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一环太湖游记 |
[游记]五一环太湖游记 |
2007-07-16 esnai.com |
五一环太湖游记 计划了很久,筛选了很多,最终决定五一环太湖自驾游,主要游览路线为南浔----同里----木渎----甪直----苏州----无锡。出发之前,在网上搜了不少资料,包括主要景点地址、特色小吃、门票价格、旅馆等,并且打印了“五一行程安排”。但我最担心的是住宿,怕找不到价格适中的旅馆,毕竟是自掏腰包,可不想住死贵的星级宾馆。晚上作梦竟也梦到了找旅馆,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第一日 五月一日 怀着忐忑不安和新奇向往,GG带着我在上午七点,出发了。空气清新,晨风习习,天儿不错;手轻握方向盘,行进在城市快速通道上,有音乐和MM相伴,看得出GG的心情也很好。 自驾游,路的好坏就成了我和GG特别关注的事。从芜湖县三元镇驶往宣城市的这段路,让我大为感叹。应该说这是乡间道路,因为路边就是田野、丘陵,路也是一个小弯接着一个弯,一个小坡接着一个小坡,可是这路却又宽阔,铺了柏油,两边种的梧桐有年月了,枝繁叶茂,几乎在头顶相接了。路上行人车辆皆少,在这样的路上驾乘,心旷神怡。 8:30,上了宣广高速。说是高速,路况连省道都比不了,水泥路面,破损严重,且正在大修,基本上是半幅通行,也不封闭,行人就坐在公路边的护栏上等车。这段路,时速只能达到40迈,GG直心疼轮胎,说这种坑坑洼洼的路面最损轮胎。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咱们安徽的高速。想想三元那段路,差别咋就那么大呢! 原计划午饭到周生记吃湖州大馄饨的(这是我在网上查到的当地名吃),可是GG说已经饿得眼冒金花了,这对于开车可是非常危险的事,于是改变计划,11:30,将车随意停在湖州市郊一家叫“腊生土菜馆”的路边餐馆,吃饭。菜是明码标价,点了一个水蒸蛋,一个宫爆鸡丁,没想到,味道竟然相当好(略咸了点,否则,就是很好了);饭是按人算的,一人一元,米是好米,GG吃了4碗(碰到这种人,老板只能自认倒霉)。算帐,共计20元,钱不多,但吃得相当好。 12:00,吃完饭再上路,直奔南浔。近年,各地方都在修城市快速通道,并且都修得很漂亮,但这段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路两边的建筑距离有近100米,粉墙黛瓦,规划整齐,因此视野特别开阔。隔离带上是元戴表元“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的诗句,这是怎样的一个地方,竟会让人有这样的感叹? 40分钟后,抵达南浔景区。景区外已停了不少车子,有人指挥,但却不需交费,难得。进景区是免费的,如果你只是想体会江南水乡的味儿,看看这小桥、流水、人家,完全可以不掏钱呢。但如果要看景点需买联票,60元/人,可以看十个景点,分别为小莲庄、嘉业藏书楼、张石铭旧宅、刘氏梯号、南浔史馆、求恕里、百间楼民居、张静江故居、广惠宫及文园。我们初次光临,自然要看看景点了。且让本人按游览路线一一道来。 刘氏梯号俗称红房子,为刘镛三子的居处。介绍说,该座建筑由南、中、北三部分组成,最有特点的是南、北部中式建筑融入西欧罗马式建筑,徽派的封火山墙和石库门内却有欧洲洛可可风格之券顶。但对我等建筑外行,也就是看个热闹而已了。 张静江旧居,系其祖父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于光绪年间所建,三进五间式格局,当然也是豪华气派不输。