1742年)建成。沈厅前后由三部分组成,前部是水墙门、河埠,供家人停靠船只、洗衣淘米之用,为江南特有建筑;中部是墙门楼、茶厅、正厅,为接送宾客,办理婚丧大事及议事之所;后部是大堂楼、小堂楼、后厅屋,为生活起居之处。整个建筑是典型的“前厅后堂”格局。前后楼屋之间,由过街楼和过道阁连接,形成一个大的“走马楼”,为同类建筑所罕见。厅堂内,松茂堂居中,占地一百七十多平方米,厅内梁粗柱大,刻有蟒龙、麒麟、飞鹤、舞凤等吉祥图案。厅中高悬一匾,“松茂堂”三个泥金大字为南通状元、民族工业的创始人张謇所题。朝正厅的砖雕门楼是五个门楼中最宏伟的一个,高达6米,三间五楼,正中匾额刻有“积厚流光”四字,四周额框刻有精致的“红梅迎春”浮雕。其余所镌人物、走兽及亭台楼阁,包括《西厢记》、《状元骑白马》等戏文图案,无不玲珑精致、栩栩如生。 沈厅的前厅内设有酒家。游客依窗临水小坐,品赏河鲜美馔,真是一大享受。“万三蹄”是独具风味的一道菜,它由猪腿精制而成,酥而不烂、肥而不腻,抽出肉中一块刀形小骨,即可剖开整块蹄膀,味道极佳,大快朵颐。 周庄另一处名胜是双桥,又叫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组成。位于镇东北方向。银子浜和南北市河在此十字交汇,石桥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分可为二桥,合又浑然一桥。样子很像古时的钥匙,因此得“钥匙桥”雅号。双桥最能体现古镇神韵,无论晨夕风雨,桥上风情万千,桥下波光鳞鳞,此处最可入画。1984年,留学美国的上海画家陈逸飞以双桥为素材,创作了题为《故乡的回忆》的油画,当年十月,连同他其它37幅作品在哈默画廊展出。同年十一月,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购得《故乡的回忆》一画,作为礼品,送给了邓小平。1985年,这幅油画又被选为世界联合国协会的首日封图案,从5月10日起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及日内瓦、维也纳的联合国机构公开出售。从此,双桥更是蜚声海内外。 周庄是个式微的古镇,是个半老徐娘。遥想它的妙龄之年,该有着怎样动人的姿容呀。一百多年来,中国历经劫难,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现在,我们终于走向富强了,终于可以重整河山了,可以追寻我们时代的理想的生活方式了。看了周庄,不禁让人玄想:古镇破败了,岁月风雨的侵蚀,人为的破坏,使它依稀让人想起它曾有过的清丽。而现在它的屋是杂乱的,水是污浊的。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应该仅仅只有对过去的缅怀呀。我们需要重整河山,让水清山碧,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构筑起自然整洁的新生活。 |
转自:http://blog.voc.com.cn/sp1/zhaoyongqi/101935328382.shtml2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