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荆楚三千里,笑看扬州五月花——包子团自驾车环太湖游记 http://prosperous-inn.blog.sohu.com/ (有空欢迎到昌盛客栈 坐坐!) 2006年5月1日至6日,包子团在团长兼小切司长的带领下,一行4人从北京出发,沿京沪高速,环太湖一圈,驴行江南(富贵如云,可多少人为名利而繁忙奔波。如果可以,有一天我希望能骑着小毛驴游行天下,笑红尘,游荡于绿水青山间)。出行前查了一些驴友的游记,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愈加神往,并为这次出行起了一个颇具豪迈的标题:驰骋荆楚三千里,笑看扬州五月花。 经费有限,英雄气短。一路上,我们饱餐山水秀色之余,大多以包子为美食,因此冠名包子团。面对前方旅程,一不麻烦亲朋好友,二无宽裕经费预算的艰苦条件下,包子团成员团结友爱,传承航天精神(虽然包子团成员中不沾毛不是准航天人,但在大家的调教下,基本及格),并大力倡导包子团特别能吃(能吃苦)、特别能砍(能砍价)、特别能拍(拍马屁)、特别能战(能占小便宜)的文化,在团长兼小切司长的英明领导下,在导航仪的正确指引下,嘻笑游玩于山水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特此记载。 一、包子团成员介绍: 山水野驴:我家先生、英明的包子团团长兼小切司长 不沾毛:我的好朋友、包子团财务总监兼外交部长 不沾毛家先生:我家先生的哥们、包子团亲善大使兼司长助理 远洋侠女:我,英明的包子团团长秘书兼书记 二、基本装备:切诺基(特注:四驱的啊,能让不沾毛目瞪口呆的功能却一直没有表现的机会)及大水桶(为团长心爱的小切凉快洗澡之备)、导航仪、衣服、拖鞋、床单(爱干净的游侠必备)、小叉和小勺子(爱环保的游侠必备)、常备良药(爱生病的游侠必备)、结婚证(单身的游侠除外)、身份证、食品若干(特别感谢不沾毛准备的木瓜和婆婆卤的鸡蛋,味道好极啦!) 三、费用使用:每人不超过1000元 四、驴行时间:2006年5月1日到6日 五、驴行路线:北京--扬州(休整)--木渎(路过)----太湖(从江苏西山始至淮安止,途经南浔、湖州、宜兴、淮安)--北京 六、后序:2006年12月7日,补记。回头又看了一遍这篇虎头蛇尾的游记,惶惶不能原谅自己,闭上眼睛,出行中遇到的人和事历历在目,烟波浩淼的太湖如在眼前,还有不沾毛一路辛苦记帐核算的vacation expense(请参阅附件),特此补记续写如下。 第一站:古老惬意的扬州城,文明快乐的扬州人 在询问几家宾馆未果后,只好冒充水利系统职工得到了系统内的住店优惠(在这里诚心的向水利宾馆的老板致歉,希望得到您的谅解,也希望这篇游记能让更多的朋友和游侠前往照顾水利宾馆的生意,水利宾馆真的很好,出行方便,就在扬州市玉器街20号,个园风景区对面20米),依靠着导航仪精确的定位,我们在5月1日晚10:30住进了扬州水利宾馆。 一夜酣睡无语,只闻邻床不沾毛伉俪鼾声阵阵……当晚就和团长商量:明天房价再贵也要单独再开一间…… 由于老公偶感风寒不适,决定在扬州休整两天,不料这让我深深爱上了这个古老而惬意的城市,发现了她无限内涵的美。以致于到后来对朝阳旺角一见倾心:试想折一纸船放到朝阳旺角前的通惠河,沿着京杭大运河就能飘荡到扬州城啊。 插放一段地理常识:扬州,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位于苏北平原南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上。扬州城区始建于春秋末期,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今日扬州,辖广陵、淮扬,邗江3个区,高邮、江都、仪征3个市和宝应县,总面积6638平方公里,467万人;城区973平方公里,108万人。扬州地处东经119°01’-120°3’,北纬32°-33°3’之间,全市地势平坦,海拔在4-8米之间,常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8°C;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046毫米。