张静江系孙中山密友,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所以故居中有很多名人题字及张静江与其家人的信函、照片等。其中正厅有孙中山题写的一副楹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气势非凡。 百间楼位于镇东北侧,沿老运河东、西岸建造,相传为明代礼部尚书董份为他家的奴婢仆人居家而建,始建时约为百间,故称“百间楼”。楼房依河而建,粉墙黛瓦,山墙高耸而形状各异,高低错落;房与房以侧墙相接,卷洞门形成通透的走道,沿河道蜿蜒逶迤,每户皆以石板作阶梯伸向运河形成河埠,规划之齐整、合理更胜于今。 张石铭旧宅也称张氏豪宅,是江南巨富,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张均衡所建,总占地面积4792平方米,建筑面积6137平方米。大宅内厅、堂、楼、捕、轩、房约数百间,各具特色,融汇贯通。宅内的门楼、墙、壁、柱、架、椽、檩、门、窗有数以千计的石雕、木雕、砖雕,且刀法浑园,工艺精湛,构图巧妙,风格高雅,无论是飞禽走兽,人物花卉都呼之欲出,栩栩如生。更为独特之处,在其第四进为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欧式建筑,楼内及大厅的装饰、建筑材料大多数从法国购置,墙面上镶嵌彩色瓷画瓷板,墙面屋顶均用洋红砖瓦砌筑。一宅之内,中西合璧。再值得一提的是,张均衡可是西冷印社的发起人,还是著名的收藏家。 再说说嘉业堂藏书楼。民居我看过不少,可这藏书楼可是第一次见识,所以格外留心。嘉业堂藏书楼为刘墉之孙刘承干所建,砖木结构,两层,平面呈"口"字形,中间为天井,一间间楼房分布于四周,格局方整,古朴典雅。凡藏书楼,都有防火、防潮的措施。该楼四周河水围绕,利于防火、灭火;一楼房间皆用专窑烧制的青砖铺地,青砖下铺垫专烧反钵,钵下再铺细沙,青砖离地一尺多高,加上层层阻隔,地下潮气难以上升;一楼底层高4-5米,既通风又隔热。不说别的,就只是在天井之中晒书,遇珍爱之本把玩片刻,便已是风雅韵事。南浔之地,因蚕桑之利而为江南最富庶之地,却又自唐宋起便为东南文化之邦,名人辈出,既便是商人之家,也是重文重道,处处透出一个“雅”字,这藏书楼可为一例。 南浔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小莲庄。这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清末光禄大夫刘铺的私家花园及家庙所在,建造费时四十年,占地面积17399平方米,其中荷花池5267平方米。可惜我们来得不是时候,看不到那满目的翠盖,闻不到那扑鼻的清香。只见诺大的水面上,飘着片片落叶;在曲曲折折的小道上,闻见阵阵的樟树香。不过,就这,已让我等陶醉,留连忘返。园内亭台楼阁,移步换景;假山名石,古木参天,曲径通幽,我和GG惟有啧啧赞叹。 文园也是园林,但内有文昌阁,从此也可见此地重文的习俗。 最后一定得提一提这南浔的“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清同治、光绪年间,南浔出现了一个因经营丝业而发家的豪富阶层——“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当地人形象地以动物形体的大小来表明他们的财产,“象”是指拥有财产百万两以上的豪富,50万两至百万两的称为“牛”,而30万两至50万两的称为“狗”。