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拙政园杂记 |
[游记]游拙政园杂记 |
2008-05-22 sohu.com |
搜狐博客 > 启峰的博客 > 日志 > 闲聊波尔卡 2006-08-22 | 游拙政园杂记 标签:游记 苏州 园林 周末被朋友拽去苏州,匆匆游览了拙政园。拙政园乃中国园林代表,世界文化遗产,本人才疏笔拙,不敢奢谈拙政园之美,只录下个人趣事杂想,以为记。 说匆匆,实是因为去苏州乃临时决定、没有准备。周末睡足懒觉才驾车出发,下了高速后由于对苏州路不熟,又没有地图,很快我们就开进了一条死路,掉转车头换个方向继续前行,还是觉得不对。我坐火车到过苏州,苏州中心城区规划很好,路灯是宫廷式的,公交车站台是古典风格,且根本不允许建高层建筑,我们肯定走错了。下车准备问路,忽又想起来还不知道我们准备去哪里。我忆起苏州的景点大都在老城区附近,观前街就是老城区的中心,我对那里的小吃还有印象,就先到观前街吧。被问路为一长者,满口吴侬软语,连说带比划,我也没听明白他的话,但总算知道了往观前街的大致方向。车入干将路进了中心城区、虎丘、拙政园线、留园等各著名景点的标识线路就非常清晰了。本也没有什么目的,一位提议去拙政园,大家也都赞同,等到达拙政园已是中午十一点了。不过70元的门票还是让我们有点吃惊,印象中也就30多元,后来才知道苏州园林近年来也搭上了全国的景区涨价风,拙政园是苏州最贵的园林,淡季也要50元。本来苏州旅游界朋友也多,概因事前未计划,又恰逢周末,只得作罢。 拙政园名气大,是全国唯一同时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名园、国家4A级景区,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项荣誉为一体的园林,也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占地78亩。拙政园大小景点30多处,分布于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每一景点都有出处,每一视角均精心设计。而此三园又是相互分离,成为各具风格的三座园林。 东园即拙政园入园所在,仅有六处亭台,明快开朗、草地山岗、林木葱郁,一派田园风光。入园即是“兰雪堂”,但初入园人行接踵,未及细品,仅记得堂中有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及至“芙蓉榭”,凭栏四顾,荷擎烈日,鱼翔浅底,引得众人嬉水拍照。东园之天泉亭、秫香馆等皆印象不深。不过东园连廊简约自然,酒店设计可借鉴。最难忘东园果树,举头望去藤架上稀疏的是采落下的葡萄、透着阳光的枣树结满了成熟的枣子,浑圆叶子掩不住的是青涩的柿子,这满园未经雕饰的天然风光,充满野趣,似又回到童年。 至中园我才真正感觉到印象中的苏州园林。中园以水为中心,池广树茂、厅榭典雅,系拙政园精华所在。中园入口右手有“梧竹幽居”,亭顶为方,亭设四个圆形门洞,形成四个通透的花窗,宜观四时之景春山、夏荷、秋叶、冬竹,上题“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经“绿绮亭”前行至“见山楼”,楼分两层,上为“悠然见南山”的见山楼,下为“藕香榭”依山傍水,传曾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办公之所,榭外柳丝婆娑、荷风四面,室内家具简约明快、西墙悬四季山水画,甚是为我所爱。“远香堂”为中园的主体建筑,堂名取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的名句;堂仅以立柱为支,内外并行,长窗透空旷远;堂北平台外池水宽广清澈,荷叶田田,清香宜人,是赏荷的佳处。中园我喜爱的景致还有“听雨轩”,轩外植竹、蕉、荷,室内简单家具中间是一盘残棋,看得我入神,正所谓“听雨入秋竹,留僧覆旧棋”之意境。“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四时听雨,闲敲棋子,岂不妙哉。 西园现布局形成于光绪三年,由张履谦修葺,改名“补园”,回廊起伏,楼台倒影,清幽精致。从中园过“别有洞天”入西园,左手拾阶而上有一座六角亭为“宜两亭”,它踞于中园和西园分界的云墙边,登宜两亭可观中西两园美景。“宜两”出自白居易诗:“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以此来比喻邻里间的和睦相处,美景美意,忙拉朋友合影留念。西园最奢华为三十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两馆为鸳鸯厅,中间以银杏木雕玻璃屏将大厅分为两部,南部十八曼陀罗花馆宜于冬、春,北部三十六鸳鸯馆宜于夏、秋。北厅临清池,推窗可见荷池浮动,鸳鸯戏水,为主人私家赏戏之所,馆内陈设古色古香,书画挂屏精雅。西园印象较深的还有留听阁,为主人书房。留听阁正门上为清代银杏木雕,正上为“喜鹊登梅”寓喜上眉梢,其下为松、竹、梅“岁寒三友”,构思巧妙,技艺高超、浑然天成。留听阁左侧池塘中种满了荷花,阁名正是取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 一路走马观花下来,已花费三个多小时,细数尚有近十个园内景点未游到,不甚尽兴。较少先前入口处导游所说一个多小时相差甚远,幸亏没找导游,否则岂不更走马观花。不过由于时间安排不妥,出园已是下午两点,饥饿劳累之余,满心惭愧。书到用时方恨少,游拙政园是一次精神大餐,我恰如饕餮盛宴后无以点评,只感觉妙不可言,概因自己对中国美学、文学、建筑等所知甚少。欲赞园林之美,深感文辞匮乏,借李太白半句诗,真真是“眼前有景道不得”。
|
转自:http://abtqf.blog.sohu.com/10713801.html29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