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徐霞客故居游记之徐霞客故里行徐霞客故居

[游记]徐霞客故居游记之徐霞客故里行徐霞客故居

2008-03-15    yiqilai.com.cn

举世闻名的明代探险旅行家、地理学家、游记文学家徐霞客,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堪称千古奇书的《徐霞客游记》。现存“游记”的开篇之日,按公历推算,是5月19日。开卷第一节就写到“自宁海西门出”。

去年浙江宁海举行了第四届徐霞客开游节;而在徐霞客故里无锡,由国家旅游局和江苏省政府主办了第一届徐霞客国际旅游节而我有幸去参加。在江阴徐霞客故居纪念堂前,自驾车、自行车、越野车和徒步者组成的队伍,“重走霞客路”,分赴各地。

徐霞客纪念堂在江阴市马镇(现改名霞客镇)沈塘河畔的南旸岐村,从无锡市区驱车过去只要半小时,镇上汽车站有指路牌。纪念堂现有故居、晴山堂、徐霞客墓、胜水桥、仰圣园。

纪念堂前枕塘河上的一座老石桥,便是胜水桥。据传是徐霞客出游归来的泊舟处。走上石桥,眼前是一片江南水网河荡风光,风景如画。桥上石柱内外侧有后人镌刻的对联,至今清晰可辨。内侧对联是“曾有霞仙居北垞,依然虹影卧南旸”,寥寥十四字,把霞客故居的风光和位置,以及乡民对他的崇敬之情,描摹得很是贴切。

徐霞客纪念堂是一座淡灰色围墙、黑色屋面的房院,三面环水,一面碧野,景致幽美。踏进院门,先见一个清丽的小花园,花间石径直通正对院门的晴山堂。厅堂里有尊塑像,是徐霞客跪在母亲跟前聆听教诲。霞客35岁那年,母亲得了重病,身为孝子的他四处寻请名医,不久母亲病愈,合家欢欣,于是重盖新房。时值“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广转分明”,就取名“晴山堂”。

晴山堂三面墙壁上整齐地嵌着76块明代石刻诗文和“晴山堂帖叙略”木刻。这些石刻诗文出自明初至明末的88位知名人物兼书法家,其中包括宋濂、倪瓒、文征明、祝允明、顾鼎臣、高攀龙、董其昌、黄道周等大家,共有赞颂徐母、霞客及其祖上的诗文94篇。诗文原本都是纸本手卷,晴山堂落成后,霞客开始请良工将早期诗文镌刻于石,后人又将此后的赞颂诗文续刻石上。这些石刻诗文不仅文体不同,而且有正、行、草、隶各种书体,加上刻工精湛,以致后来刊拓的《晴山堂法帖》成为集明代书法大成的巨著。晴山堂石刻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出晴山堂后门,是个幽静的庭院,碧草如毡,绿树成荫。近围墙安放着徐霞客明式移葬墓,墓前竖着清初原碑“明高士霞客徐公之墓”,墓前立着他的全身雕像,庄严肃穆,令人久久沉思。

在晴山堂和故居之间,新建了以《徐霞客游记》碑廊为主体的仰圣园,将故居和晴山堂融为一体。这座江南园林建筑,水面开阔,环湖有曲廊、水榭、扇轩、廊桥以及厅、亭等明式建筑,格调简洁朴素,体现了徐霞客“一介布衣”的身份和学养深厚的文化氛围。游记碑刻就镶嵌于曲廊之中,选取徐霞客游记中的名段佳句为主体碑文,另有后人对徐霞客的评价,书者均为当代书法家。诵读书法碑刻,好似在看游记的“节选本”。

徐霞客故居现有三进、十七间正房、两间厢房。第一进前厢房和大厅陈列徐霞客生平事迹及溶岩标本。第二进遗有一棵古罗汉松,相传为霞客手植,已有400年左右树龄。据记载,徐霞客一生淡泊功名,不入仕途,矢志考察山川地貌奥秘,“以身许之山水”,自22岁出游,至55岁积劳成疾病返故里(翌年病逝),34年中,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对喀斯特岩溶地貌的研究早于西方学者约两百年。他在长期行旅中历尽艰险,不辞劳苦坚持日日“走笔为记”,为后世留下了一部具有极高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的游记。可惜,现在我们看到的公元1613年5月19日他26岁时开篇的《徐霞客游记》,仅是手稿残本,大部分手稿已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散失,不然该是怎样一部煌煌巨著啊!

转自:http://www.yiqilai.com.cn/bin/view/travel/%E5%BE%90%E9%9C%9E%E5%AE%A2%E6%95%85%E5%B1%85%E4%B9%8B%E5%BE%90%E9%9C%9E%E5%AE%A2%E6%931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