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千灯游记

[游记]千灯游记

2008-06-27    sina.com.cn

三月末四月初的苏州,温暖而又清爽,妩媚而又硬朗,一改雨季的沉闷和夏季恼人的炎热。这样的夜晚,推开房间的窗,静听窗外轻盈的香樟树叶摩梭的声音,偶尔飘进来丝丝香气;远处的繁华,似乎浸染着整个苏州的空气。这一刻,沉浸在苏州的春风中,一如风雨中的百合,任由我思想浪漫的摇曳。突然想起前几日游过的千灯来:船家娴熟地将木桨从水面滑过,那不是水从木桨上滴落的声响嘛?!评弹、昆曲突然从窗外袭来……哦,这时的我哪里有客居苏州的孤独?

因了工作的关系,经常往来于苏州与我工作的城市。每次来苏州,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总会选择一个小镇作为放松旅途。周庄、同里、木椟等江南小镇,都在我的脑海中留下这样或那样的印记。在这样春意盎然、适宜春游的日子里,我依然不想例外。但我决意不再去探访那些商业痕迹恣肆的小镇,拥挤的人群、油腻的河水、刻意的仿古、高昂的票价早已让我厌烦不已。一个清新的、干净的、毫不起眼的小镇是我内心的向往,不要潮涌的人群,不要斩断历史的繁华,不要因名人作“托”而声誉鹊起的浮躁,哪怕是一条背街小巷、一口几乎干涸的枯井,我相信这会荡起我内心沉寂多时的涟漪。平日的我需要一份宁静,但我也不时的渴求内心的张狂,那是一种久已不见的却又急需的思古情感。

昆山的千灯古镇似乎适合我的这种近似于古怪的选择。

千灯座落于昆山之南,从昆山市区出发,经张浦镇南行不久即到千灯。当我们的车辆到了千灯时,我留意了一下表,只花了20多分钟。由于这几年的昆山快速发展,一路上你几乎不知哪里是农村哪里是城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未来之路似乎完全可以由昆山来提供样板。但从千灯镇向南,进入我们要游览的古街区时,你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景象。“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狭窄的石板路,青青的长条石,灰色的古建筑群,近似于要倒掉的秦峰塔;不知从哪个方向飘来的昆曲和评弹,浸渍着吴侬软语的温暖;泊车的空当,船桨击水的声音轻轻地拍打着你的耳鼓……。没有喧嚣,没有激昂,没有成群的自我推荐的导游和一车一车的游客,没有格式化的游览程序,没有吵闹的小贩,没有伸出脏兮双手向游客要钱的搞不清真假的“穷人”,一切都是静默的!

这就是我第一印象中的千灯。

购买好门票,联系好导游,即开始了千灯的游览。游览之初,穷根问源当地的历史是我游览之惯例。千灯原名千墩。据汉《吴越春秋》和宋《玉峰志》记载:古吴地有三江,吴淞江畔有土墩九百九十九个。昆山南三十里有一高土堆,为第一千个墩,这里就被称为“千墩”。后随着历史的演变及时间的推移,人们更习惯了将千墩称为千灯。过了类似于周庄的双桥再向右拐,即开始了正式的游览。

千灯镇的街道与江南一些古镇无大异,古镇上的主街道与尚书浦平行,南北走向。街道是狭窄的,如果在夏日的雨后,甚至可以找寻到戴望舒先生《雨巷》中那位“丁香一样的姑娘”。前店后宅的街道,让人领略昔日古镇的遗风。据导游讲,古镇的石板街总长三华里,主干道800米,由2072块条石构成。它始建于南宋,经明清两代多次修缮,仍保持完整格局,目前仍是古镇的人行道。石板下有下水道,沿街临河,与各家各户的下水道和河滩相通,自成体系。沿着石板街道往前走,街道两侧建筑的墙面是自然的深灰,石板铺就的街道积攒了太多的历史踏过的青灰痕迹。一切都是灰色的,一切都是厚重的,但没有人为的造作与滑稽的模仿。走在这样的幽深小巷,一直朝前走,历史就在时空中交错,你似乎可以感受到先贤遗老坐在临街的店里朝你微笑。

水作为江南小镇的共有灵魂特征似乎可以不提,但千灯镇的尚书浦却又给人以别样的感觉。站在尚书浦的边上,看着流淌了千百年的河水,说尚书浦是千灯镇居民的母亲河毫不为过。自古以来,千灯镇居民就临河而居,尚书浦的水滋养了千百万的千灯人。据地方史料记载,明尚书夏元吉,率海瑞和袁复疏浚吴淞江,兼疏千灯浦,所以它又称尚书浦。随便站在尚书浦上的一座石桥,你无法不生幽幽思古之情。元吉们早已作古,但其当年率千军万马疏浚千灯浦时的豪情壮景,就如同夏日的睡莲慢慢地浮现眼前。想当年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也就是这种境况吧。江南的水多,衍生的桥也多。单尚书浦就架有永福桥、凝薰桥、种福桥、吴家桥和陶家桥等五座明清石拱桥。在古镇区的内河上还建有木瓜桥、香花桥、沅渡桥等多座石桥。桥大多是拱型的,游人拾级而上的同时,抚今追昔,敬佩先贤自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历史再次向世人证明了一条亘古不破的道理,谁造就了历史,历史就不会忘记他。尚书浦、石桥承载的历史,分明可以让人感觉到厚重如铺桥的石板、绵长如桥下的流水。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a60aec010002p8.html24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