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南古镇木渎的两座山(二、天平山) |
[游记]江南古镇木渎的两座山(二、天平山) |
2008-05-22 sina.com.cn |
与灵岩山遥遥相对的则是天平山。此山不算高,230多米,周围是七子山、桃花岭、香雪海等,但它在苏州西南诸山中是最高峻的一座了,拔地而起,此山又因葬着范仲淹父、祖、曾祖之墓而闻名于世,自宋以后又称“范坟山”。 天平山主要以怪石、清泉、红枫“三绝”著称,山上怪石如林,似秉笏供立,有“万笏朝天”之说。山顶平坦,可站500余人,给人以“与天平齐”之感,故称天平山。山腰有钵盂泉,又名白云泉,泉水醇厚甘冽,相传茶圣陆羽品评为“吴中第一水”。白居易有诗咏《白云泉》曰:“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从白云的坦荡淡泊,"吴中第一水"的清闲透澈,使人领会到一种无牵无挂、从容不迫的意境。 山的南麓有一片建筑群,为天平山庄。山庄的主要建筑为高义园、范仲淹幼年家贫,居宫后捐宅创立义庄,救济穷人。清乾隆南巡时,为表彰范公这一义举,取杜甫“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句意,题了“高义园”三字。高义园共四进,依山而筑,渐次升高。第四进为正厅,中悬乾隆手术“高义园”盘龙金匾,壁间嵌有两块御碑,厅前庭院内有古罗汉松一棵,树龄约400余年,相传为明代大画家唐伯虎手植。 山庄最东部为咒钵庵,小屋三间,窗临山涧,涧水清澈见底,山坞深处林木葱郁,蒙上一层“禅房花木深”的诗意。相传范仲淹年少时在此潜心攻读,每天煮好粥待其凝结后划成四块,以粥当餐。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754f5c010008oi.html49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