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端午游记 扬州何园 |
[游记]端午游记 扬州何园 |
2008-06-25 sina.com.cn |
6月8日一早被短信吵醒,今天是端午,收到的都是祝福。翻身又睡去再一睁眼已经八点。边吃从大麒麟阁带回来的点心,边给协程打电话定今晚的旅馆。一切搞定后退房,背着所有家当打车去了何园。 和计程车司机说了昨天在“富春”的遭遇,连司机也大骂“富春”砸了好客扬州人的招牌。按照网友的推荐,买了何园、个园、瘦西湖以及运河游船的通票,160元,可以分两天去以上四个景点项目,个人觉得这样的安排比较人性化,不至于把人累的贼死还要赶时间。我可以把在扬州的两天两宿很平均的分配了。 何园属于私家住宅园林,原主何芷刀从湖北汉黄德道台任上壮年致仕,归隐扬州,于光绪九年巨资建造此园。 跟一个石头一起拍照其实挺傻的~ 江南园林,可以用“别致”概括。虽然已经去过拙政园,但是进入何园依然欣喜不已。一步一景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后园里一个小亭子,南方庭院式建筑都是这样的飞角。其实,比起苏州、无锡等地,扬州南方水乡的感觉并不明显~ 园主何芷刀终生与船紧密联系,这座船屋便是形象化的标志性建筑~ 船屋很大,我试图找了很多个角度,但仍不能把它全部收入镜头内,再一次证明广角是有用的~ 站在小亭子里的石凳上俯瞰船屋。小亭子里的一个人紧盯着我,生怕我从上面辙下去。很可惜的,还是没有照全,如果可以让我爬上亭子顶... 后园小亭通向读书楼的小路~ 园主的大公子何声灏在这里读书,后来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 水心亭,园主及家人听戏的地方,被专家视为中国式戏亭的典范。是中国少有的水心戏台,被称为“天下第一亭”。 我不是什么专家,只是很喜欢这样的建筑,看腻了颐和园的大戏台,再看看这样的戏亭,别有风味。总觉得北方的建筑可以看作是大家闺秀,而南方的则可视为小家碧玉,各有千秋,但并不能互相借鉴~ 复式回廊~ 这做回廊长达1500米,四通八达,连接了东园、西园和园居,被誉为“天下第一廊”~ 寄啸山庄,晚清园林建筑之代表,电视剧常借此为景~ 这些兰色浮花玻璃距今120年,是园主请英国商人来扬州定做的。玻璃与白银等值,几两白银换等量玻璃,可以看出原主的实力,也被人们称做“天下第一窗”~ 蝴蝶厅,何家的食堂~ 连接西园和园居的一个角落——片石山房,被称做“天下第一山”~ 园主及家人居住的“玉绣楼”~ 一个回字型的建筑! 之所以叫“玉绣楼”,是因为在园内种着一棵从英国引进的广玉兰和一个中国特色的绣球树。突显中西合壁~ 惊异于这棵高大的广玉兰,已经超过这座玉绣楼,足有三层楼那么高。北方很少见到那么高的玉兰树,连新华门边的玉兰也没有这么高~ 遂把它露出地面的根茎也照了下来。有人说根有多广,树冠便有多大。喜欢所有树冠大的树,给人包容感~ 南方砖木式建筑,排水和通风做的都很细致,以应付南方湿热的气候~ 排水管道~ 通风口~ 南方的竹子,透着灵气~ 北方干干的气候真的很不适合这些有灵性的植物们的生长。想想紫竹苑的竹子,虽然很稀有,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楠木亭,之所以这样叫它,是因为它的房梁是用整根整根的楠木造的~ 仍然是竹子~ 竹林边不知为何用的房屋。若是雨天,在这样的屋内,听雨落在叶子上的声音和着竹子随风摇曳的沙沙声,该是件多美妙的事情~ 转过竹林又一景色~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c0b82401009tgf.html41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