在被称为“象”的刘、张、庞、顾四家中,刘家的财产高达2000万两,张家1200万两,被称为"“牛”的有邢、周、邱、陈、金、张、梅、蒋八家,照此估算,他们的财产总额在6000万两至8000万两之间,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当时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不过7000万两左右,南浔丝商积聚的财富使其迅速扩张为一个强大的商业势力,也就是近代中国最大的丝商群体——南浔丝商。(以上资料来自网上,出自南方周末) 这就难怪这些富豪能修建如此精巧富丽的住宅和奇巧的私人园林了。 游玩南浔,已是下午5:30,住宿之事一事放在心上,因此,出门便去寻旅馆。GG开车,我看马路两边,出古镇,在国道边,见有停车住宿字样,便下车打听。问:房间有无?答:有;价格?50元一晚。心里想,挺便宜啊,便提出上楼看看,独立卫生间、热水器、空调、彩电一应俱全,只是设施旧了些,但不影响使用。于是就些住下。不想跑了,晚饭就在这儿吃了,点了个冬瓜咸肉汤,一个高瓜炒肉丝,共16元。可惜,菜略咸了些。可能本人注重养生,在家吃得清淡,在外就有些不习惯了。 哈哈,本人自带床单、被子,进房间随即铺上,尽管放心睡啦!GG看了看床,说:MM,我们没带枕头。哼,出门在外这样就算够可以的了!洗漱完毕,早早安息,这第一天的游程就到此结束了。 第二日 五月二日 这路边的旅馆,太吵。虽关了窗,还是挡不住整晚大货车通行的声音。所以,这第一晚,没怎么睡好。今晚,要找一家安静些的,好好睡一觉。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想到要是在南浔景区买本有关的书就好了。跟GG一说,以为是。所以,一早,还往古镇方向去,顺便吃早餐。可能是太早了些(6点多),街上行人稀少,根本见不着遍布芜湖大街小巷的那种早点摊子,也不知这地方人早餐都怎么解决。一路驶来,直到快进景区了,才在路边见着一门面卖包子、豆浆等物。要了一笼小笼烧卖,4元,端上来,只有4个,小小的,一个正好一口,却是小笼包子样。问店家:这是小笼烧卖吗?店家过来看了看,肯定了这是烧卖。边吃边疑惑,这怎么会是烧卖呢。吃完,我向店家提出看看小笼包子长什么样,一见,跟烧卖长得一样啊。店家告诉我,两个的区别只在褶上,这是素烧卖,跟本人以往吃的糯米烧卖不同。原来如此,真是长见识!到了古镇景区,太早了,只见几个晨练的人,没见卖东西的,悻悻然调头往同里去。 8:30,便到了同里。同里古镇,名气比南浔大,但依我看来,实在不如南浔。停车费10元,贵;进古镇便需门票,80元,也贵。相比之下,作为一个浙江人,我为南浔的气度感到骄傲!与南浔一样,同里也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特色,水贯穿小镇,以众多的石桥沟通两岸。同里的主要景点为退思园。但进去一看,里面的门窗才油漆过,透着新,还有一股浓浓的油漆味,只是不见了古风古韵,引得我和GG一通气。退思园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但我和GG实在看不出多好来,觉得无论面积还是布局、陈设之精巧,均比不过张氏豪宅和小莲庄。退思园里几乎看不到三雕;论面积仅九亩八分,不及小莲庄的一半;据说建园耗时2年,而小莲庄建造了40年,两园的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退思园是同里最著名的建筑,尚不过如此,其他如崇本堂、耕乐堂,格局更小了。