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周庄游记 |
[游记]周庄游记 |
2007-11-27 eastday.com |
周庄游记 国庆长假期间,有幸陪几位远道而来的老同学游览了江南著名的水乡——周庄。 那天一早,我们一行九人便分乘两辆小车,向周庄赶去。一路走的是沿江高速,130km的时速、平直的路面,让人充分体验到了现代发达交通带来的便利和快捷。 大约行驶了两个多小时,汽车离开高速,再行约一个小时便到了周庄镇。不甚宽阔的路面上人和车辆都很多,停车场也停满了各色车辆,看来借假期来游览古镇的人还真不少。 车子停稳,头刚伸出车外,丝丝的毛毛细雨便扑面撒来——不巧遇上了雨天!此时的周庄竟笼罩在一片朦胧的烟雨中,这个被称之为东方威尼斯的小镇,像是身在海市蜃楼中那样虚无缥缈,也许这才是周庄的真味所在呢! 停好车,我们一行人步行向周庄走去。走过石桥便见一座新建的高塔矗立在右前方,像是在欢迎远道而来的众游客;继续前行约十多分钟,眼前高高地立着一座楼牌,上书两个大字——“周庄”。此时已近中午,大家决定先用餐再游览,于是选了一家大一点的饭店,点了一些水乡的特色菜:万三蹄膀、童子鸡、水乡特产鱼。。。。。。,味道到也合口。茶足饭饱之后,请了一位导游开始了真正的游览。 过了检票口,便见有一块巨大的石板立在眼前,走近一看,石板上刻着古镇的导游图,听导游女孩说,立在这个位置的石板叫照壁。旁边有一个月亮门,穿门而过,一条窄窄的小河横在眼前,河上有三、两只小木船悠然而往,小船在水面上划过,不时荡起道道波纹;河道两边有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商铺,多是用木板做成的铺面,满是出售小商品、纪念品的摊点,商贩们正扯着嗓子向游客兜售着自己的物品。。。。。。 庄内河渠纵横交错,水绕房转,房以水邻。房屋大都傍水而建,房前的河边还都筑有石阶,说是为方便每户人家在河中洗涮和取水;两边的房屋全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白墙黑瓦或青砖黑瓦,屋脊两端如小船一样的高高翘起,一色的青石街道,已被岁月打磨的光滑如玉。。。。。。 置身期间,若不是人们衣着的差异,你一定会有一种回到明清时代的感觉。 左拐,沿着狭窄的古街前行数百步,小河上一座石拱桥进入眼帘,据说走过它就太平了,所以叫它“太平桥”,虽然我们的路线不须过桥,但大家还是兴冲冲地上去走了个来回,以图个太平;继续前行,过了一个小巷,眼前又见出现一座小桥,过了桥,再过桥(其实是两座连在一起转弯调头的桥),导游介绍说“这就是中外闻名的双桥”。 过了双桥便来到“张厅”——这是清代一名大臣的私人庄园。大户人家果然气派,真正的深宅大院呢,有好几进的屋子,又高又大,每间屋子都摆设有精致的红木家具,来到最后面的一间,只见门洞两边对联写道:“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果真如此吗?随着人流向后走去,拐过一个门房,眼前豁然开朗,偌大的后花园一草、一木、一石布置的恰到好处、浑然天成,在花园与房屋之间,真的有一条小河穿宅而过,与左右邻舍相连,放眼望去,家家户户屋后都可停靠小船,导游介绍说这是为了方便居民搬运各种物品而设的。花园里的游客很多,有的坐在石凳上边歇息边浏览园中景物,有的在听导游讲解,有的在摄影留念。。。。。。 离开张厅,继续前行,不一会便来到了周庄最大的私家庄园——沈厅。这是明朝红极一时的大商人沈万三的府第,果然是气势不凡:朱红色厚厚的大门上包着一层铁皮,并配有两个黄橙橙的铜环,高高的青石门槛,屋内陈设的家具大多是红木制作的,号称七进五门楼的整个宅第,每一进都是功能齐全,宅内还设雕梁画栋的过廊,后花园比张厅要大许多,一样的是小河依样穿宅而过。 继续向南走,过了隆兴桥,沿着越来越宽的小河前行,我们看到了一只小船,船上的渔翁和几只鸬鹚正忙碌着;再往前便是广袤的南湖了,遥望远处水天一色,金波荡漾,一座白色大桥横卧在湖面上,这里人称之为全福大桥!沿湖前行,翻过一座小拱桥便到了全福寺,它是庄上唯一的一座庙宇,这大概是我们今天游览的最后一个景点了,它正对着全福大桥,这时我们才明白为什么叫全福大桥了。 眼前的全福寺规模虽然在我见过的寺院中不算最大,但在这小小的周庄能有如此规模的庙宇,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大概为了让我们能了解更多,在这里为游客换了一个专门的导游,介绍这座庙宇的历史和陈设,导游口若悬河的讲解,使我们不仅从中了解了这座庙宇,还对佛教有了新的理解,虽然我不信仰佛教,但还是津津有味的听着。整个庙宇建造在水上,第一层大厅正面是一尊西天如来座像,哼哈二将两边守卫,背面是一尊端坐在莲花上普度众生的观世音佛像,导游在此停了下来,要我们和她一起闭目朝拜;出后门,在第一层庙宇和第二层庙宇之间,有一个与南湖相连接的大池子——名曰:“放生池”,池中有很多逍遥自在的金鱼和乌龟,导游说:这些鱼和龟都是游客放生的,还说:“这里是一个奇观,虽然池子与南湖相通,但这些鱼和龟是不会跑到南湖里去的,它们是被寺里的得道高僧大师施了法后放养的,所以很是有灵性的。”(怀疑)我们知道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法术,一定是寺中的人做了什么手脚(大概是在连通处装了栅栏网之类的东西)。 随着导游的引导,我们继续游览寺中的其它景点,最后来到寺中最大的一个大殿中听一个高僧诵经,在这里,每人手上得到一张折起的黄纸头,按要求大家闭目,双手合着纸头,聆听僧人诵经,完毕出来,导游便把我们带到旁边的一处屋子,还叮嘱我们不要打开纸片。这屋里聚了很多游客,有的在捞鱼缸里的鱼和龟,有的在登记什么。这时,导游让我们把纸片放在一个柜台上,然后去登记自己的姓名、住址和愿望,接着有人领我们去捞鱼或龟,这时才说出目的:“金鱼分等级,每条30、60、90元,龟。。。。。。”一听到钱,我们便反应过来——这一切都是为了钱啊!我们立刻离开了。 放生乎?骗钱是也。花钱买来鱼和龟,放到“放生池”里,再被他们捞上来再骗钱,这真是一个绝妙的“经济循环”啊!到这时我们立时游兴全无了。有人说:还不如到市场上买条鱼放到河里呢!这话一点也没错。前面说的那么神秘、做得那么虔诚,原来都是在为这个节目作铺垫啊!当然,也有一些人签了名,捞了鱼,不想付钱又不好意思,只好买了,寺内的人就是抓住了游客的这种虚荣心理,大收钞票。想想看,这几十、几百元花出去没有一点价值,就像是打了水漂一般,事后一定后悔自己受骗上当,寺里为了赚钱,也真是煞费苦心了啊! 从后门出得全福寺,走过几条小街,我们便踏上了归途。 回望从视线中渐渐消失的周庄,这时已沉落于晚霞之中,古镇的水、桥、古建筑秀美风光已深深印刻在记忆中。
|
转自:http://blog.eastday.com/sp1/fkh12345/142122140545.shtml31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