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木渎游记(2) |
[游记]木渎游记(2) |
2007-07-19 sina.com.cn |
古松园。摘{在山塘街,因园中有一株500多年的明代罗汉松而得名。古松园乃清末木渎富翁获蔡少渔旧宅,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砖雕门楼深雕饰,形神有致;古松堂方椽上刻有八只琵琶,以喻"八音联欢",如此造型在江南林建筑中绝无二例;凤凰楼为东山雕花大楼的前期作品,建筑和雕刻艺术如出一辙。后园小巧雅致,旖旎多姿。驻足双层长廊,可近揽古松翠色,远瞩灵岩山景,令人顿生尘外之想。} 古松园和虹饮山房之间,有一博物馆,罗列的是苏绣珍品,我第一次真正地赞叹于苏绣的精美绝伦,巧夺天工。那最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画中人物的眼神,若活的一般,神采奕奕。其中一副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针绣图,让我除了惊叹之外还是惊叹苏州刺绣的精美! 虹饮山房 摘{清乾隆年间木渎文人徐士元的私家花园,乾隆南巡游木渎,曾在此弃舟登岸,游园看戏;刘墉等随臣二度在虹饮山房下榻。虹饮山房由秀野园和小隐园二处明代园林联袂而成,其"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胜过其他园林。清末,小隐园部分为一代"刺绣皇后"沈寿故居。 一是见了圣旨真迹。是分满汉两种文字的,长约2至5米,圣旨也是分等级的,七彩圣旨为官品最高者。为防伪,圣旨的都有边线“江宁织造”。二是见了科举制度的一些殿试卷以及考生作弊时使用的丝织夹带,已前只在史料中提到过,现在一见实物,方知古人十年寒窗的苦读精神,再次知道经济实力方是古代读书人的最起码的条件。另外,科举制度的优与劣也在此显现。 严家花园, 摘{又名羡园,前身为乾隆年间苏州大名士、诗选家沈德潜“灵岩山居”。1902年,木渎首富严国馨购下此园,由香山帮建筑大师姚承祖率巧匠重葺,更名“羡园”,俗称“严家花园”。严家花园占地十六亩,除中路三间五进住宅外,另有春夏秋冬四季小屋。园中几株古广玉兰冠幅宽广,浓荫蔽日,相传为乾隆下江南夜宿沈宅所栽;楠木大厅尚贤堂气宇轩昂,江南罕见。} 严家花园是几易其主,是家族兴衰的象征。他分春夏秋冬四个景区。每个景区,四时分明,我最喜欢的就是秋的景区了。私人园林中很明显的是中国士大夫的归隐心态。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839f0f10100030a2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