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8月29日,老弟开始他的大学生涯。在我毕业一年之后。 早上8点出门,刚上车便开始下雨。车行至中途,老弟突然问我,我的东西都拿了吗?老妈说,亏你啊,在你还没醒的时候你爷爷就帮你拿到后备箱里了,等你想起来。。。我无语,现在的孩子除了学习,吃饭,睡觉,还有什么需要他们操心的。 车过浒关的时候,说大雨倾盆绝不为过,不知是以前真的从未下过如此大的雨,还是以前下的时候我都安然地躲于屋内。就在那时,老弟收到一条短信,看后便大笑,我拿过一看,是苏州的城市欢迎短信,第一句就是:水城苏州欢迎您,怪不得他大笑,这还真是名副其实的水城,让他第一次来苏便见识到了。 过了苏州老爸便不知往何方开了,学校发下来的路线图也不起什么作用,于是一路走一路问,问过好几个在路边做三轮车生意的小贩。瓢泼大雨中他们看起来甚是狼狈,但都很热情地为我们指路,当时既觉得感激又很不是滋味,上天真的是公平的吗。 辗转到学校的时候已将近中午,如此壮观的车队从学校前门排到后门,门口很多交警示意我们不能往里面开了,校园里早就挤满了。可当时外面下着大雨,若要自己把东西搬进宿舍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老爸说我们先报名,然后去镇上吃饭,这雨总不至于一直下吧。 然后就去报名,在三楼,底楼居然竖了个牌子,上写道,一个学生只能带一个家长上楼报名。真是极大的讽刺,这年头的小孩上学平均就得带三四个家长吧,更何况是这样的民办院校,其孩子被宠溺的程度可见一斑。 报名倒是顺利,完后直接去了镇上吃饭。到处都是“农家乐"之类的饭馆,随便找了一家,点菜,店主首推”万三蹄髈”,这个不需他说,我们也会点,毕竟这是周庄最著名的一道菜了,当年在周庄拍《聚宝盆》的时候,已享誉万户千侯了。而后又问还有其他什么特色菜,答曰:阿婆菜。我心想这不是和苏州东山、西山那边一样嘛,但却只闻名从未尝试过,店主又曰,来盆阿婆菜炒什么鱼吧(名字我忘了),说好。然后又点了几个素的,开始等着上菜。 期间又上来两拨人,众星捧月搬簇拥着两小孩,不用说,肯定是老弟的新校友了。后面一拨可谓壮观哪,一行七八十人,坐下刚好一桌,一满头银发的老者甚是瞩目,这家可真是全家出动了,貌似这小孩不是来上学的,倒像开记者招待会的了。 唏嘘间,菜上来了,先是一蹄髈,大家兴致勃勃说快尝尝吧,一尝不要紧,再也不像尝第二口,不带任何夸张的说,自家随便煮煮都比它好吃。味道淡的,我怎么吃也不至于说成是特色菜啊。当然我知道肯定吃到的不是正宗的“万三蹄髈”了,但是否也太离谱了,做不到让人一尝便难以忘怀,那怎么说也不能比自家做的还不如吧,那我们来这干嘛来了。 让人期待的“阿婆菜”刚一端上桌,我大叫,这不就是咸菜吗?尝一口,没错啊。之后也没心绪吃了,草草吃几口饭了事,结账说181元,无语,总之这顿饭我是吃了几筷青菜+几个毛豆+加一口“阿婆菜”,迄今为止最郁闷的一顿饭。  虽然这些事先也有料想到,其程度却更在想象之外,原本十分美妙的周庄之行就在这极度无味的“万三蹄髈”里灰飞烟灭了。 吃过后,回学校,天已放晴。东西拿到宿舍,已有人在,一屋子的大人在忙活,小孩则在一旁悠闲地打电话。老弟还算懂事,说你们回去吧,我自己会整理,但老妈还是不放心,左一句右一句。 回家的路上,收音机里放着那些因家境困难而上不起学寻求社会资助的孩子,我们,也唯有一声叹息了。 文章中的关键词:水城短信聚宝盆车三轮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