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都说南方人爱大米,但苏州的面和小笼遍布城市的每个角落,真叫我吃惊。虽然这两样通常作为“点心”而不上大席,但是我想它们却在每个苏州人的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就见到过静静吃完面开豪华跑车离开的人们。即使是《美食家》里面有钱又有闲的主人公,也要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赶到“朱鸿兴”,叫一碗宽汤、重青、重交、过桥、硬点的头汤虾仁面。面都是细细的,小笼包都是小小的,但里面的千变万化真叫人试过之后才知道。 真的不想说“曾经有一碗热腾腾的面放在我面前我没有好好品尝……”,也真的想告诉你“生活就像小笼,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口味……”。 虽说现在即便是像“朱鸿兴”、“陆稿荐”这样的老店,也不再耐心的听顾客讲完对一碗面的种种要求,但是顾客仍然川流不息。繁华的阊门也开了多家洋快餐,但是总有像我一样固执的人——在一排排的竹牌中耐心的选一碗面、一个小笼,经过有点紧张的期盼,在随后升腾的热气中感动那么一下。 苏州菜虽不在八大菜系中,但是相传苏东坡在苏州定慧寺内研制成了“东坡肉”,“莼鲈之思”也跟苏州有关,而且素以精工细致而闻名天下的“苏绣”产地当然在做菜上也会将此精神发扬光大的。太监弄的松鹤楼、得月楼当然是来花钱的外地人的首选之地。松树桂鱼、原汁清翅、虾子刺参、白汁元鱼、虾仁烂糊、荷叶粉蒸肉、糟溜鱼片、蜜汁火方……,还有用太湖鲃鱼肝做的“鲃肺汤”等等。若是论真材实料、精工细制,那么花钱的上限很难估计。但是要我说“人心若是粗了,吃得再精细也没用”,还不如回家吃一碗妈妈做的手擀面。 作者:zhangli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