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烟雨拙政园(南巡之五) |
[游记]烟雨拙政园(南巡之五) |
2008-05-22 sina.com.cn |
私以为凭借导师的特殊身份可以享受到很多殊荣,至少可以免费游走当地名山大川,只带我一张票就可以了,谁想他却买了两张!日常生活中见惯了使用手中特权或者关系网来达到很多免费待遇,他的做法并未使得沐浴凡俗风尘的我感到一丝讶异,这就是超脱红尘之外的他,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自拂袖追白云”,跟在他的身后,模模糊糊地看着他背上那藏在衬衫里那若隐若现的“道”字,让此刻如同腾云驾雾般的自己感觉不再庸俗。心里却想:什么时候我才可以感受真实的世界,可以实实在在地踏上厚实的土地?哪怕置身于漫天雨雾中也要清清爽爽,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曾经对拙政园了解的那点皮毛几乎都忘记了,更何况还有很多东西是我所不知晓的呢,我不知如何才能填充空荡荡的大脑,这些日子里我胡乱闯荡在诗词联室、浏览名目繁多的网站和博客,闲暇时也胡乱看书,什么地方都想走走,就是希望让那些映入眼帘的东西悄悄融入我的生命,憧憬日后可再度和人谈古论今,辩论中外奇闻要事、观望神秘的天文地理……虽然涉猎了很多内容,但那远远唤不回曾经汲取的知识……心里的隐忧一直不想让外人知道,却不知这位在荧屏前开启我智慧的人是否知晓! 到底是名园,雨中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为沉寂百年的名园增添了勃勃生气。前面导游为大批的游客讲解着园林中相关景点和历史故事,也许会从她那里听到很多自己所不知道的传说佳话,于是努力提起兴致:“跟着导游走吧,听她们讲。”本想如此一来朋友会很轻松,至少他不用为我讲解,省却了很多唇舌。没想只走了几步,口口声声说不会观赏风景的他便提议:“我们还是自己走,别听她们了吧!”这也在我意料之中,在特例独行、与众不同方面他自是胜我更甚!更何况于是我依然跟随着他的脚步继续前行!“她们讲的那些不外乎就是处所名称的由来。”心下明白他故意这样解释,担心我会不开心,来宽慰我。其实我无所谓,地方典故有很多都是杜撰的,这里500年的历史该有多少典故?谁记得清?反正导游讲了自己记不住那么多,也看不清器物和设施,跟着导游走也只落得个瞎忙乎,还不如听他讲解更清楚些! 于是接下来便听他讲这园中的树木、欣赏这池里、池岸的花、分析这厅台楼阁的建筑用料,摆脱了那些名利仕途的困扰,从园中名人和繁华的生活中走出来,获得了心灵的宁静和安详,在这里,他带领我欣赏到的才是真正拙政园的自然风光!进得这门来,所见才是真正的地方风土人情,他用一种特有的方式引领我认知世界!这样的方式让我彻底认同了一个道理----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师!营造了这样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凝聚当时全国最优秀的文人墨客而打造了举世闻名的文化名园,不愧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我最喜欢的是脚下细石漫成的林间小路。那细细碎碎的各色石子拼凑成今天方砖的样式,然后再度漫成一米见方的踊路,就这样一直沿着脚步可踏之处铺陈开去。视线的模糊中,我依稀见到上面青苔丛生,那是这古老园林最精妙的一抹点缀!它是古老文化名园历史发展的见证。暗自揣测:这古人的智慧和耐心毕竟胜过今人许多,这条路该用去多少能工巧匠多少时间啊!身边导师一句话点醒了梦呓中的我,“苏州园林的路都这样。那是有工艺的,都是压出来的。”哦,原来如此,我仿佛见到了那些匠师们用类似脱坯的模子装满了石子,一个千斤顶样式的重锤就落下来,然后一段路就这样铺成了……古人智慧啊,小路也铺得这样别出心裁!不似今人,“粉墨登场”,也千篇一律! 骆老师特意引领我观看了四季流转的林中水塘。“知道吗?这园林是死水。”感觉甚是惊奇,这江南水域充盈,流动的水遍地都是,这享誉中外的名园却是死水?说来谁信?这可是园中的机密了!见我犹疑的样子,他便把我带到池中一角,指着水底的机关说:“这里有机关,设有电动开关,然后有洞穴,这样一来,无论从哪里看这水都是流动的。”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455a701000aqm.html28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