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拙政园游记 苏州行之《拙政园游记》 去年5月份,我们到了苏州,到苏州就不得不提及闻名天下的苏州园林,记得在中学课本上收录了一篇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一文,里面提到几处著名的园林,当时甚是羡慕苏州人的好福气,可以经常就近去苏州园林逛逛,而今终于置身其中,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啊。 叶老先生的记述中苏州园林有几百处,比较著名的也有几十处,我们去的就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了。 据史料记载,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为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处拓建而成。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总设计师就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为什么不请唐伯虎来设计呢?导游介绍说唐伯虎善画美人,不擅长山水画。对此,我不敢苟同,虽其善画美女,但游历了半个中国,见了多少真山真水,胸中确有大丘壑啊,山水画也是相当了得,作品甚丰。与老文同为吴门画派的领军人物,并不逊色于文徵明啊。想来没有做成总设计师是另有原因吧。 拙政园分东中西三部分,总占地78亩,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园子,刚一进门的东部分是主人闲暇时种菜浇花,劳逸结合休养身心的地方,松林草坪,茅掾草舍,曲水小桥,竹坞老藤,繁花簇锦,一派田园诗歌般的风光。 绕过曲折狭长的回廊,就到了中园,中园是园中的精华所在,一进园中突显现一塔,游人甚是不解,难道此园中还建有宝塔吗?经过导游解释,才知道那塔是苏州的报恩寺塔,离这还远着呢,这种方法就是园林建筑中常用的“借景”手法,将远方的景物与园林结合达到绝佳视觉效果,真是佩服古人的智慧啊。 中园是以水为主,建筑为辅,池水面积占到1/3,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最为有名的当属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见山楼、小飞虹等景色。远香堂位于中部花园的中心位置,前有河后有池,都种满了荷花,夏天荷花盛开,清香一阵阵飘到堂内,所以取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一文中"香远益清"之句而得名。远香堂四面都镶有玻璃窗,可以坐在厅里一边品茶聊天,一边看景。厅的南边是一座峻峭的黄石假山,北边是池岛假山,东边山坡上有"绣绮亭",西边池塘边有"倚玉轩",给人以近山远水,山高水低的感觉。旁边的荷花四面亭是最适合观赏荷花的地方,可惜,我们去的不是时候,荷花尚未开放,只有一池碧水而已。小飞虹是园中的一座廊桥,踏过此桥就到了的香洲,乍一看像座坊,其实里面包含亭台楼榭坊,妙趣横生。横幅大书文徵明手迹“香洲”二字,清秀飘逸。 见山楼是因陶渊明有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得名,站在此楼上可将中园美景一尽收眼底也。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把拙政园作为王府使用,而见山楼就是他的办公楼。与见山楼相连的是一段曲折的游廊,如果把见山楼比喻为龙头的话,那游廊就是龙尾,一直延伸到西园里去。 西园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主人经常在此请客人听戏,想必楼下水池中的鸳鸯也会为戏文所感吧… 出的园来,踌躇起来,何时能再重游呢? 作者:无为而成 详情请点击无为的博客 http://job.etouch98.com.cn/oblog/user1/14/index.html  我,是一只处于荒凉孤寂境地的狼.但瞬间激情的爆发,却能给你致命的一击! 我的个人主页: http://yuguohui0919.blog.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