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群山中隐藏神秘千个天坑兼具探险和旅游价值

[游记]群山中隐藏神秘千个天坑兼具探险和旅游价值

2007-07-29    hikout.com

群山中隐藏神秘千个天坑 兼具探险和旅游价值

宣汉县三墩乡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隐藏着近千个神秘莫测的天坑,由于它们远离繁华都市,千百年来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专家称,小范围内发现数量如此大的天坑群,在世界上也属罕见。据了解,距天坑群10公里便是4A级景区百里峡,如果能将天坑群开发出来,届时将形成“百里峡漂流、天坑群探险”的国内一流探险旅游胜地。近日,记者走进三墩,领略了天坑群的多特魅力。

A现场探访

大天坑坑口直径约百米

三墩乡距离宣汉城109公里,天坑群位于该乡境内海拔700米的大窝村。大窝村四周被崇山峻岭环抱,中部逐渐向下凹陷。向导称,大窝村本身就是个大天坑,面积约10平方公里,占三墩乡幅员面积的三分之一。

在大窝村村主任陶华陆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位于桑树坪的当地最大的天坑探访:坑口呈椭圆形,直径约100米,周围被高大的树木环抱,坑壁四周全是低矮的灌木丛。村民们用弯刀劈开荆棘,在峭壁上挖出简易台阶,由于台阶太陡太窄,我们只能背贴坑壁,抓住两旁的草木向下挪移,走了约30级台阶后,我们已浑身冒汗,两腿发软,透过灌木丛向下看,里面漆黑一团,什么也看不见。

陶华陆说,这个洞足有几十丈深,上世纪50年代,正值大炼钢铁时期,有村民将数架木梯连在一起放下去,到洞底采硝盐(做火药的原料),曾下过洞的陈木匠说,洞底非常宽敞,至少可以搭五六张大饭桌。

B村民讲述

水田转瞬变天坑

在一块玉米地一角,陶华陆掀开草木,一个面盆大的洞口呈现眼前,“这也是个天坑”。这个天坑到底有多深?村里人谁也说不清,而在大窝村,像这样的小天坑比比皆是,由于洞口太小,人根本不可能下去,它们的深度成为一道难解之谜。

大岩村8社的“龙坑”是天坑中的“另类”,它的前身是一块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冬水田。几年前的一天,田中的水突然疯狂旋转,禾苗迅速下沉、转瞬即逝,变成一个深邃莫测的大坑。此后,“龙坑”内碧波荡漾,岸边浮藻丛生,坑中积水天旱不减,暴雨不增。

屋基下沉变漏斗

据村民谢尚炳称,去年7月的一天,他正在家中做午饭,脚下的地皮一阵颤动,低头一看,整个厨房地面正在快速下沉,谢吓坏了,拉着妻儿飞也似地逃离家门,后来一家人被迫迁居。记者看到,谢尚炳的原住地现在已成了一个漏斗形的天坑。

记者发现,天坑几乎都被树木包围着,很难看清它的真面目。陶华陆称,这些树都是人工种植的,主要是起安全防范作用。前些年,人们在坡上放牧,牛羊经常失蹄掉进天坑;小孩到坑口玩耍极易掉下去,所以人们纷纷在坑口植树,织起一道道安全网。

C民众期盼

早日唤醒沉睡天坑

多少年来,大窝村人一直坚信,这些天坑的底部一定有个百转千回的地下迷宫,大家做梦都想一探究竟,但因条件受限,最终只能望而却步,天坑之谜至今仍无法破解。

三墩乡党委书记冯开兵说:“天坑群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期盼有识之士前往投资开发,欢迎游客观光探险。”冯称,天坑群距百里峡只有十来公里,如果这两个景点能串在一起,必定是一条极为优质的旅游线路,毕竟“百里峡漂流,天坑群探险”的诱惑实在令人难以抗拒。

D专家评价

兼具探险和旅游价值

专家分析认为,当地天坑群的形成与三墩乡特殊的地质构造有关,在层理结构发育的碳酸盐岩层下,地下河不断流淌,碳酸盐岩因遇水不断被溶蚀,形成越来越大的地下溶洞,而后地壳突然发生地震或板块碰撞等剧烈震荡,岩层发生垮塌。垮塌后的物质被水流逐渐带走,余下部分的岩层因剧烈震荡形成许多纵向裂隙,在水蚀的作用下再次发生垮塌。如此几次垮塌后,地下溶洞终于露出地面,形成天坑。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教授刘新才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堪称世界第一的是重庆小寨天坑,但宣汉县三墩乡方圆10平方公里范围内就发现近1000个天坑,在世界上实属罕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如此集中、数量如此多的天坑群见诸报道,因而具有极高的探险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

E温馨提醒

进洞探险须当地人带路

达州到大窝村有近150公里路程,途经宣汉县城、樊哙镇、渡口乡、三墩乡,最后抵达大窝村的天坑群,公路为柏油路面,游客自驾车约耗时2个半小时。

大窝村境内气候变幻莫测,游客进山需带雨具,如果进洞探险,必须要当地村民带路,同时准备电瓶、电筒及充足

转自:http://www.hikout.com/thread-4471-1-1.html29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