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苏州东山之行 |
[游记]苏州东山之行 |
2007-07-16 chinazsnet.com |
深秋,天气暖暖的没有丝毫凉意,我又一次踏上了去苏州的路途。虽然曾经去过,记忆却已模糊。江南小家碧玉般的园林,精致、舒适,相信不会枉了此行。 上午去了“启园”。导游介绍说“启园”在明间俗称为“席家花园”,想起在上海也有“席家花园”,经询问知道是此园的主人去上海经商,从此在上海滩上也留下了不能忘怀的印痕。 启园的选址十分巧妙,依山傍水步移景易绝非夸张。柳毅井、康熙皇帝御码头和古杨梅树为园中三宝。这些内容在介绍苏州风景的资料上都记录的一清二楚。我把欣赏眼光分散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 启圆园处的门廊下有一个独特的图案,咋一看觉得奇怪,怎么在江南园林中也有这样的太极八卦图呢?“请诸位仔细数数是八块图案组成的吗?”“1、2、3……?是九块?九在古代被视作为最大的数字,在这代表了什么呢?导游说这个园子就一个门,进园和出园都从这个门走,此图表示了九九归一的意思。 那棵闻名的古杨梅早已没了当年的风姿,结的杨梅也已经不能食用。想来三百多年前一定硕果累累,康熙皇帝驾到时错过了时节没能尝到杨梅的滋味,而杨梅的习性决定了存放日期的短暂,东山人就用白糖将杨梅腌制后再进贡。看着这歪歪斜斜的百年老树感叹岁月无情也佩服它的生命力。 对杨梅树边的一种植物我有了好奇心。修剪成园球状的它叶子是多边形的,且有很硬的刺,相互间紧密接触几乎没有缝隙,想起小时候在上海展览观前绿化带见过的“鸟不粘”,导游说这种植物叫“鸟不宿”,果然是同一种类,只是“鸟不宿”看上去绿的很深,更富有观赏性。 来到“翠微榭”景色愈加旖旎,落地框将眼前的美景镶嵌成一副天然的水墨画。在亭子中歇歇脚,剥一个红橘,边吃边赏,乐在其中。 开始往回走时,老校长让我跟他去看一处景点,他悄悄说导游忽略没给大家介绍。左转几步饶进一庭院,看到两条平行的长廊,一堵墙将这两条长廊分隔在东西两侧,这样的长廊在江南多的是,但都是一条单行,为什么要有两条呢?见我疑惑的神情,老校长当了义务导游,他说这叫“双廊”也可称为“复廊”,行走者可以随着季节变化、太阳的照射选择在哪边行走,好奇的我从这边看看长廊那边瞧瞧太阳,不得不佩服建造者的智慧。是不是江南园林中多有这样的长廊呢?回答是否定的,据说“复廊”是“启园”独有的景观。还好没有错过。 御码头在宽阔的湖面上延伸,刘罗锅的题字还算清晰,估计也是后人重塑了吧。刘宰相是乾隆的高官,想必是到此一游有感而留墨迹。牌楼上康熙的题词吸引了我们,上联:人得交游是风月。下联:天开图画即江山。横批:光焰万丈”。字面崭新得找不到远古的蛛丝马迹。光焰万丈——在当时除去皇帝也没人敢落笔。 下午,我们参观了王鏊故居。进门前就长一见识,在住宅的外墙拐角处,从地面向上两米高处齐刷刷的切去了直角,原来在当地有名望的家族一般都这样做,表示对行人礼让三分,可见文明之风在古时亦已甚行。 王鏊故居在入门出并不起眼,进的庭院才理解导游说的此住宅深藏不露的含义。五进宅园确实不能算小,看来曾在京城当内阁大学士的王鏊在当地也是富甲一方。唐寅的《王鏊出山图》最先迎上眼帘,笔墨细腻,栩栩如生,附的那首诗于景于情丝丝入扣。“万株香雪立东风,背倚斜阳晕酒红,把酒花问花英笑,春光还属白头翁。”当然此画已是后人临摹而非真迹。 据说王鏊57岁时被皇帝重招入京为官,他的弟子唐伯虎称他为: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这话至今灵验,东山再无后人官至其位。后来因不满宦官的作为,王鏊辞官归乡。在第四进宅院的围墙正前方,有皇帝赐他的7个壁雕,似鸟非鸟,似鱼非鱼,不是麒麟也不是马鹿,导游说曾经请专家前来考证,得出结论为“时物”,因王鏊不领皇帝执意挽留之情,故赐他此物,寓意为“识时务者为俊杰”。真假也没法论证,算是开了眼界。 故居前醒目处的牌子提示游人,这里曾是《橘子红了》和《画魂》的拍摄之地。站在古老的宅院里,想象那个年代的人在这里读书绘画过日子是个什么景象?屋子普遍偏暗,书房略微亮些,堂屋的八仙桌和几把硕大的椅子渗透着威严和肃穆,小姐的闺房和丫头的房间也没多大的区别,通向二楼的梯子看得人犯晕,导游说那是给三寸金莲的小脚踩踏,而非我们这些现代之人所行。 最后一进住宅地势微微偏高,取步步高的意思,讨个吉利。两侧是王氏和叶氏(王鏊外婆家)的家谱,曾经为官和如今健在的后人都榜上有名,出人意料看到了两位曾在上海工作的名人,很有亲切之感。 时间不允许我们过多停留,想买本相关的书籍回家看看,却被告之书早已售完,带着遗憾我离开了王鏊故居。所见所闻也算不虚此行。 江南的每一方土地都记载了浓郁的文化和历史,云游一遭都很有味道。 2004/11/10 |
转自:http://topwing.chinazsnet.com/archives/5/43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