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生活全攻略太湖:江南水乡的污染之. |
[游记]生活全攻略太湖:江南水乡的污染之. |
2007-12-31 chinamama.com.cn |
按:为了清澈的水源,江南水乡忧心忡忡——太湖居民:在太湖边上,现在鱼都没有,都有味道啊,臭啊! 即便身处塞外,污染也如影随形——西部环保官员:现在一些环境风险比较大的企业正被引入我们西部地区…… 西南高地,水电运动是否是另一种扼杀? 千百年来相依相存,人与水演绎着怎样的现实与未来? 中广网北京11月27日消息 (记者郭静)公路两旁,化工厂的招牌突然多了起来,空气中还偶尔飘来一股刺鼻的气味。同行的人告诉记者,周铁镇到了。 这里是太湖之滨远近闻名的“化工之乡”。今年6月初,正当无锡全城为解决水危机而夜不能寐的时候,周铁镇上一家化工厂仍在夜间向太湖偷排污水,结果被媒体逮个正着。周铁镇和宜兴市环保局的5位官员随后受到行政处分,成为影响巨大的无锡水危机事件中唯一一批被追究责任的官员。 周铁镇自此成了众矢之的。 记者:师傅,想问一下您,是不是这里有些小化工厂关停了? 记者:这个镇上一共有多少家化工厂啊? 老周:小化工200来家。 记者:你觉得多不多? 老周:化工怎么不多?这里是化工之乡啊! 出租车司机老周最近心情不错,因为近来生意出奇地好。镇上近几个月来常出现一些外地口音的人,包下老周的车,一家厂一家厂地跑。老周说,这都是来周铁招商的人。 记者:来的人很多? 司机老周:各地当然来得多了!一天几十趟人,人相当地多!一听说这里要转产、要关,那人多啊!主要是山东、苏北来的,还有安徽。 指着车上散落的招商资料,老周笑着说,“牵线成功,他们还答应给我提成呢!” 周铁人近来都发现了镇里的这个变化。看到那些外地人那么兴高采烈地游说一家一家工厂,想到那么多厂以后就要搬到外地,他们的心情有些复杂。 周铁村村民村民沈海中:哎呀,一听说我们周铁要关那些小化工厂,外地招商办的人都来了,几个地方抢一家厂。答应厂房给你盖好,电费优惠,你直接搬过去就可以了。宾馆里都住满了哇,一批一批地都住满了啊!都是来招商的。因为报纸上一登,电视、网上一宣传,周铁出名了!人家都知道这里的厂要关门了,都来拣便宜的了,有的穷地方就要化工厂迁到他们那里去。 杭国盘最近也忙得很,这位宜兴江南化工厂的总经理近来常要接待一些各地来招商的人。他们送来的招商资料在杭国盘的办公室里已堆了半米高,而杭国盘的名片和他厂里的资料这些天也发得差不多了。 尽管杭国盘的企业不在周铁镇前两批关停名单里,但杭国盘还是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搬走是迟早的事。 杭国盘:今后这里肯定是不行了,所以现在还要发展、扩张,就只有往其他地方考虑了。太湖这边肯定是不行了,这里有政策。反正搬就是要搬,哪一年搬是另外的事情,但大方向就是这个。 和江南化工厂一河之隔,是莱顿塑料助剂有限公司。这也是杭国盘的企业,它是杭国盘的第一个工厂。20世纪80年代初,杭国盘正是从这里创业,开始接触化工行业的。之所以当时把工厂建在太湖边,杭国盘回忆说:不是有句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嘛。当初这个路是什么路呢?当初是水路,就要利用这个水运输。有水的地方就有村庄,有水的地方我们就建了这个厂,以后公路、陆路才越修越好,所以当初这个厂就建在这个水路边上了,路修到哪里,我们的厂就建到哪里。 杭国盘至今已拥有七、八家工厂,“挣了钱就再搞一个”,这是杭国盘经常勉励自己和下属的话。 杭国盘的创业经历正是周铁镇众多化工企业主创业史的缩影。在苏南乡镇企业发展的洪流中,周铁镇上的创业者们偶然地选择了化工,并一发不可收拾。这些年,当国内外客商从这些工厂拉走一车又一车化学产品的同时,工业废水也从他们的厂里源源不断地流出;当杭国盘们以几年翻一番的速度积累着财富、滚雪球一样扩张着他们的企业的时候,太湖水质也正以每年一个等级的速度迅速恶化。 【新闻链接】 从2001年起,太湖开始年年爆发大面积蓝藻,每年因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在50亿元左右。今年夏天太湖蓝藻提前爆发,导致无锡上百万人出现用水危机,无锡城内家家水臭,人人自危。 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中国内陆湖泊共同面临的问题。过去11年中,政府累计投入370亿元资金,治理太湖、巢湖、滇池的水环境,但现实是,湖泊越来越脏。 在我国共计900个淡水湖泊中,已富营养化或处在富营养化过程中的湖泊,已占到85%以上,“三湖”甚至不算最濒危的湖泊。 但与此同时,太湖周围分布着的大大小小的企业和急剧膨胀的人口,也将太湖流域变成长三角地区的一个公共“污水盆”。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叶建春向记者介绍说,2005年,太湖流域2700公里评价河长中,全年水质劣于三类的占到89%,劣五类的达到61%;全流域废污水的排放量达到60亿吨,约占全国废污水排放量的十分之一。太湖,已经不堪重负。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叶建春:太湖流域的纳污能力,比如化学需氧量只有54.7万吨,但现在排进去100多万吨;氨氮是3.7万吨,排进去却有十几万吨,整个流域污染物的排放量远远超过了太湖的纳污能力,这就意味着这个水域它承受不了这么多污染,这些污染总有一天要发作。类似于一个人,他有一定的承载能力,所以不会老生病,但像这样经常地超过忍受极限,他就要生病,所以太湖是到了病得很重的程度了,今年夏天它就生了场大病。 |
转自:http://www.chinamama.com.cn/life/htmlPrint.php?id=121931&category=%D0%C2%CE%C5%D6%D0%D0%C4&categorySecond=%B9%FA%C4%DA%D0%C2%CE%27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