也许是两天都在看园林,又是外行,走马观花,现在想来,很多景点已经互相混淆,分不清了。一句话:古时的有钱人,那真叫有钱啊!再加一句:能让我在园林中读书,那该有多好啊! 同里商业气氛很浓。石板路的一边是仿古建筑,全是商店,摆放着各式手工艺品和地方土特产,也有人在路边放条板凳,上面搁几包干菜,也在吆喝。石板路的另一边是河,沿着河道,密密麻麻放了很多喝茶、吃饭的桌子。游人走在路上,如穿行在集镇,叫卖之声不绝于耳,乡村的静谧荡然无存。正是中午时候,在河边吃饭的人不少。我和GG想,坐在河边吃个饭,悠闲地看个水景倒是不错的主意。于是,我们在店家热情的招呼声中坐了下来,点什么菜呢?主人极力推荐同里三白,白鱼、银鱼和白虾,而我甚为小气,天又热,只想来点简单的,西红柿蛋汤和酱爆茄子,店家大为不屑,说声没有,走了。于是我和GG只得起身走。才走几步,又遇店家热情招呼,先问:你这菜单上的菜都有吗?店家连连点头:都有。那好,坐下。也是推荐三白,随后又推荐时新菜,烧蚕豆,答曰行;再要了一个西红柿蛋汤,一个酱爆茄子,本人就好这两个菜。不一会儿,菜上来了,炒蚕豆,里面有很多蚕豆壳子;酱爆茄子,只在盘底铺了几根茄条,数量不过十;只西红柿蛋汤,尚可。摇头叹息,将就着吃完。还好,饭是好饭,所以GG还是吃了三碗。 原本要去木椟和甪直的,但想来水乡已看了两处,实在没必要都去看看,所以在木椟和甪直之间,选择了去甪直。为什么是甪直而不是木椟呢?论距离,它们一个在苏州东南,一个在苏州西南,路程相近。原因只有一个,甪直这名字太怪,所以,本人更好奇些。 12:20,出发去甪直。2点不到,到了景区。停车费10元。与同里一样,进景区便要钱,门票60元一张。看了看售票口的介绍,景点不过是一些纪念馆,一些农耕文化陈列馆,实在不值。于是,跟GG商议决定,今晚就住甪直,我们等到黄昏时再去走走,看看此地的水乡风光既可。这本身是个镇子,居民甚多,看到那时,谁再检票! 于是,前行,找到了一处旅馆,80元/晚,标准间,挺新的,不错。略休息了一会,4点左右,与GG逛逛去。两人漫步街头,不时进店中看看,问问价,有如当地居民。景区对面有条步行街,但明显没开发好,开门的店铺寥廖无几,卖的服装,一看就是小镇人穿的,有点土,有点糙。镇子不大,一会就逛完了,正不知接下来何去何从,有三轮车夫用低低的嗓音说,他可以带我们进景区,20元。我还价,10元,他也答应了。于是跟GG上车,在小巷里七拐八拐,就把我们送到了景区。原来,景区犹如主干道,旁边自然有很多巷子,当地人再熟悉不过了。送到了,他却非要15元,唉,15就15吧。凡江南水乡,都是河道纵横,众多石桥边通河两岸,甪直的风光与同里极为相似。在河边走走,坐坐,GG表扬我英明,这地方花120元进来实在不值。 后来我和GG认为,过了5点,大概景点就关门了,景区也就不检票了,原来各小巷口有人把守,此时就都撤了,所以,那三轮车夫才能钻空子。 晚饭原想在小镇上吃点有当地特色的小吃,可是,一路没看见小吃店和小吃摊子。后来,还是吃的沙县小吃。 明天就要去苏州了,江南古镇游了两天三地,感觉是一地不如一地。 第三日 五月三日 昨晚在甪直睡得很好,很安静。只是睡到半夜,也不知道时间,有歌在唱,是陈晓东的《比我幸福》,这歌在深夜听来,比平日更为悲凉。 七点,起程去苏州,也不过是一个小时,就到了拙政园。一路上没看到小吃摊子,早饭还没解决。买了拙政园的门票,70元,倒比原先想的要便宜。往前走,在园区旁边的饭店一人吃了一碗雪菜肉丝面,共计10元。 拙政园内有专为散客服务的免费导游。只是,我和GG想一个地儿一个地儿慢慢看,所以,没跟着导游。园内有园林博物馆,细细讲述园林的构思、意境,各种建筑的名称,各园林的特色等等,对我和GG教育不少。