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木渎古镇(续) |
[游记]木渎古镇(续) |
2008-05-22 sina.com.cn |
沐浴在夕阳余晖里的山塘老街,就像一轴泛着岁月光泽的历史黄卷。卷了边的飞檐,退了色的桨声渔歌,花斑点点的柳影水波,仿佛是远古的小桥流水特意为后人所留下的一个遐想空间。800多米的青石与灰砖相间的老街,2000多年的历史延续,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临水人家的窗台前或廊棚、屋檐上的那个属于水乡古镇的梦。虽然昨天的桃红已无法再与老街那张布满皱纹的脸相映成艳,曾经的乾隆御道也难再显当年龙舟黄幡的帝王之气派,但古镇的魂、老街的魂还在。 从吴宫遗址一直走到下塘河棚,我一直在苦思冥想,是怎样一种力量或诱惑,促使康熙与乾隆这二位刀马皇帝能多次御驾亲临这山野小镇木渎的。或许惟有走进这一栋栋的老宅、庭院,直面那些见证了沧海桑田的重脊飞檐、黛瓦蠡窗,才会自然而然地释怀。 严家花园 王家桥畔的岸柳恰似一帘黛绿色的幽梦,把严家花园内几代人望子成龙的梦想,撩拨得一片婆娑。严家花园,又名羡园。相传,乾隆年间苏州大名士沈德潜归隐木渎,曾于此植树栽花而初具园林雏形。后几经移主,最后被木渎首富严国馨购得此园,并委托香山帮建筑大师姚承祖率巧匠重葺,更名“羡园”,俗称“严家花园”。 严家花园由四个各具特色的小景区组成,由西向北而后东,依次为春夏秋冬四园和后花园。没有了玉兰花点缀的春园,却把一份春的韵味常留在了书屋、亭阁以及山房的馥郁芬芳之中。踯躅在乾隆下江南夜宿沈宅所栽的广玉 兰前,纯白风雅之感油然而生。“别有洞天荷风凉”的夏园,即便是在艳阳高照的午后,那倒影在碧水中的青天、白云、垂柳以及随风摇曳的荷影,还是让我感受到了一份别样的清凉与悠然。秋园的面积最大,望着满园绿叶蓬勃的丹桂,我只能凭借我的遐想,去感受季节外“秋丹桂馥郁秋思”的那份意境和情思。而“暗香疏影月黄昏”则是冬园最直接的写照。漫步整个园子,各园风味迥异,变幻莫测,四季轮回,真可谓一园四季,四季一园。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4e6492010005ub.html28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