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环太湖日记(10月1日第一天) |
[游记]环太湖日记(10月1日第一天) |
2007-07-16 bokee.com |
环太湖日记(10月1日第一天) 10月1日,晴,23—35度 “跟我走呀,天亮就出发……” ——《快乐老家》 早上4点多,窗外还黑黑的,我就醒了,再也睡不着——多少年了,已经形成了习惯,每逢第二天要做长途旅行的日子,精神就容易兴奋而导致失眠,这次也不例外——索性就起床吧,洗脸,刷牙,换衣服,装水,吃早餐,整理行囊…… 吹了一夜的空调,有些头晕,赶紧喝了一支藿香正气水,吃了两颗感冒胶囊,又把一些备用药品装进背包。看看窗外,晨光曦微,已有早起的行人在赶路。5点35分,妻子和儿子还在熟睡中,我轻轻地走出房门,踏上了期待中的太湖之旅…… 这次太湖之旅是由浙江财经学院的FISHER组织的,在杭州自行车网上发帖后,引来了许多追随者。原计划是三天时间,路线是杭州——桐乡——乌镇——南浔——七都——吴江——同里——周庄——苏州,然后返回。后来有人说,这样的路线没有挑战性,还是环太湖一周比较好,于是就有了环太湖的计划——但是,直到今天下午,我才知道,还是原来的计划行进——其实,这次国庆骑游,我是有三个选择的:第一是安徽黄山的西递、宏村、千岛湖一线,与“前路”等人一起;第二是自己到南京;第三就是太湖。最后我选择了太湖,最大的原因是,四个江南古镇(乌镇、南浔、同里、周庄),对我来说,具有很大的诱惑。 到29日晚,网上报名的已经有十六七人了。有下沙高校区的,有市区的,有个叫“坏坏惹人爱”的在转塘,我在留下。“山林泉石”在网上发帖说,市区的6点45分在杭州大厦桥下集合,一起去汇合地点。昨天一天我上不了论坛,FISHER给我发的短信一直打不开,为了不耽误事情,我早早就从家里出发了。 “跟我走呀,天亮就出发……”这是我所期待的快乐之旅。我喜欢在晨光熹微中背上行囊踏上旅途的感觉:一日的流浪随着天光展开,早晨的阳光把自己的影子拖得长长,梦想中的美丽风景会随着车轮的转动如期而至,无所羁绊的快乐和自由与风一起飞翔……与风同往,《飘》的英文名称“GONE WITH THE WIND”,应该改成进行时:“GOING WITH THE WIND”! 车到杭州大厦,码表显示时间6:05。苦等一个小时,到7点,终于来了一个。“是去太湖的吗?”“是的。”“等了一早上,才等到你一个。网上发帖在这儿集合的是你吗?”“不是。我是大芋头。发帖的是山林泉石”。没几分钟,来了一个,就是后来的方老师。他说在前面路口有人等。我们过去,没人。在路口等了一会,看到一个骑公路车的过去,以为不是。不久,公路车过来,问是不是去太湖的。原来是呀,呵呵。于是四人一起前行。 废话少说。我们到了汽车东站附近,又接了一个,差不多是光头,河南人。五人一起向汇合地点行进。经过一番曲折,终于到达艮山路与航海路口,那里已经有很多人在等了。 看了一下,都是年轻人。有几个小男孩,看上去象高中生。又过会,FISHER与两个女孩子驾到,有一个看上去年龄很小,我起初以为只有十五六岁,另外一个,面目酷似我以前的同事吴林君。我想,她们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坏坏”和“晓笼包子”了吧。 人员到齐,共计19人。19人中,有两辆公路车,一辆折叠车,一辆旅行车,其他都是山地。于是点名点卯,分发车牌——源梦轮车队的车牌(我不知道为什么不是“圆梦轮”),我分得幸运数字9号。队长FISHER拉起横幅,合影留念后, 9点一刻左右(我忘了看时间了,如有不确,请弟、妹们纠正)FISHER交代几句,一声令下,大家排队向临平方向进发,为期数日的太湖之旅正式开始了。 一路上车轮滚滚,浩浩荡荡。大个子西安人焦伟一马当先,一路领行。他声音洪亮,全身武装,看上去英姿勃发,一根喝水的管子从后背通向嘴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东东呢,呵呵。另外一个大个是河北人于科的朋友,同样装备齐全,勇猛异常。于是想有这么两个壮汉,再加上19人的队伍,我们“鬼子进村”进到哪里抢劫一番都不在话下。还有一个语言不多,但货架上行囊很多的方老师,与队长一路殿后,照顾这个,招呼那个,真是好人哪! 沿着320国道,一路行进。队伍拉得很长,前面望不到后面。车到临平,停下来休息,等后面的人赶上。忽然有人传话,说后面有车破了胎,队长正在修车。