扬州濒江近海,交通发达,物产丰盛,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第二天清晨,当他们三人还赖床不起时,我一个人已沿着盐阜东路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京杭大运河边。发现一个城市的美一定要早起看看这个城市的晨景。早上行人很少,主要是溜达的老人家,但见每一位都神态安祥、慈善。试着向几位老人家问路,都是那么的热情自然,虽然听不懂浓重的方言,但我深刻的感觉到扬州的一种文化和传统。还有就是京杭运河边双双对对的新人在拍结婚照的场景也深深打动了我。新娘和新郎手拉手,脸上荡漾的无比幸福,真是羡慕。这里会不会是扬州的情人路呢?想着看着,不知觉便走得太远了,只好打车回府。睡足觉心情又特好的不沾毛大方批示:此为晨探,予以报销!哈,一脸感激! 市内驱车兜风,来到瘦西湖边,一道弯曲矮墙,一条绿荫小道,觉得扬州就是惬意的乐园和天堂。可是节假日人多车多,后来听说国家领导人也来凑热闹,很多路段都被管制戒严,只好另觅便宜之处。于是来到妙趣天然的冶春茶社,泡上一壶碧螺春,点上几笼精美点心,四人拉开架式,人仰马翻的打了一下午的拖拉机。 话说这家店,只见店前门联隶书一幅:问君几多嗜好,月上柳梢品茗。横批:问月山房。其实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冶春茶社旧店,店内客人不多,我们窃喜,因嫌乱哄哄的冶春茶社(新店)找不着好座还多收费才过来的,没想到这儿临窗的好座一字排开随便挑,推开窗户就是一幅小桥流水的美妙画卷。我的天啊,这个依着护城河的茶楼,就是我的梦想!哪天有钱把他盘下来才好呢!呵呵,问月山房的老板在店前围起一个小花房,内有两只长得很漂亮的黄嘴八哥,不经逗,一逗一准说话。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名的扬州灌汤包。最爱的蟹黄汤包,宛如一朵朵饱满圆润、干瓣紧裹、含苞欲开的玉菊。这玉菊有着无比美白如雪、晶莹剔透、吹弹欲裂的柔嫩美感,“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吃汤”,回到北京至今还想起那让人回味无穷、乐趣横生、浓郁蟹黄香味的蟹黄汤包。(题外话,包子与汤包之不同的常识普及:汤包之皮晶莹剔透,越薄越好,透过薄薄的皮能看见里面汤汁,咬开一小口,汤汁鲜美,面皮滑爽……此为汤包极品;包子讲究发面、调馅:发面要松软但不缺筋道,馅要调得稀稠适度,稠了汤汁少包子的面皮干涩,稀了就成了厚皮的汤包。还有包包子和包汤包很有讲究:褶子要多,包子才好看;收口要适度,小口不利于蒸透馅料,大一点就会让汤汤水水溢出来。最后是蒸,讲究隔着蒸笼的水和蒸的时间:水多时间长就要烂皮,水少时间短,就蒸不熟,有经验的师傅在蒸的时候讲究不开笼,一次性完成,其实是保证了一个恒温,蒸得比较透……) 天色渐暗,在冶春园桥头拍照时,一中年男人牵着一只瘦小的弥猴向我们讨钱,见我摇手状,小猴立马向我作揖。遂向老公投去饱含泪水的同情眼神,老公乖乖从兜里掏出一元硬币交给我递给了那中年男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小猴在主人的授意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向老公跪地,五体投地认认真真的磕了三响头,让人心里好生怜爱还特不好意思,恨不得再给他几块银元才对得起这番大礼呢。 晚上,不沾毛提议租两辆人力黄包车扬州胡同一夜游,这让我们有了深入体察民风的机会。从出租车司机到人力黄包车师傅都很热情诚恳,的确为扬州市树立起很好的门面形象。特别是黄包车师傅不欺外地游客且要价公道,不沾毛与之谈好价钱,我们便开开心心的坐上车出发啦。拉车的师傅是当地人,言语里充满了作为扬州人的自豪和快乐,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扬州人是很文明的!”我们随即使劲点头称是。他热情风趣的向我们介绍每一处景点,扬州的街头巷尾留下了我们的一路的欢声笑语。特别是为不沾毛拉车的那位师傅,当我给他们拍照时,那位师傅一边要飞快奔跑保持平行车速一边还要在镜头前绽放出阳光般的笑脸,总是等闪光灯过后才回过头加速赶往前面。一路上,我们夜访了吴道台府、朱自清故居、江泽民故居等。