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一长假第三天(上)拙政园虎丘怡园 |
[游记]五一长假第三天(上)拙政园虎丘怡园 |
2008-05-22 sina.com.cn |
五一长假第三天(上)【拙政园】【虎丘】【怡园】 2007-05-06 15:59:34 大中小 标签:旅游苏州园林拙政园虎丘狮子林世界文化遗产 我的苏州园林一日游:留园--虎丘--怡园--沧浪亭--网狮园--狮子林--拙政园 昨天主要是记的流水帐,今天把我游玩的各个景点都介绍下。 游玩线路:从留园出发乘游1到底就是虎丘(号称吴中第一名胜)游完虎丘再乘游1到景德路,那里有怡园和曲园,坐游4来直走人民路来到沧浪亭,逛了沧浪亭做47路直到网狮园,出来后在凤凰街坐游2直到狮子林,游完后,顺园林路徒步来到今天终点拙政园,一路上很多小商贩,可以买到很多园林纪念品和苏州特产。 ======== 【留园】 ======== 一大早起来拿了玉米棒就直奔留园. 喂鱼。留园的金鱼五颜六色,非常之漂亮,有的体积超大,带点食物慰劳一下他们吧。 第一条:从大门进园,沿窄廊至古木交柯,然后沿曲谿楼——西楼——清风池馆——自在处——五峰仙馆——揖峰轩——林泉耆硕之馆——佳晴喜雨快雪之亭——又一村——土山(至乐亭)——舒啸亭——活泼泼地——别有天——闻木樨香轩——可亭——小蓬莱——濠濮亭——曲谿楼——古木交柯——绿荫——涵碧山房——出口。此条游览路线是先游东部,再游北部、西部,最后游览中部。 第二条:从大门进园,沿窄廊至古木交柯,然后沿绿荫——涵碧山房——闻木樨香轩——可亭——小蓬莱——濠濮亭——曲谿楼——西楼——清风池馆——五峰仙馆——揖峰轩——林泉耆硕之馆——待云庵——冠云亭——冠云楼——又一村——土山(至乐亭)——舒啸亭——活泼泼地——别有天——出口。此条游览路线是先游中部,再游东部、北部、西部。如果是雨天,你就可循着园中长廊而游,不湿衣襟而获雨中游园的雅趣。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 泰时的东园。园巾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园中聚太湖石十二峰,蔚为奇观。咸宁年间,苏州诸园颇多毁损,而此园独存。光绪初年为盛康所得,修葺拓建,易名留园。 现全园占地约50亩,大致可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其间以曲廊相连。迂回连绵,达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 中部是原来寒碧山庄的基址.中辟广池,西、北为山。东、南为建筑。假山以土为主,叠以黄石,气势浑厚。山上古木参天,显出一派山林森郁的气氛。山曲之间水涧蜿蜒,仿佛池水之源。 池南涵碧山房、明瑟楼是故园的上体建筑,楼阁如前舱。敞厅如中舱。形如画舫。楼阁东侧有绿荫轩,小巧雅致,临水挂落与栏杆之间,涌出一幅山水画卷。涵碧山房西侧有爬山廊,随山势高下起伏,连接山顶闻木樨香轩。 山上遍植桂花,每至秋日,香气浮动,沁人心脾。此处山高气爽,环顾四周,满同景色尽收眼底。池中小蓬莱岛浮现十碧波之上。 池东濠濮亭、曲溪楼、西楼、清风池馆掩映于山水林木之间,进退起伏.错落有致。池北山石兀立,涧壑隐现,可亭亢于山冈之上,有凌空欲飞之势。 东部重门叠户,庭院深深。院落之间以漏窗、门洞、廊庑沟通穿插,互相对比映衬,成为苏州园林中院落空间最富变化的建筑群。 土厅五峰仙馆俗称楠木厅,厅内装修精美,陈设典雅。其西,有鹤所、石林小院、揖峰轩、还我读书处等院落,竹石倚墙,芭蕉映窗,满目诗情画意。