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姑苏游记:夜色醉人的周庄 |
[游记]姑苏游记:夜色醉人的周庄 |
2007-07-16 chinanews.com.cn |
中新苏州网3月26日消息:题:夜色醉人的周庄 作者:非文 也许是害怕“周庄已不是那个周庄”,不少朋友去之前总爱打探那小镇是否真值得—去。每次我都会回答:值,绝对值,但前提是得在那住—晚。游周庄的—个秘诀就是静字。夜晚的周庄,最能体现这个静字。周庄的人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虽然这几年有了一些改变,但与繁华的大都市相比,此时的景色才是周庄最美的开始! 不再有白天的喧闹,不再有摩肩接踵的拥挤,更不必和天南地北的人在沈厅里哄抢万山蹄,等潮水般的游客退去后,我和同伴们随意找了家私人客栈,没想到老板很好说话,我们毫不费力地就将本已算公道的价格又打了个七折拿下,心中暗喜:周庄的民风还是淳朴啊! (后来发现夜宿周庄的游客的确不多,方觉周庄人也许不是淳朴,而是懂得适时的变通罢了。) 安顿下来后,我们一身轻松地找了家看上去干干净净的木楼,听着鞋踏在地板上的声音忽然觉得很带劲。虽然饭菜还是“老三篇”:万山蹄、盐水虾和白水鱼,但倚着精致的雕花木窗,看着迎风招展的酒幡、不远处的流水和小桥,以及在月色中隐隐绰绰的老房子,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舌尖。加之整个二楼只有我们几个客人,恍惚间会以为是在古时的自家饭厅用膳,恨不得穿上些宽袖长袍的古装才够味。当然,如果身边倒酒的外来妹也打扮成丫头模样在—旁伺候着就更美了。 古朴的晚餐多少帮我们洗去了些白天残存的烦躁和疲惫,披着如水的月光,我们踏在青石条铺成的小路上,路灯似乎多余。除了偶尔有拍夜景的游客匆匆来去的脚步声,就只有那些紧闭的门窗里电视发出来的声音了,而这些声音却衬得周庄更加于静。小巷两旁,还零星有些舍不得关门的铺面慵懒地开着,店家也不怎么招呼客人,我们以极低的价钱买了一些木器,自以为占了便宜,就更来劲了。 像以往旅行一样,怕寂寞的同伴出门总拎着—便携式录放机,随时准备来上曲“夜太黑”之类的供大伙吼上一嗓子,增添些气氛。可这次却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只有让它晃在—旁哑着。悠扬的二胡声从远处的桥头不时地飘过来,这边小巷拐弯处的茶馆更是丝竹切切,隔着窗棂往里瞧,满座的人屏气凝神地听着台上不算年轻的一男—女唱评弹,不少人还和着柔媚的吴音打拍子。 走累了,找一处临河的石阶坐下,闻着河边古树散发的清香,看着天上闪闪的星光,心里特别地平静。有时会有船家摇着橹,在船头轻唱着江南特有的小调,我们也会不自主地跟着哼了起来,虽然不成调却也算过把瘾。回客栈的路上,身后已是长长的月光投下的影子,夜凉如水。静得只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也许和这样的静夜已经疏离太久了,大家都有些感动,可也有些不习惯,不仅说话声音变轻了,甚至咳嗽—声也觉得打扰了这宁静的水巷。 无车马之喧哗,无拥挤之嘈杂。在周庄,只有醉人的夜色才能让入静静地品尝小镇的古朴、古典、古色、古香。 |
转自:http://www.sz.chinanews.com.cn/suzhou/2002-04-26/8/16063.html2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