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华东游记四(周庄) |
[游记]华东游记四(周庄) |
2007-12-14 alibaba.com |
浏览字体:大 中 小 我们到达周庄时,己差不多上午十点,所谓的中国第一水乡,就是一处保存相对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因其环境幽静,建筑古朴,最有特色的是小镇四面环水,全镇依河成街,桥街相连,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我们把车子停在富贵园停车场,朋友送我们进了古镇,他自己留在外面了,也许因为周庄的特色,他己带朋友来此游历多次。 古镇的房子,格局很紧凑,两户人家之间,门到门的距离不到两米,两傍的房子与脚下高低不平的路面一样,几乎都是青石板砌成。我们穿过一条长长的胡同,走到尽头时,面前稍显宽敞,横亘一条小河,约有4米宽,河边就是街道了,而街道傍边,就是“人家”了。如今的“人家”,除了保留下像“张厅”,“沈厅”这样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供游人参观,其它依河而建的房子,都己改成了商铺,主要贩售的,是工艺品,丝绸,还有很多淡水珍珠。这样沿着小河望过去,河道交叉连串,拱形的小桥横坚相连,船自桥下过,人在桥上走。 信步走进右手边的张厅,前厅后院的格局自不用说,单是内里桌椅台柜的摆设,也是极为讲究。后花园的小池子,据说是与屋外小镇上的小河连通的,自家的小船,可以从外面径直划回花园里。几乎每一间房的走廊上,都有一排椅子,我们称之为美人椅,也许是我们走得较久的原因,靠上去,是极为舒服。房子的格局在我这个现代人看来,仍是很紧凑的,但是无论在哪一条走廊的美人椅上坐下来,都感觉很凉爽,也许是因为房子建造时选的方向很好,整个房间,走廊或是庭院都很通风。这家的院落里,有一间房是专门用来看戏听曲的。进门的右手边是一个戏台,戏台两傍的柱子上有一副对联,很有意思。上联是:古今来色色形形无非是戏,下联是:天地间奇奇怪怪何必认真。 张厅出来,我们又逛了沈厅,即是沈万三的故居,里面有很多关于沈万三发家的传说,在房子侧出的通道上,有十多副铜版画,简述了沈万三一生的遭遇。 小镇上建有一座全福寺,同样也是建在水上的,是国内唯一的水上佛国。这里的水池里,有许多红鲤,有很多是行善之人来这里放生的。行人走过桥上发出声音,河里的红鲤会应声游过来,似乎很有灵性。实则是人工喂养时形成的条件反射。 在小镇内走了两个多小时,人也感觉很累了,刚巧走到了码头,这里有很多供游人切身感受水乡的游船,也不贵,80元一条船,可以坐8个人。于是跟其它来此的游客朋友们合租了一条小船。由于河道狭窄,只能供一条船通过,帮我们划船的是一位三,四十岁的中年妇女,是土生土长的水乡人,有一副清亮的好噪子,一边摇船一边唱歌,一点都不觉得气喘。她们唱的歌,大部分是自编的,因为是以方言唱出来的,所以也听不懂,但是婉转清脆的歌声,还是很吸引人。 船摇出约20分钟,到了离我们停车的地方最近的一个埠口,我们就在这里上了岸。在出水乡的小巷子里,照样还是有很多卖东西的铺面。也有一些是小型的茶楼,偶尔会有几位金发碧眼的外国朋友,坐在里面一边品茶,一边听曲,唱曲和伴奏的,自然也是当地生活的人们。我在一间小铺看到一位中年妇女,正用一根己经磨擦得很是光滑的粗木棒,卷起一条金黄色的东西,另一端也是同样一根稍长的木棒,象卷麻花那样,一遍一遍的拉,拉长了,又把短木棒上的套到长的那一端上,再重复的拉长。很是奇怪,于是凑近了去看。店主介绍,原来她拉的是麦牙糖,难怪在明亮的光线下,那卷金黄色的东西如此的诱人。这时老板也过来了,看到有客人,也走过来热情的介绍,说他们这种纯手工制作的麦牙糖,曾经作为中国的传统工业代表,上过电视,并指着店招牌上一张放大的照片说,那就是记者采访的时候,跟主持人的合影。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时,果真有眼前这位老板,与一位拿着话筒的主持人模样的合影。再回头看眼前的老板,一脸的自豪,我由衷的说了句,老板老历害呢。他很是高兴,拿起台面上一袋包装好的麦牙糖,让我尝尝,果然是清甜不腻。 走出古镇时,朋友还在外面等我们,己经两点多了,他还没有吃饭。又是一陈感动。 专业提供:冷水机,模温机,粉碎机,350度高温加热器,筛选机,混合机等。
|
转自:http://blog.china.alibaba.com/blog/chinasanchuang/article/b-i2780347.html24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