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宜兴善卷洞归来 |
[游记]宜兴善卷洞归来 |
2008-01-15 163.com |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宜兴善卷洞归来(游记及照片集) 昨天在去宜兴的车上,Tina笑着一拍我的肩膀:“你明天有事情做了哇!”我也笑着说,我当然知道。So, ladies and gentlemen, here I am. - 所以,趁今天是我五天年假的最后一天,我来完成这项任务:对岁月进行记录,同时也与大家分享。 我们是分工的。Tina负责购买去宜兴的车票,我负责安排行程。 一大清早,我们在车站见面。七时半,从苏州发车,到宜兴大约九时半。随后我们乘坐一辆比较破旧的中巴,到达善卷洞。午饭后便进去游玩。 别致的屋舍,淙淙的瀑布 - 一路的标记引领我们来到洞口。洞内的气温确实比外面略高一些。在前洞狮象大场,温暖如春,早已让人忘了洞外的寒冷。而一进入上洞云雾大场(内有欲界仙都),却是立即凉意来袭,温度陡降到了与洞外几乎持平的样子。 滴水的钟乳石,半透明的方解石,都在遥遥应和着那些久远的回忆 - 曾在洞中隐居,并为民作出贡献的张善卷先生。洞中还有他的“塑像”(是一处人形的钟乳石,后人尊称为张善卷先生的背影)。我倒不是很在乎那些钟乳石看起来像什么,它们的叫法实在太多。我很喜欢洞内的清幽,甚至还带着一丝陵墓般的荒凉和冷寂,还有布置得恰到好处的灯光。导游在为我们讲解的时候,Tina看我拍照拍得手忙脚乱,就笑着说你要不要记下来?拍怎么来得及?我就笑着解释说,如果开闪光,肯定破坏原始的美感,所以不开闪光拍比较好。但那样拍摄,一点轻微抖动就会导致画面模糊,所以拍摄困难。Tina笑说:“自己水平不行,还要说这说那。” 走完105级盘梯,看见了水晶宫里的河流,灯光映照下,粼粼的波光在石壁上荡漾开来,非常美。我们在瀑布前拍完照之后,就舟行水晶宫里了。我开始是和Tina坐在同一侧,后来她说不行,我们都坐一侧,船不容易平衡。于是,我就移到了对侧。年轻的小伙子为我们摇橹。大家都能想象,这样的溶洞里行舟,静静的就三个人,几乎没怎么说话,只顾着感受这样难得的美景,也抬头看着倒挂的钟乳石。此时,Tina突然发现她坐的那一侧,比较容易撞上头顶的钟乳石。于是,为了不把头碰破,她立即钻到了我这一侧来。于是轮到我笑了,我说:“你这样一来,船可是要翻的啊。”不多久到了洞口,我们上岸后,看见有两个人站在齐膝深的水里。于是我们释然了 - 原来水也不是很深啊。 出洞后,先是坐缆车到了小山顶上(这是包含在门票里的项目)。然后我们去了滑道。所谓滑道,就是你戴上手套,绑上一块布,然后玩滑梯似的滑下去。有些地方是直道,尽可以放手,飞驰电掣地往下滑,感受耳旁的风,感受除去摩擦力的影响后,重力所带来的极限速度。当然,有拐弯的地方还是要当心的,否则,搞不好,整个人飞出去都有可能。滑道也不是很长,滑下来大约四五分钟时间吧。中途有数码相机对着你拍照。等你下了滑道,就会发现,自己的丑态都被忠实地记录在案了。 Tina在我一会儿之后下来。我们又开始相互笑话对方。我说你干吗滑得那么慢啊?她说你这么充军似的冲下来有什么意思?我这样慢慢观赏,慢慢享受,多好啊。正在这时,我突然想起了我的皮鞋。一路滑下来,不知道鞋子有没有磨掉皮。Tina在远处看见我这副狼狈样,顿时笑弯了腰。 由于宜兴是梁祝传说的发源地,所以,善卷洞外,有卖蝴蝶标本的。我买了个蓝斑蝶的标本。暗处看是黑色的,亮处看,却是神秘深邃的蓝紫色。我还买了一套善卷书画的明信片。Tina买了三只釉彩别有特色的小碗,说是带回去,一家三口,一人一个。 随后我们先回无锡,稍作停留后返苏。到了苏州,真是感觉很亲切。平时有些时候,觉得苏州这座城市,承载了太多的记忆,有好的,有不好的,被回忆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就只想远远地逃离。Tina也是这个想法,所以我们常常结伴出游。而一旦外出归来,却总是发现,苏州依旧那么温柔可爱,亲切动人,在等着我们归来。 【善卷洞背景资料】 善卷洞与比利时之汉人洞、法兰西之里昂洞称为世界三大奇洞。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洞景巧夺天工,素有“万古灵迹”、“欲界仙都”之美誉。 宜兴善卷洞位于宜兴城西南25公里的螺岩山中。全洞面积5000平方米,有上洞、中洞、下洞及水洞。 中洞亦称前洞,善卷洞的入口处。中洞口有一巨大的钟乳石,高7米多,称“砥柱峰”,又称“小须弥山”。中洞是个天然的大石厅,高大,深远,宽敞,壮丽。石厅两边是形似青狮、白象的巨石,故中洞又称“狮象大场”。“狮象大场”四字由丹阳吕凤子题写。岩壁上还镌有“伏虎须弥当洞口,青狮白象拥莲台”联句。 上洞称“云雾大场”,又称“云洞”。上洞景观丰富,有“倒影荷花”、“万古双梅”、“熊猫小居”等景点。“乌龙吐水”、“金鸟独立”景观则是当年海水冲刷的痕迹,为研究善卷洞的形成提供了佐证。上洞的奇妙之处在于“云口”,一巨大岩石阻隔了洞内对流的空气,造成了上洞与中洞的温差,所以上洞的温度常年保持在摄氏23度左右。由于温度和水气所至,上洞又云雾缭绕,观赏上洞如临天上人间,欲界仙都。 连接中洞与下洞的岩石中通道称之为“盘梯”,为当年人工开凿而成,全长105级。由于下洞水流冲泻声和游人嬉笑声、风声等折射上传,在通道的各层转弯处会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从上至下经“金鼓”、“风雷”、“万马”等门,游人仿佛置身于金鼓齐鸣、风雷交加、万马奔腾的境地。 下洞别有韵味。洞天相接,悬崖飞瀑直泻下洞,小桥流水潺潺归赴水洞,森林梯田,珍禽异兽,洞高宽畅,空气清新,一幅大自然的景观,增添了溶洞的秀色和灵气。 水洞即后洞,长约120米,水深4米多。水洞泛舟,“船在水中行,浆在天上撑”,曲折荡漾,天穹压顶,千奇百怪的天然造型,配上彩灯,如游水晶宫、地下长廊、天然博物馆,引你凝思妙想,又心旷神怡。水洞尽头,自然亮光中“豁然开朗”四个大字印入眼帘,游客顿时如朦胧中清醒过来,惊叹不俗游历中的灵秀奇特。
|
转自:http://blog.163.com/xixi618_lily.vip/blog/static/237643002008079313514826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