我和老公想早点回水利宾馆休息,游完夜景后就在水利宾馆桥头下车走回去了,而不沾毛两人由拉车师傅直接拉到扬州洗脚浴场去了(如何FB不得而知)。结果是我和老公请来两位水灵灵的扬州姑娘到宾馆上门服务,美美的享受了一次正宗的扬州洗脚。虽然天下闻名的扬州三把刀(厨刀、修脚刀、理发刀)之一的修脚功夫未敢尝试,但扬州姑娘的捏脚功夫果然厉害了得,一天的疲劳全无,香甜美梦一晚。只听得老公梦中喃喃: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注:清晨去喝一壶扬州早茶再品尝一下扬州的特色点心是谓皮包水;晚上去扬州澡堂泡个澡洗个脚是谓水包皮,这种悠哉优哉的生活方式就是我老公的最美享受和梦想吧。在快节奏的北京,我们很难体会到这种闲适生活的乐趣,而这种生活也可能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离我们远去,但这种乐趣和生活方式将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并永远留存在记忆中……) 第二站:烟波浩渺的太湖,淳朴可爱的江苏人 第三天早上,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似水温柔的扬州,但一想到即将投入太湖的宽博怀抱,我和不沾毛转而兴奋的高呼:出发!(喜新厌旧的人啊)。 小切经过木渎时一路尘土飞扬,人来人往,想必木渎古镇早已淹没在人海中,英明的包子团团长决定直奔太湖西山。也不知经过了多少个村庄跨过了多少座桥梁,当小切转过一道弯时,突然,烟水茫茫、芦苇摇曳的太湖呈现在眼前,惊呼:烟波浩渺的太湖!再往前走,只见一座大桥如飞舞银练般飘落在湖面,或翠绿或黛绿的岛屿有如洒落在湖面上的宝石,景色甚为壮观。 这大桥全长4308米,181孔,连接着太湖上的渔洋山、长沙岛、叶山岛及西山岛。只见岛上绿树葱郁、鸟语花香、生机盎然。我们跨过大桥,不知不觉就到了西山,找了一处瞧着还整齐干净的名为西山梅园梅花苑饭店的吃处(老板姓黄,052166376545,13601542175,人不错,当天推荐我们夜宿石公村有色疗养院,住宿费打了内部价哦),我们要了楼上包间,点了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等,美美地的饱餐了一顿,不沾毛两口子撕心裂肺的高呼:终于不用吃包子啦!这梅花苑老板很是热情,亦是生意场上高手,后来我们几人被其成功发展成为梅花苑的回头客。印象不错的还有在一处路边无名院子二楼露天阳台上吃的早餐,应该是太湖西山人最普通的早餐吧。吃了大娘亲自炒的面、粥、鸡蛋炒的XX,这家老两口不错,热情朴实,就是当老板的年轻儿子有点……。最让我们开心的,就是餐前必有的碧螺春,除了早餐每人收了5元茶费外,所到之处都是FREE奉送的哦。(题外话,碧螺春之茶常识普及:说到碧螺春那就厉害啦,碧螺春,原名“吓煞人香”,自古就是茶中珍品,传说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采制历史。据清王应奎撰《柳南续笔》记载,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产野茶数株,当地人每年都要持竹筐前去采摘以供饮用。一次,因其叶多,筐不胜贮,因置怀间,茶得热气,异香忽发,采茶者惊呼“吓煞人香”。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康熙皇帝南巡到太湖,巡抚以此茶进呈,康熙皇帝觉得这个名字太俗,遂改名“碧螺春”。碧螺春茶因其娇嫩,冲泡和品茗也与众名茶不同。在太湖,上至名人雅士,下至普通百姓,都懂得先在透明玻璃杯里倒入70-80度左右的开水,再放入茶叶,注意不要加盖紧闷。略过三四分钟,待芽叶纷纷伸腰舒展,只见绿芽窈窕,雪花飞舞,优美异常,清香扑鼻……冲泡时据说可以看到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宫三种奇异景观。细品其味曼妙:头一酌色淡、幽香、鲜雅;二一酌翠绿、芬芳、味醇;三一酌碧清、香郁、回甘、唇齿留香,不知天地何处是也。其中又当属东山西山的洞庭碧螺春为之最。太湖洞庭山分东西两处,洞庭东山为三面环水的半岛,洞庭西山则为太湖上的小岛。