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归有光墓旅游攻略归有光墓点评 |
[游记]归有光墓旅游攻略归有光墓点评 |
2008-04-06 blogtt.com |
归有光墓景区景点介绍: 归有光 (1506~1571年 )。明代散文家。宇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昆山人。早年从师于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举,后曾八次应进士试皆落第。徙居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安亭,读书讲学,作《冠礼》、《宗法》二书。从学的常数百人,人称"震川先生"。他考察三江古迹,认为太湖入海的道路,只有吴淞江,而吴淞江狭窄,潮泥填淤,渐渐地就堙塞,只要合力浚治,使太湖的水向东流,其他的水道就可不劳而治,为此写了《三吴水利录》后来,海瑞以右金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兴修水利,主持疏通吴淞江时,许多方面均采用了他的建议。嘉靖三十三年倭寇作乱,归有光入城筹守御,作《御倭议》。嘉靖四十年他60岁始成进士,授湖州长兴县(今浙江长兴县)知县。他重视教化,治政廉明。每逢处理诉讼事宜,务明事实真相。当时长兴县内盗贼极多,官府乱抓一批无辜者,他用计擒获盗首,使狱中蒙冤受屈者30多人获释。后任顺德府通判,专门管辖马政。隆庆四年(1570年)为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修《世宗实录》,卒于宫。葬于昆城东南门内金潼里(今邮电局附近)。 文学上,归以散文创作为主,与拟古主义者对抗,力矫前后七子"文必秦汉"之论,并且取得较高的成就,使当时的文风有所转变,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
|
转自:http://www.blogtt.com/sceneinfo/scene30771/c83.html2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