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郧阳的“天坑”(作者:沧浪之水)

[游记]郧阳的“天坑”(作者:沧浪之水)

2007-07-29    syblsy.com

郧阳的“天坑”(作者:沧浪之水)

细心的十堰人会发现,在汉江以北的郧县、郧西二县,其地名中有为数众多的“天坑”地名;在汉江以南的郧县、竹山、竹溪、房县也有许多冠以“天坑”的地名。为什么郧阳这个地方,以“天坑”为其地名的地方会这么普遍?难道真是郧阳的“郧”是“陨”演变过来?难道远古郧阳真的从天而降过大量的陨石雨?难道这些“天坑”都是因陨石砸成的坑?坑中有陨石吗?

郧阳的“天坑”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是陨石砸的还是其它原因,要解开这些地名之迷,必须了解郧阳的地质构造情况。

郧阳(今十堰市)的地质构造基本上是由二大块组成,汉江以北属秦岭余脉,受秦岭造山运动影响,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震旦系、寒武系、第三系、第四系地层。汉江以南为大巴山余脉,受大巴山造山运动影响,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元古界武当山群、震旦系、寒武系、第三系、第四系地层。江南江北的山势均向汉江倾斜,大有填平汉江之势。汉江两岸的山谷之中形成了许多河流,其中十堰境内,江南有堵河,江北有丹江、金钱河,这些河都是汉江的重要支流。

汉江支流在山谷中左突右奔,七弯八拐,在沿途很多地方积聚成了地下暗河。这些悄然流经地下的河流,把沿途许多容易侵蚀的泥石带走,如第四系的砂质土和砾石等堆积物。这样经年累月,不知过了多少地质年代,逐渐造成了地下河沿途的山体变化,有的崩塌下陷成为“天坑”地貌,有的经侵蚀搬运作用形成了地下溶洞。故而,十堰的“天坑”地名之多,“龙洞”地名之多,可谓比比皆是,形成了十堰市多姿多彩的地质奇观。从地质学角度上看,形成“天坑”和“龙洞”的地方都属于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岩溶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的以化学溶解为主的地质作用和它所形成的地貌的总称。岩溶地貌发育地区,往往奇峰林立,其地表水系缺乏,而地下水系比较发育,一般在石灰岩地区分布最广。

石灰岩地区地下空洞称为溶洞,其因地下水沿着岩层层面或节理面溶蚀而成。发育较好的溶洞内常有钟乳石、石笋和石柱,并常常形成地下河的通道。溶洞可分为冷洞和暖洞,冷洞开口向上,暖洞开口朝下,汉江以北的溶洞多为暖洞。有些属地下河通道的溶洞,在特定季节会流出成群的小鱼来,有人误以为这些洞通向汉江,其实是其上游的鱼游进暗河,并在暖洞中停留造成的。

在山区常见泉水,泉实际上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如含水层之下有隔水层,含水层被不透水的火成岩所阻,或岩层发生断裂等情况便可形成泉。泉按温度可分“温泉”和“冷泉”。郧县大柳的白泉,南化的温泉都是丹江河系的地下水形成的景观。

了解了十堰的天坑、地下河、龙洞、泉的地质成因后,我们就不必为十堰市有众多的“天坑”地名而猜谜了。这对于十堰人来说是一个应该了解的知识,了解了这些知识,它可以在我们旅游十堰秀美的山水时,为我们解开诸多疑惑,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象水晶、钟乳石这样的石头,为我们的旅行增添乐趣。但是,有必要提醒大家,钟乳石是珍贵的地质资源,在发达

转自:http://www.syblsy.com/viewthread.php?tid=161941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