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苏苏州游记:常熟虞山兴福寺—少年路的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江苏苏州游记:常熟虞山兴福寺—少年路的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9-05 17u.com |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美妙的诗句,说的是江南小城—常熟,苏州治下的一个县级市。由于不通铁路,致使其喧嚣程度大大降低,去的人也相对少了。从上海过去坐长途汽车,两个小时不到的车程。 去年八月下旬的一天,由于单位实行夏季避峰让电,所以去常熟走了一圈。其实平时普通的双休日也完全可以的。 汽车开了一个多小时,已经进入常熟市区了,粗看好象和上海郊区县城并没有什么两样。这时车子拐了个弯,远处突然有一抹青山映入眼帘,逶迤起伏,温婉秀丽。顿时心情大好,伴随着小小的激动,这就是小有名气的虞山了。在江南特别是江苏省,因为地旷山稀,出现稍有规模的小山已经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而我住在更为不幸的上海。我想这也是许多人外出行走或旅行的原动力吧,逼不得已啊! 出了汽车站,直接打的去兴福寺,皆因那一首唐诗。曲径通幽,禅房花木,万籁俱寂,唯闻钟磬。原本只是或许其实就是一座普通的寺庙,自是在海内名声大振。兴福寺位于虞山北麓,购票入内,发觉门口检票的是两个老人。 进去之后便是天王殿大雄宝殿一溜排列,所不同的是殿堂前就矗立着常建的诗碑,颇有些饮水思源的味道。檐角处还装了个高音喇叭。寺院内殿堂外,进进出出的都是些唇红齿白的年轻僧侣,穿着那种薄如蝉翼仿佛丝质的白色僧袍,微风一吹便飘逸起来,煞是好看. 穿过菩提小门,来到一处厅堂前,匾额上书“为甚到此”。我心头不禁一颤,犹如遭当头棒喝。原本我是计划趁难得的假期去河南省的,为了节省银子准备坐火车去,车票也买好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又开始犹豫了,最终还是把火车票退了,因此才有机会在虞山脚下看到这块让每个人都不禁扪心自问一下的匾额,是呀,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空心潭也是取自古诗中的一句,前边是个露天茶室。大热天的居然还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男男女女怡然自得地喝着茶聊着天,个个都是从容淡定的表情,享受着小城特有的悠闲,难道他们都不用上班的么?好羡慕这里的人们!茶室后面的一个院落内便是米碑亭了。北宋襄阳米芾手书常少府诗并做了小小的改动。 寺院中的放生池名字叫做白莲池,来到这里视野马上开阔起来。 南望虞山,山上的索道已是清晰可见,千年以前的古人见此不知做何感想?也许诗人的注意力就会从小径水潭转移到这里?因此现世的我们很难再有千古绝唱留给后人了。现代新建的寺庙想要出名?难了! 出得寺外,回望墙内的香火正旺!有信仰总比没信仰好啊!没有信仰便容易多愁善感,比如象我。而此时院墙内老年妇女正与成功人士,腐败分子交相增辉,其乐融融!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92076.html86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