由于东西洞庭山均为果茶间种,即茶树与批把、桔子、杨梅等果树交错相间,枝叶相连,根脉相通,有道是“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回到北京每每泡上一杯从西山带回的碧螺春,轻尝慢呷,犹如置身于太湖西山果树林里,透过枝叶洒下来的稀疏阳光,浸透着花果之香,懒洋洋的晒在身上的感觉。 闻说:东山的莲蓬,西山的梅,却都没被我们赶上。桔树花开,青梅正涩时,买茶叶处人家的女儿与我在她家门口马路边的那棵已然结满小果的杨梅树前闲聊,这是她家祖辈种植的杨梅树,待到7月的一场细雨,满树杨梅果子一夜绽放满涨,紫红一树,说得我偷偷咽口水……我只能看着结满青果的满山梅树、批把树、杨梅树兴叹。不过,我最爱的批把树、杨梅树们啊,等着我吧,明年7月我一定还会来看望你们的子孙们的啊! 在买茶叶处逗留时,茶农家的一家之长向我们传授茶道,并伸出手来让我们看那双炒茶的手。原来这碧螺春来之不易啊。除了品茶,这炒茶、赏茶都是一门学问啊。 这碧螺春的采制很是复杂: 首先是采摘: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提供了物质基础。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其次是炒制: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最后就是辨识碧螺春啦。色泽碧绿.形似螺旋,则为产于早春的好茶,其外形条索纤细,茸毛遍布,白毫隐翠;泡成茶后,色嫩绿明亮,味道清香浓郁,饮后有回甜的感觉。也即常说的: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我和不沾毛两家各购得两斤早春碧螺春后,欢天喜地有如占了**宜似的离开了茶农家。团长随意开车带我们无目的前行,沿湖弯弯曲曲的公路通往小岛深处,有点像桃丽丝历险记的感觉。江苏的油柏路修得很好,并且在岛上每每问路,总有热心指路的江苏人帮助,让人对江苏和江苏人民增添更多喜爱。经过评议,包子团一致同意并通过了给予江苏人民为此行最可爱的人的称号,同时决定回北京后对同为江苏人的老庄给予另眼相看以及特别口头表扬之待遇。 在太湖岛上,沿湖公路一侧是湖光潋滟,一侧是山色旖旎,好不让人爽快愉悦。待到林尽湖现,豁然开朗。只见湖面开旷,波平如镜,湖光相映,水天一色,想必到了太湖养蟹人家。不沾毛两口子已然想到湖里美味的太湖大闸蟹,于是下车寻找吃处,结果被渔家告知:吾家有蟹初长时…… 而后行至几棵大树前,忽见一栋三层小洋楼标有渔家乐,于是又大饱口福。老板是个年轻的帅小伙,亲自下厨且利落干净的为我们准备了一桌鲜美的午餐,其中不乏湖味珍肴(桃树胶羹、一种忘记何名的小螺满满的膏、湖鸭蛋、清蒸白鱼),和老板聊得开心还有大大的折扣优惠呢!老板一家很是热情,虽以养太湖清水大闸蟹为生,但老板计划打造几条大帆船搞旅游。我们很是希望太湖上多点回归原始的帆船而少些机油发动的船只来污染不堪重压的太湖,因此希望他能做出特色来。老板养了两只大狗,一只最会讨巧深得主人喜爱的名叫小黑,深喑察颜观色之道,见主人与我们谈笑风生,甚愿与我亲近;另一只因偷吃村里肥鸡还巨凶无比的无名大狗被拴在门口看家,狂吠直至我们离去。后来才得知我们是到了西山镇白塔湾啦(这家老板楼前有几棵古老的香樟树就在白塔湾第一个红绿灯右转一直到太湖边左拐300米,老板姓沈,0512-66277861,在这里,也为太湖清水大闸蟹做一下宣传,希望到太湖的朋友能多多捧场,据老板介绍这太湖清水大闸蟹毫不逊色于阳澄湖的大闸蟹哦)。 (未完待续) 热烈庆贺包子团太湖之行圆满结束的同时,对不沾毛同志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争分夺毛的砍价作风进行表扬,号召包子团所有成员以不沾毛同志为榜样,继续发扬艰苦朴素的包子精神和连续作战的包子作风,为繁荣包子旅游文化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特此嘉奖。另,对附表作了一点修正,请不沾毛同志以后注意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修正部分已用红色圈出,请包子团全体成员阅并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