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永远的石林,永远的阿诗玛 |
[游记]永远的石林,永远的阿诗玛 |
2008-05-22 sina.com.cn |
云南印象(二)——永远的石林,永远的阿诗玛 去石林那天本来天很阴,不知道什么时候放晴了。 同心结。据说两个人一起摸就会永结同心。 阿诗玛。石林最圣洁的石。 开始觉得散客拼团是上了当,后来觉得也不错,人少也免去了嘈杂。在摇摇晃晃的中巴车里听着导游讲他们的民俗,从昆明的现代文明讲到了丽江的东巴文化,不知道是不是上学上多了缘故,欢子喜欢记笔记,一路颠簸一路写,却也自得其乐。后来才知道这也是唯一一次用笔纪录的机会了,后来的导游根本没给机会。 后来熟识了,导游告诉团友要入乡随俗,管女的都叫“阿诗玛”管男的都叫“阿黑哥”,于是乱成一片,不知哪个喊声“阿诗玛”要回头一片人。吃饭的时候欢子妹落了帽子在坐位上,回去找时不见了,服务的小姐说是个“阿诗玛”拿走了,欢子狂晕,这么多的“阿诗玛”到底是哪个呢? 本来欢子就很喜欢这个导游“阿诗玛”,到了石林就更喜欢她了,因为她能充分的体现出和这个团是“一伙人”。在写有“石林”两个大字的的石头山前熙熙攘攘的流动着两种人,一拨是和欢子一样的游客,另一拨就是当地人,他们出租民族服装来赚钱。游客拼命的找空当摆POSE,当地人拼命的拉住游客租衣服,好不热闹的场面。导游“阿诗玛”悄悄告诉欢子不要租衣服照相,在这是十块钱一套,去丽江就十块钱三套了。后来还去了一个纪念品商店,这是旅游团必须的任务,但是下车之前“阿诗玛”说买点一块钱的手机袋就好了,千万别买翡翠一类的贵物,不能保证是真的。就这样,欢子和欢子妹在昆明的行程没亏损一分钱,多亏了善良的“阿诗玛”。 在石林转悠的时候欢子没有办法联想到老电影《阿诗玛》,因为欢子不是那个年代的人。不过欢子联想到了《西游记》和金庸的小说,别说,还真有一组石头很像悟空和八戒,可是就是找不到唐僧。“阿诗玛”说别急啊,偌大的石林怎么会没有唐僧呢?于是欢子这一队人就开始了寻找唐僧的旅程,最后终于在告别石林前找到了打禅的唐僧,他的身后居然还有个虎视眈眈惦记着唐僧肉的小鬼。欢子当时很被这些千奇百怪的石头吸引,不停的用相机纪录,后来回来给欢子爸妈看的时候一个也说不上来,它们居然失去了魔力,只是一些石头什么也不像了。这说明这个世界文明的喀斯特地貌和欢子没有缘分,它是属于彝族人的,那个被叫作阿诗玛的石山是他们心中永远的信仰。 离开石林也就意味着要告别导游“阿诗玛”了,因为当地是民族都有各自的保护,不同民族的导游是不可以跨区工作的。但是“阿诗玛”的导游工作却精神上跨区了,她在走之前把大理的注意事项告诉大家,还讲了丽江的民族文化,甚至连丽江古镇的购物经都传授了。要不是她的传授,欢子和欢子妹是注定要在四方街大出血的,而且还会在古镇迷路。有人要问了,在大理和丽江不也都有导游吗?是有啊,不过人是怕拿来对比的,欢子不是说大理的导游不够负责,也不是说丽江的导游粗心,但是相比之下“阿诗玛”是最好的一个。虽然只是相遇两天的缘分,欢子却是记在心里了。好的旅程一定要有喜欢的人同在,这样的感觉很难得。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3064f010002wf.html18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