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声色广州,体验真的城市生活-行走川陕路(二):剑阁风云-游记攻略

[游记]声色广州,体验真的城市生活-行走川陕路(二):剑阁风云-游记攻略

2007-07-19    gznet.com

剑门关

剑门关是蜀道上最重要的关隘,素有“剑门天下雄”之称。为了这如雷贯耳的地方,顾不得车马劳顿,辞别昭化古城,来到了剑门关。

细雨蒙蒙中抬眼一望:好一座雄关!只见它两侧峰峦倚天似剑,山崖相对似门,不虚“剑门”二字。但是我又痛惜地明白,我们现在看到的剑门关已经不是初始的模样,也不在初始的地方。那是令人痛恨的1935年,为了修筑川陕公路,这座历经千余年的雄伟古关楼被全部拆毁,仅存一块长方形石碑。现在我们看到的关楼是1992年(也有说是1989年)在原关楼旧址上重新修建的一座更为壮观的仿古式关楼,位置也有所偏移——与原址隔路相望。

伫立在剑门关前,不由得感慨颇多。遥想当年,魏军镇西将军钟会(邓艾?)率领10万精兵进取汉中,直逼剑门关欲夺取蜀国,蜀军大将姜维领3万兵马退守剑门关,抵挡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为了这句话,13万好男儿浴血沙场,那是怎样悲壮的场面啊!然而,即使付出了血的代价,历史上仍没有任何兵家能从正面攻下剑门关。沧海桑田,光阴流逝,勇士们皆成土成尘,唯有剑门关上的七十二峰见证了千百年来发生在这个关隘的血雨腥风。

2年后,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新闻,“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剑门蜀道核心景点剑门关的标志性建筑剑门关关楼二楼突起大火,仅仅两个小时,这个中外驰名的标志性建筑中的木质结构的绝大部分化为灰烬,损失惨重,所幸没有人员伤亡……”,我怔住了。

我们修建坚固的建筑,本想让它们替我们穿越无尽的光阴,却发现,原来它们比我们还要脆弱。

原来,守望千年仍然是我们凡人的奢望。

姜维墓

向剑门镇进发的途中,路遇金牛峡、谒姜维墓。姜维墓就在公路旁边,一条小路蜿蜒至墓前,墓前的石碑已经有了风化的痕迹,仔细辨认,上刻“汉大将军姜维之墓”八个大字。姜维本人战死沙场,此为姜维的衣冠冢。

姜维历史上褒贬不一,往往贬多于褒。在众多的评价中,《三国志》陈寿对其的评价比较客观:姜维的为人是不错的,但是他考虑问题不够周密,虽然大胆冒险,但总是屡屡遭受挫折。这也是他事业上不够成功的原因。而作为政治上又不如诸葛亮那样有才能,但也确实算的上站在时代前列的杰出人物之一。在民间,大多数人认为姜维的北伐极大地消耗了蜀汉的财力物力,致使日后被魏军一攻即亡。但是不管外界怎么评论姜维,他家里清贫,好学不倦,在那个时代里的确是非常难得(据有关资料)。

阴雨连绵中徘徊在姜维墓前,忽然想起《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听到“怜我世人,忧患实多”的歌声时,不禁热泪盈眶的场景,心中也升起一股悲凉之感。是啊,当逢乱世,群雄并起,又有几人是为了“怜我世人忧患实多”呢?而英雄们成就的霸业,又让世人饱受了多少忧患与痛苦!问到姜维,恐怕也无法承认他屡次伐魏的动机是为了世人吧?

翠云廊

告别剑门镇,沿途古柏开始增多,遮天蔽日,参参荣荣,此即为著名的“翠云廊”,有“三百余里官道,数千万株古柏”的美称。翠云廊广义上北起剑阁,南至梓潼,东到阆中,绵延上百里,号称百万之众,确为奇观。

这些古柏也叫张飞柏,传说是张飞驻守阆中时命人所植,当然实际上栽植的时间,从秦汉至明朝一直没有中断过,逐渐形成数百里绵延的林荫大道,即古蜀道。而古柏千百年来给古蜀道以呵护,很好地保存了古蜀道的环境及路面,使古蜀道古风盎然,历经千余年的雨雪风霜,仍显雄浑苍凉,古道夕阳之中,令人横生昔人已去,天地悠悠的无尽感触。

在去往梓潼的路上,有一处比较集中的古柏生长地,生长在古代驿道上,如今的川陕路从其旁经过,现在已被用围墙围起来供游客观赏,叫做“翠云廊公园”。园内有大量的古柏及一些三国遗迹,如张飞井、张飞柏等,还有一个四层楼的翠云楼,是观赏翠云廊及大小剑山的好地方。如果此地不被围起来,会给人更好感觉,但是仍然值得一去。

我们在镇上找了一辆摩托,答应送我们去翠云廊公园。因为不知远近,讲价时没有底,后来发现竟然是一场短途旅行,要盘旋翻越一座山。正下着雨,山上越发阴冷,山风一吹,简直抵挡不住。但是沿途的古柏绿意盎然,是我喜欢的风景。到达目的地,我真诚地谢了摩的司机,希望他生意兴隆。

告别了“兵家必争之地”的剑阁,我们向美丽的梓潼进发。

转自:http://ctrip.gznet.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2565225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