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无锡樱花日记-无锡印象-无锡太湖明珠,第一门户网 |
[游记]无锡樱花日记-无锡印象-无锡太湖明珠,第一门户网 |
2008-05-07 thmz.com |
2005年4月9日,周六,上午,无锡鼋头渚,阴有小雨,四五级风 周二在玉渊潭碰见许工,她强力推荐我去无锡鼋头渚看樱花。虽然明知道挨到周末,十有八九赶不上早樱了。但我还是提前订了车票。T103次,北京到上海的。4月8日19:51从北京开出,次日7点50到无锡。我已经好些年没有坐过硬座,但也不觉得无法忍受。邻座是个可爱的大四女生,到上海去看朋友,两个人醒的时候有一搭无一搭闲聊,很快也就到了。过长江大桥时,天刚放亮,轨道两边的油菜花像洪水一般涌过来。于是所有的感观和记忆,以及话题都淹没在其中。 出了无锡火车站,买了张地图,坐上1路公共汽车,直奔鼋头渚而去。鼋头渚在公园的西南角,需要穿过一整个的城市。路上偶尔见到樱花,是关山,九分开了。邻座是个年轻的本地女孩子,我询问她到常熟在哪里可以坐车。她起初很不耐烦,后来变得友好。关于怎样去常熟,以及无锡的樱花,她知道的都不确切。倒是给我大讲起无锡的风土人情。 10点钟,才进鼋头渚公园,从充山大门进的。不远处便是中日樱花友谊林。为了避开人群,我走了友谊林左边的一条汽车路。路口进去不远,便看见有山樱夹道而植,立在那里,足有十几米高,但树龄显然比武汉大学樱园楼前的要年轻。已然是九分残了,最后的一点儿白花零星地点缀在落花之后的红色花须中,有几分惨淡。风起时,亦然可见花吹雪的景象,因了花树的高大,遮天弊日,很有气象。满地落花堆积。在落花与花树之间,是密密层层的二月兰,肆无忌惮地乱开。偶有汽车走过,卷起的落花便跟在车后起舞,落在车身,又飘落下来。我顿时明白何以日本人都要到无锡看樱花了。 终于走到了中日樱花友谊林,却多少有些失望。规模不可谓不大,整个山谷,成片成片的都是,远比玉渊潭和磨山要多。磨山号称五千,此地何止一万。只是樱花林始建于1988年,花树颇不及玉渊潭的壮大。早樱凋残殆尽,已不足观。晚樱以关山居多,一分开而已。若二十年后来,此地当甚壮观。 走到水边,往左拐,便是太湖绝佳处。郭沫若题字。走过门楼,迎面撞见长春桥的樱花。近水的缘故,还有三四分残花。虽非全盛,却亦如图片上看到的一样美丽。当下明白鼋头渚樱花节的宣传照片都是在此间拍的。清一色的染井吉野,花树并不如想象得大,但显然好过于友谊林。长春桥顺延的道路并不宽阔,樱树的枝条伸向两边的水面。桥外是波澜壮阔的太湖,桥内水平如镜。枝条被太湖上的风吹得如美人秀发披向一边。没有赶上花吹雪,但水面落花堆积。此间的樱花之好,全在于与山水融为一体。将樱花如此无间地融入造园艺术,是它的不可及。 第一眼看见水面落花,我泪流满面。无言之美刹那之间袭倒了我。我终于找到了我要寻找的。樱花之中,偏爱早樱,尤是染井吉野的飘零之美。花吹雪自然是美丽至极,但真正让我动心的还是散落在地的花瓣。苏曼殊诗“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实获我心。我常常一个人在雨后去看落花,早樱的花瓣砌在泥地里,成各样的图案。便觉得秦观词“砌成此恨无重数”真是好。可是我从未见过樱花的花瓣在水面如此堆积。颐和园小苏州街,亦有水面落花,但那是晚樱,且不能成规模。此间的却是如此触目惊心。风浪所推,在长春桥内侧水面的一角,落花层层堆积,满目残红,不能见一丝水的颜色。昔人谓秦淮河“腻粉流脂涨绿池”,我却觉尚不如移来形容此间水面的落花。又有一处,水面可见大叔斑驳的倒影,在落樱映衬之下,清晰美丽。近楼台处,尚有锦鲤,游逐落花之间。此皆平生仅见。 作者:周穆王 |
转自:http://wenhua.thmz.com/col52/2006/03/2006-03-0974399.html46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