传话说让队伍先走,大家在桐乡集合。但有人坚持再等一会。通过几番联系,终于说车子修好了,很快就会赶过来,于是继续等。前后大约过了20多分钟,后面的终于赶上了。原来就是早上我们最早看到的那辆公路车,昨天晚上刚刚配好,还没磨合过,就骑出来了,据说价格是9000左右。 于是继续出发。穿过临平市区,到达收费站,队伍又停了下来。说是刚才爆胎的公路车又爆了。于是大家又等。等候中间,路过一小队骑友,大家互相招呼,了解后知道他们是去上海的。又过了很长时间,队长、方老师和爆胎的公路车终于赶上,于是再次前行。 两次爆胎,也算出师不利。耽误了一个多小时,大家拼命前赶。正在这时,晓龙包子因躲避逆向行驶的电动车而不慎摔倒,小腿膝盖处受伤。稍微处理了一下,坚持前行(这女孩也够坚强)。谁知,没多久,在路过一段很差的路面时,那辆娇贵的公路车第三次破胎。这次实在没法了,备用胎已经用完,而且行程刚刚开始。大家建议公路车搭车返回,等把车子弄好后,下次有机会再一起出行。于是公路车小伙子遗憾地退出了这次旅行。 经过几次耽误,在12点以前赶到桐乡已经不可能了。骄阳似火,但大家奋力前行。其中“坏坏”大汗淋漓,屁股上湿了一大块。据说她刚骑车一个星期左右,从未骑车超过20公里。这次出来,该是队伍中最勇敢的一个了。 一路上补充水分给养等等,略去不表。晓笼已经喊饿。下午1点多,队伍终于到桐乡了。在一家饭馆里,18条饿狼将饭桌上的饭菜抢得盘干碗净。 下一站就是乌镇了。乌镇是茅盾的故乡,现在的每届“茅盾文学奖”都在这里颁发。小时侯读课文《多收了三五斗》,后来读茅盾的小说《春蚕》,再后来看余华等人改编的茅盾小说拍成的电视连续剧《霜叶红似二月花》,这个江南水乡的人文风情和美丽风景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与茅盾的另一个“缘分”是,他与我的妻子是同一天生日,都是阴历的5月25)我本来想在上周9月24日生日那天自己骑车来的,后来因为要赶稿子就放下了。 在镇头上竖立着一个黑色的建筑,上面刻了几个红色的篆书“乌”字。各位纷纷在这儿拍照留影。`我不知道为什么取名“乌”字,是因为灰砖青瓦所呈现出的颜色吗?(茅盾在他的自传《我走过的道路》中说,乌镇是春秋时吴国和越国的疆界,吴驻兵于此以防越,故名“乌戍”。但何以称“乌”,传说不一,比较可靠的是越国诸子分封于此,有号“乌余氏”者,故称“乌”。但历史上乌镇之东有青镇,显然是以颜色取名,故有此疑问。) 队长FISHER在镇上打探一圈,回来后决定,今天赶往南浔过夜,乌镇就不玩了。看来,想去茅盾故居看看的愿望这次实现不了了。这次与乌镇,算是擦肩而过吧,也算是有了一次肌肤之亲。 乌镇到南浔,还有20公里左右的路程。但离开乌镇时天色已暗。大家匆匆赶路。“坏坏”的车子不太好,骑起来比较累。我与她换了骑。队伍拉得很长。下一座桥时,温州人的公路车车胎被石子磕破了,我跟在他后面,看到车胎漏气时把地面的灰尘吹起,象放了个屁似的。队长FISHER和方老师下车帮他修车,其他人继续赶路。 过了桃源镇不久,天就黑下来了。我与坏坏等人是一个兵团,大概处于总队伍的中间。等我们赶上前边的人时,天已经完全黑了。最前面的4个人已经到达南浔了,我们11个人一起拉起队伍赶夜路,有前灯的在前面开道,有后灯的在后面殿后。另外3个人在后面修车,据说车子修不好,要搭车过来了。 到达南浔,住在了适园西路的新乐门宾馆,每人35元,还算便宜。晚上9点多FB的时候,队长等三人才骑车赶到。在一家川菜馆里,坏了车胎的温州人小叶表达了他对大家特别是对FISHER和方老师的感谢。喝了许多啤酒。在酒桌上论资排辈,我年龄最大,职业记者,因此,后面的几天,就有了三个称呼:“老大”、“老王”和“老记”。座中最小的,该算是那个1988年属龙的小孩了。 这就是第一天的行程。其中还可追记的,一是发现了中国“最有钱的中学”:车过临平不久,在去桐乡的路上,看到一所学校的名字叫“上市中学”!中学能“上市”,估计圈钱贼多,该是中国最有钱的中学了!!!二是在南浔时,有一小男孩骑接安特山地车在我们周围看来看去。他才13岁,玩小攀的。后来他呼朋引伴,招来了一群玩车的孩子,一直跟随我们到住宿地,看我们住下后才离去。13岁就玩车,还象模象样,真是中华处处是英才啊,呵呵! |
转自:http://wangwenzheng0924.bokee.com/3245541.html27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