苏州园林众多,仅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便有9处,既无法见识所有园林之胜,通过这个博物馆,管窥一二也是好的。 园内亭台楼阁水榭各有风味,曲曲折折的廊道,引领你去到不同的地方,假山分割了空间,步移景换,处处皆美景,又有花香阵阵飘过,沁人心脾,有如置身仙境。 笔拙,无法描述园林之美,拣印象特别深的说说。卷云山房有对联,“花如解笑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可作我等多话之人的戒语。有树中空,一面开裂成洞有如竖起的女鞋,以GG的身躯,站立在“鞋”内,尚绰绰有余,可以想见这树洞之大,此树之老。园的外墙极高,约有两丈,所以“一入侯门深似海”,实在是侯门墙高不可攀,又庭院深深,被分隔的有情人,只能是满腹相思泪长流了。园内有榭名“卅六鸳鸯馆”,窗玻璃上镶嵌菱形蓝紫色玻璃,带有浓郁的异国风味。听旁边导游介绍说,这是清末状元洪钧与赛金花曾居住的地方,这玻璃,就是这对鸳鸯从法国带回的。果真如此吗?治国平天下不成,躲进这佳园与佳人携手相忘于江湖,不负风流。只是不知洪状元在午夜醒来时,曾否辗转难眠。再行,有景名“香雪云蔚”,亭上题字“山花野鸟之间”,妙极。 游到中午,才把各处走遍。恋恋不舍出得园来,又得解决这吃饭问题。担心市区内行车难停车更难,所以就将就在吃早点的那家饭店吃中饭。看菜单,菜倒不贵。但等菜上来了,就知太不值了。一盘麻辣豆腐,只装了半盘;西红柿蛋汤,是快餐店那种,先烧好一大锅,谁要舀一碗装上的即是;豆豉排骨估计是现烧的,大大小小的骨头横七竖八的装了还算看得过去的一盘。 下一站,寒山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首《枫桥夜泊》,让寒山寺名声大震,千百年来无人不晓,有太多的人想看看这寒山寺,走走这枫桥,听听这钟声。论景,寒山寺相当普通,还是说说钟声吧。这钟声,每一记都浑厚,却在尾音中带点轻越,连敲三下,闻之,令人沉静。我和GG坐在寺内的石凳上,听了许久。原要录下的,可惜忘了怎么使用相机的录音功能,没录成,憾事。 出得寺来,不到3点,就此去无锡毕竟不甘。我想看看京杭大运河,正在寻找,碰着一家人在寻找枫桥,于是我们也踏上了去往枫桥的路。枫桥景区离寒山寺不远,可以说,相邻。门票25元一张,GG毫不犹豫地掏钱。进得景区,首先是铁铃关,既是关,当然是古代战时要塞。铁铃关外,即是枫桥,普普通通一石拱桥,因了一首诗,不再寻常。桥下有船往来,由城内的河通往大运河。在景区内,只要你稍胆大些,可以用运河水洗洗手。我和GG坐在水陆驿站的石凳上,看河上船来船往,想想这古老的运河,有着多少故事。 下午5点左右,踏上去往无锡的312国道。一小时不到,便到了锡山区,寻了个旅馆,只要80元,设施比昨天的旅馆更新更好,心下甚喜。 旅馆旁有一餐馆,点了一个酸菜鱼,一个清炒空心菜,吃得很好。 一整天,玩了三个景点,相当累了,早早歇息。住的房间是2楼,往外看了看,靠窗一侧是由两幢楼之间的三角荒地。觉得有点不安全,关窗之外,不顾GG反对,打开了卫生间的灯,稍稍打开卫生间的门,让灯光透出来,提高安全度。许是这灯光的原因,这一晚,虽然安静,与GG两人却都没睡好。 第四日 五月四日 同前几日一样,早早起来,赶往鼋头渚。前几年,专程来无锡看过影视基地,但没看太湖,所以,此次无锡之行是奔太湖来的。 票太贵,竟要105元一张。因为一路上没看到吃早点的店,肚子还是饿的。景区大门口有一摊点,卖玉米棒子、茶叶蛋、豆腐干子和烤火腿肠,生意好得三个人团团转,估计不少是象我等来不及吃饭就赶来的人。