林泉耆硕之馆为鸳鸯厅,中间以雕镂剔透的圆洞落地罩分隔,厅内陈设古雅。厅北矗立着著名的留园三峰.冠云峰居中,瑞云峰、岫云峰屏立左右。冠云峰高6.5米,玲珑剔透,相传为宋代花石纲遗物,系江南园林巾最高大的一块湖石。峰石之前为浣云沼,周围建有冠云楼、冠云亭、冠云台、伫云庵等.均为赏石之所。 西部以假山为主,土石相间,浑然天成。山上枫树郁然成林,盛夏绿荫蔽口,深秋红霞似锦。至乐亭、舒啸亭隐现于林木之中。臀高望远,可借西郊名胜之景。山左云墙如游龙起伏。 留园,坐落在苏州阊门外留园路,历史上称阊门外下塘花步里。园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太仆寺少卿徐泰时(号舆浦)罢官后归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苏州,在阊门外1公里多的一处住宅旁扩建营造了一座园林,“以板舆倘徉其中,呼朋啸饮,令童子歌商风应苹之曲”。后人称之为东园(徐氏有东、西二园,西园后来被他的儿子徐溶舍宅为寺,就是现在的西园戒幢律寺)。园中杂莳花竹,水池清涟湛人。筑堂三楹,取名后乐堂,环以走廊,宏丽轩举。前楼后厅,皆可醉客。堂侧有土山一座,山上多古老树木,又广搜奇石,从湖州岳父家运来宋代花石纲遗物瑞云等五峰,置于园内,瑞云峰高5米多,就耸立在土山之上,妍巧甲于江南。并请叠石高手周时臣在堂后叠石屏作普陀、天台诸峰,高约5米,阔约30米左右,玲珑峭削,没有人工斧凿痕迹,就像一幅天然的山水横披画。明末,园林逐渐衰败。至清朝初期,曾一度废为踹布坊。后相传重建于陈氏,但屡屡易主。至乾隆四十四年(公元l779年),因次年皇帝南巡要到苏州,地方官吏为迎接圣驾光临,就把瑞云峰移到了织造府皇帝住的行宫花园中(今苏州市第十中学)。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园归苏州东山人刘恕(号蓉峰)所得。刘曾在广西先后任过右江兵备道、柳州庆远两府事,因水土不服告病回乡。刘得到这个园林后,花了五年时间修葺和扩建,使之面目一新。堂宇轩豁,廊庑周环,藏书有室,留宾有馆,岩洞奥而旷,池沼缭而曲,竹色清寒,波光澄碧,又以其中白皮松居多,取名寒碧庄。园中建筑有传经堂、还读馆、卷石山房、明瑟楼、听雨楼、寻真阁、绿荫轩、曲谿褛、掬月亭、含青楼、垂杨池馆、个中亭、餐秀轩、半野草堂、揖峰轩等。刘恕爱石成癣,聚奇石十二峰于园内,名奎宿、玉女、箬帽、青芝、累黍、一云、印月、猕猴、鸡冠、拂袖、仙掌、干霄。嘉庆七年(公元l802年),请好友昆山王学浩绘寒碧庄十二峰图(今藏上海博物馆),并自号为一十二峰啸客。园有内园、外园之分,内园即刘恕住宅部分(今留园大门至停车场之间),外园即园林部分。道光三年(公元l823年),园林对外开放,来游者无虚日,轰动一时。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后,园逐渐荒芜。 使等职,其子盛宣怀是清廷重臣和洋务派先锋。盛康购得园林后大加修葺,于光绪二年(公元l876年)落成。其时,园内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比昔日盛时更增雄丽。因前园主姓刘而百姓俗呼为“刘园”,盛康乃仿随园之例,取“刘”与“留”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2118b10100090y.html42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