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从黑井古镇到元谋土林 |
[游记]从黑井古镇到元谋土林 |
2008-05-22 sina.com.cn |
曾经富甲三迤的黑井给今天留下了采集卤水的一口口盐井,留下了幽长的街巷,留下了武家大院那样呈“王”字形布局的深宅,这只证明了它在物质方面曾经的丰裕,如果没有精神追求向往的所在,只凭一个“盐文化”,只怕不好让后人称这里是“文化名镇”。一座文庙,一尊文笔塔,几处佛寺,铺展了小镇的内涵。 因为文庙现在一所小学内,未放学时不便参观,只知那是今日黑井的重要景点。我们去了高踞于山腰的飞来寺,爬了近一个小时的山间“之”字石梯,终于踏入了那苍鹰凌空般的寺院,也获得一个居高临下俯瞰黑井街市和河川的角度。天高地阔,视野辽远,千古清风拂面。于这飞来寺中遥望对山为改良“风水”、以求文运昌盛的文笔塔,我想到,人的精神追求不外有二:一是文化科学,二是更高层次的宗教信仰。文庙、文笔塔和佛寺,正是这二者的物化,非常中国式的物化。这小小古镇,充分体现了这种东方精神结构。 留宿一夜,第二天我们乘火车匆匆赶往元谋县。去元谋,倒不是为了大名鼎鼎的“元谋人”,那中国大地上最早的人类头骨化石不可能保存在县一级,我们要去看的是土林。 所谓土林,和昆明郊区的著名石林相似,不过石林是平地石峰参天,而土林则是泥土竟能成林,更为神奇罕见。导游图上标注元谋有13处土林,我们请车主带我们去尚未“开发”又景致可观的一处,一半为省门票钱,一半为了景物的原生态。显然很有导游经验的女车主带我们去的那一处,有个充满边地色彩的名字,叫浪巴铺土林。 小中巴车在产生了中国最早人类的元谋大地上疾驶,由柏油路而拐入泥沙山道,一路爬坡,最后在漫天尘土中停下。下车站定,举目前望,一片灰黄和褐红兀立眼前,四面展开,在蓝天下极富视觉冲击力,这就是地壳活动、流水侵蚀和干旱气候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土林。 走进土林,如进画廊,如进古堡,又如进宫殿。要不是亲身感受,难以想像泥土竟能直立十余米乃至数十米,如柱,如锥,如墙,如汉字书法,如飘扬的裙幅;又难以想像泥土竟能呈现富丽堂皇的色泽,紫红、灰黄、深褐交加,在烈日与蓝天下,光彩夺目。游走在这一大片天工奇观中,直怀疑这些土是否真实,不由伸手拍摸,又以足踢蹬,土林岿然屹立,手脚如触坚硬的石头和水泥。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151da01008s4a.html8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