茶叶蛋1元1个,小而薄的4小块干子串成一串,也是1元,火腿肠3元1根,明知是宰人也没办法,景区内不一定会有早点,既便有,也只能是更贵。 勉强吃完,觉得身体欠安。本来要坐游船去对岸的太湖仙岛(门票里已经含了游船费用),都已经在排队了,担心在船上要吐,退了出来。才在花坛边坐下,就泛水了,急急拿个塑料袋,将才吃的东东吐个一干二净。不敢坐船了,决定先就在太湖边走走,看了其他景点后再去小洲。太湖浩渺,极目望去白茫茫一片与天相接。微风轻拂,波光鳞鳞;水拍岩石,激起涛声,不急不缓,一声连着一声,有如母亲摇着摇篮。我和GG走得很慢,不时停下,听听涛声。在万浪卷雪景点,行人稀少,和GG坐在栈桥上,看着辽阔的水面,想起了天涯海角、海誓山盟,GG却对我戏言是“胡誓散盟”,哈哈,一笑而过。要是正儿八经地发个誓,那也就不是我GG了。 身体有些虚,决定不去那小岛了。反正听导游说,开辟小岛,是为了让游人能在太湖上坐坐船,罢了。 觉得这景点玩得特不值,倒不是因为本人没坐船,而是景区极大,有130公顷,玩遍需整整一天;但主要景点分布及一般游人游览的只是湖边一小狭长地带,门票价格却是按游览整个景区制订的;此外,门票里特指凭票可以乘坐观光车,但我们直到出门也没看到有观光车。 出得景区,就踏上回程的路了。上312国道时因路标指示不明,费了些周折,这是整个行程中唯一的一次,可见既非MM这秘书做得不好,也非GG看得不明,实在是无锡的路不好。中饭是在路边餐馆吃的,一个高瓜炒肉丝,一个平菇炒豆腐,一个西红柿蛋汤。两个炒菜都有甜味,店家说了,不特别提出,无锡的菜都带甜。我只喝了点汤,但不久就全吐了。不幸! 一路顺利,不提。行到江苏溧水境内叫做天王的一个地方,过一座小桥,有交警致意停车,原来是超速了。原来桥的那头,限速80,路的这头,限速60,而GG的车开始是80,后到73,刚好超过20在罚款范围之内。只是这交警处罚的地方,离桥头不过30米,要从80减速到60,也不定有这么快吧,故有守株待兔恶意执法之嫌。不过,人家可是敬礼了,也拍了照让你自个儿确认了,可说是“文明公正执法”。要罚200元,我哇了一声,脱口而出:能不能少点,就罚100行不行?警察大哥没生气,笑曰:这是最低的,一招手就是200。自嘲:哼,你当是菜场买菜,还还价!不过,听听人家说的,一招手就是200,这钱来得真容易。就接受处罚这会儿,警察大哥又招停了一辆车,我们之前,又有一辆,想必他们今天的收成极好。 GG很心疼,本MM劝慰说:常在路上开,哪有不被罚。 自此,格外注意限速标志和仪表盘,GG也不敢开快了,生怕从哪个旮旯窝里再冒出个警察,敬个礼掏走个200元。只是这路很好,行人又少,40、60码实在让人急躁。暗暗庆幸,要是在无锡就来这么一出,估计回到家的时间最起码要迟1个小时。 车到当涂境内,312国道边,只要有小道岔入,就有一个或两个交警站立路边。不禁同情:大中午的站着多热,又多乏味啊!GG说,这么远的路,他们是怎么过来的呢?我说,那还不简单,拉一车子,看到路口就丢下去一个两个的,不就行了;下班了再一路拣回去。象不象农民种豆,隔一段撒上几颗? 到了收费站,就到芜湖境内了。路边也有交警,不过都是三五聚在一起吹牛呢,比不上人家当涂的交警敬业。 回家了,我们平安地回到家了!那游记,也就结束了。 后记 经统计,本次环太湖四日游,共计用去人民币近1800元,其中:过路费185元,门票740元,加油100元,停车40元,住宿210元,吃饭222元,罚款200元,其他约100元。 |
转自:http://blog.esnai.com/weidu99/archive/2006/05/08/90361.html43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